返回主页 单元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资源 教学实录 教学点评 教学反思 学生作品 作者简介  
 

                     

专家点评:

北京师范大学 王丽娜博士


  张红老师所执教的《名家笔下的小动物》之第五课时的教学内容,环节紧凑,重点突出,有扶有放,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是一节非常优秀的跨越式语文课例。整体上来说,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准确分析、把握本单元教学目标,有效整合,合理分配教学内容,极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效率。尤其是在本节课当中,通过设计的2组对比阅读和1次拓展阅读,有效的整合了精读和略读、课文内容和课后阅读链接,以及课内和课外阅读。

   2、注重方法引导,语言感悟,有的放矢。在本节课当中,教师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和迁移运用,并且通过多种灵活方式让学生体会文本的妙笔、蕴意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特点等,达成了深度阅读教学的目标。

   3、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课堂的效率。除了资源网站、打写论坛等,教师充分利用概念图工具,不仅帮助学生进行梳理文章的脉络和写作特点,同时也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提纲的训练等,对于中年段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教师在单元课文处理时渗透写景的写作手法和文章结构,并在主题阅读课中先通过一个表格将这个单元课文的“写作内容、写作手法和文章结构”加以总结,概括出写法——“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恰当修辞、按照一定顺序”,清晰地对这一单元的课文加以梳理。再利用表格,将这种写作方法的学习迁移到主题阅读时,让学生对于写景文章的写法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前面的铺垫,在单元写作中,学生就能够很自然将写法运用到写作中。

 

其他观课老师点评:

《猫》(第二模块第5课时
——跨越式实验课案例反思
东风东路小学  黎倩茹

张红老师所执教的《猫》(第二模块第5课时 跨越式实验课)相当精彩,让我对跨越式的教学模式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一个40分钟的课堂,以一篇文章《猫》入手,带读三篇课外文章,并让孩子根据文章内容制作概念图。这节课蕴涵着大量的知识信息,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课堂的效果。张红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孩子们的接受能力都很强。该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扶放得当,让孩子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逐步掌握提纲挈领的阅读方法。我觉得该课的亮点太多了,我挑选以下几点谈一谈:

1、通过句式练习来积累词语。张老师通过播放不同的小猫图片,让孩子从视觉上去认识不同特点的小猫(外貌、神态、动作……)。并借用“有的(     ),有的(     ),它们是那么(     )(     )。”的句式,让孩子积累好词好句。

2、从“扶”到“放”,逐步灌输有效的阅读方法。张老师要求孩子们用“自读理解——批注感悟——交流分享”的学习方法进行阅读理解,方法明确、效果明显。

3、创造性地把概念图引进语文阅读理解中。概念图的使用,目的是让孩子学习如何归纳特点、写提纲。这与传统的语文阅读(写作)教学是一脉相承的。但如今,随着教育技术的引入,过去的手写被概念图所取代,这是进步的体现,也是创新的尝试,值得一试。

总而言之,张红老师的这一课很精彩,让我收获良多。希望以后能多走进名师的课堂。

《猫》(第二模块第5课时
——跨越式实验课案例反思
东风东路小学  李锡仪

张红老师所执教的《猫》(第二模块第5课时 跨越式实验课)的设计相当缜密,统筹整个单元,从单元主题出发,兼顾整个单元的学习,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素质相当高,理念新,统筹安排能力强。

最令人折服的是,张红老师的教态自然,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为学生所关注,给他们带来自然、没的影响。通过自己的仪容,风度,表情,举止,手势,目光等去感染学生的情结绪,传达教学的信息,沟通师生的感情,积极推进教学的进程。

除此以外,张红老师教学语言纯熟、自然。优美语言受到在座学生的欢迎。教师在授课中,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启发性的过渡语,顺手拈来,这与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高有一定的关系。正因为这样,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东风东路小学名师大课堂课例听评活动随笔
——张红老师执教课例《猫》案例评析
东风东路小学 朱亚

2010年11月2日下午,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名师大课堂系列活动在学校领导的精心策划和名师的带头引领下徐徐拉开帷幕。越秀区首批名教师——张红老师,作为跨越式实验的第一批实验老师,以小学语文基础教育跨越式实验理念为依托,以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名家笔下的小动物》这一组教材为设计蓝本,现场作课,向听课教师呈现了小学语文基础教育跨越式实验中年段单元整组教学中精略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张老师精妙的教学设计以及深厚的教学功底赢得了跨越式课题组专家和老师们的首肯。同时,张老师在中年段跨越式课堂教学模式中所作出的有益探索,使我们受益良多。我们一致认为张老师所执教的《名家笔下的小动物》之第五课时的教学内容,环节紧凑,重点突出,有扶有放,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是一节非常优秀的跨越式语文课例。具体表现为:

1、教材处理精妙绝伦。

张老师在处理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名家笔下的小动物》这一组教材时,摒弃了传统教学中一课一教的固有模式,树立单元整组教学的思想,充分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将本组教材进行整体划分,对比教学,精略结合:教学《猫》时,出示不同作家,描写同一动物的片断,对比阅读领略名家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比阅读略读课文《母鸡》,了解同一作家老舍,描写不同动物的异同,从而感悟名家的语言特色和写作风格。最后,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中内在的情愫,以《猫》“爱如子女”,《母鸡》“敬如母亲”的情感为纽带,将文段巧妙衔接,可见教者的独具匠心。

2、读写结合一脉相承。

本节课凭借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概念图有效用于课堂教学中,图文并茂,使教者、学者、听着对文脉了然于心:在对比阅读理解文本内容时,张老师运用概念图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在阅读吸收之后,积累运用环节,张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图构思习作提纲,及时把控学生文章结构是否恰当?习作素材是否凸显文章中心……,便于教师及时调控教学。这样,将概念图这一信息技术工具纳入语文课堂教学,使阅读与习作紧密结合,有效实现语文课堂中由读到写的跨越。

3、环节转换诗韵融融。

在张老师的课堂上,教学环节的切换语文味十足。一改以往老师惯用的“请坐好”“一二三”等口令式的调节课堂节奏的术语,变换为日常学习和积累的古诗文以师生对答的方式巧妙衔接,整节课诗韵融融,犹如饱尝文学盛宴。这一点滴细节,体现了教者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当然,语文课是一门艺术,永远存在着缺憾的美,这也正是无数教育工作者为之倾心钻研的魅力所在。就本节课而言,张老师在引导学生对比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与老师的初衷存在一定差异,从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来看,孩子的理解仅仅只是停留在评析词句的层面,并没有通过文本的词句解析感悟名家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方法。当然,这种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但是作为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时,教学问题的设计和引导上,应当更明晰,指向更明确。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粗浅建议,与大家共勉。


名师大课堂——《猫》(第二模块第5课时 )课例评析
东风东路小学  李永莉

11月2日下午,我听了张红老师所执教的《名家笔下的小动物》之第五课时的教学内容。这节课在张老师的精心设计下,环节紧凑,重点突出,有扶有放,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向听课的老师们呈现了一节非常优秀的小学语文基础教育跨越式实验中年段单元整组教学中精略结合的语文课例。我认为以下几个教学亮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大家分享:
 
1、凭借文本语言,理解大猫性格古怪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使“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

张老师这节课并没有像常规的跨越式课让学生用电脑上机学习,而是凭借我们最常用、最实用的工具——书本去学习。在理解猫性格古怪的特点时,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学习,使学生懂得古怪的背后流露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如:讲读第1自然段时,先紧紧抓住“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在学生理解“古怪”的意思后,让学生找出表现猫性格古怪的三个重点词语——老实、贪玩、尽职。然后,结合描写老实、贪玩、尽职的句子,抓住“乖”以及“任凭谁怎么呼唤”等词句,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与关心。这样的阅读教学,真正体现了“立足工具,弘扬人文”的思想,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

2、在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习课文时,张老师努力体现“教—扶—放”的阅读方法。讲读第1自然段时,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的阅读方法;然后,归纳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第2自然段;最后,让学生独立阅读第3自然段。教学中不平均使用力量,体现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读出自己的理解,在书中写出自己的感受,从而体会文本的情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感受阅读的快乐。同时,鼓励学生用表演、想象、联系生活实际、比较等多种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3、教学过程中巧妙使用概念图,有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写作。

张老师在课堂中巧妙地把概念图有效用于课堂教学中,图文并茂,使学生清晰理解课文脉络,有效归纳课文写作特点。这样,将概念图这一信息技术工具纳入语文课堂教学,使阅读与习作紧密结合,有效实现语文课堂中由读到写的跨越。

观张红老师公开课
东风东路小学  刘艳


张红老师的跨越式课堂教学让我获益匪浅,有如下感受:

1、针对跨越式的教学特点,结合不同内容的课文,张老师设计了不同的课时安排,为跨越式中年级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善于挖课文的内在联系。

(1)从内容上来说、,她展示了两次对比阅读,一是不同作家写的同一种动物,二是相同作家写的不同的动物。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体会写作方法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2)从情感上来说,张老师从“爱如儿女”“敬如父母”着眼,将两篇课文表达的感情进行了对比,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3、课堂上恰当地使用了教育信息技术。如概念图的引入,对于学生理清思路,分清主次、完成习作起到很好的引导工作,也便于老师指导,堂上交流,学习。

4、张老师语文素养高,从教学的设计到课堂语言的表达,再到对学生随堂生成的评价以及引导都体现了很高的水平。感受到语文老师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听张红老师的《猫》、《母鸡》有感

林斯芳

张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名师的风采,为跨越式课题研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我听了她的课,受到了启发,学习了如何上好中年级语文跨越式课堂。

在此,我想数数本节课的优点。

首先,张老师对教学目标把握得很精确,更重要的是,目标在课堂中实施、落实得很好。

其次,教师大胆创新,通过对比阅读教学,向孩子们呈现了三个作家写猫的三片断,也呈现了同一作家写的不同文段。让孩子学习到写作的方法。

第三,积极开张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做到有扶有放。

第四,学生在短时间内能用概念图进行写作,很好地展示了信息技术素养。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教师重视孩子语言素养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教授,整个过程中不断渗透词语积累,提醒孩子们阅读是为写作做准备。

通过听课,我学到教学方法和技巧,通过反思,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在常态下追求高效,在高效中呈现精彩

名师大课堂——《猫》(第二模块第5课时 )课例评析
东风东路小学  杨剑

11月2日,听了张红老师所执教的《名家笔下的小动物》之第五课时的教学内容。这节课在张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向听课的老师们呈现了一节非常优秀的小学语文基础教育跨越式实验中年段单元整组教学中精略结合的语文课例。在课中高效的环节设计值得我们好好借鉴学习。

一是“实”,扎扎实实地教语文、学语文。张老师让学生感悟文本,多角度,多层面地理解鉴赏文本,产生通过语言美到情感美的和谐统一,让课堂充满语文味。通过我们的语文教学,给予学生的是理解感悟,但不是通过花哨的形式来实现,而是渗透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教学环节中设计描写小猫的词语填空,让孩子积累词语,运用词语。

二批注教学是发展,培养学生从小进行勾画批注的阅读习惯,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细细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张老师能把握此方法,鼓励学生养成批注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对比阅读,理解写法。 无论是在学习写猫时,张老师用老舍、周而复、夏丐尊三篇习作短文进行品读,通过自读理解-批注感悟-交流分享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了解不同文章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继而又通过学习《母鸡》,抓住文章线索理解作者对母鸡态度的变化进行品读及写作的对比。

四巧妙使用概念图,有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写作。
  张老师在课堂中巧妙地把概念图有效用于课堂教学中,图文并茂,使学生清晰理解课文脉络,有效归纳课文写作特点。这样,将概念图这一信息技术工具纳入语文课堂教学,使阅读与习作紧密结合,有效实现语文课堂中由读到写的跨越。 在常态下追求高效,在高效中呈现精彩!

听张红老师的《猫》、《母鸡》有感
蔡圣萍

我观摩张红老师执教的精略结合对比教学课例《猫》和《母鸡》。以下是我的一点体会。

这节课蕴涵着大量的知识信息,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课堂的效果。整堂课气氛热烈,流程流畅而舒服。 张老师要求孩子们用“自读理解——批注感悟——交流分享”的学习方法进行阅读理解,从“扶”到“放”,逐步灌输有效的阅读方法。

本节课凭借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概念图有效用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就是建立一个概念网络,不断地向网络增添新内容。在对比阅读理解文本内容时,张老师运用概念图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在阅读吸收之后,积累运用环节,张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图构思习作提纲,及时把控学生文章结构是否恰当?习作素材是否凸显文章中心……,便于教师及时调控教学。

听名师大课堂有感
——跨越式教学《猫》听后感

陈莉丽

  1. 挖掘教材精益求精
  2. 精略结合:

《猫》与《母鸡》的拓展式结合有单元意识,通过情感的细腻处、写作方法的微妙处有机结合,善于利用文本

  1. 美词赏析:

如()如()等词语的拓展是对词语欣赏、拓展的绝妙之法

  1. 信息技术运用巧妙
  2. 拓展无处不在,VICLASS工具运用巧妙
  3. 概念图的题纲式运用凸显创意,新颖实用

提出探讨:课堂容量非常大,该课学生必然花大量时间做准备。欣赏这节课,但正如某老师所言,返璞归真才是真。

《名家笔下的小动物》第五课时
《猫》《母鸡》案例有感

东风东路小学 梁颖


《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无不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可亲可爱。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对这类课文的教学怎样把握和处理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2010年11月2日下午,我们倾听了由越秀区首批名教师张红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名家笔下的小动物》第五课时的教学,张红老师在中年段跨越式课堂教学模式中所作出的有益探索,使我受益良多。

一、动物情态的图片引入,激起学生情趣

教学开始,张老师让学生看各种猫的图片,说“我看见了一只()的猫”,在引导学生积累词汇的过程中,透过文字用心感悟蕴藏在动物情态里面的深层次的对小动物的爱怜之情,在情感力量的驱使下,出示课文内容,出示学法,进行了透彻的钻研和把握,最后用概念图构思提纲,梳理出“爱如儿女”的情感发展脉络。
基于这种认识的教学设计,既能把握猫的神态神韵,又能激起学生的情趣,实施小学生喜欢的并能促使他们愉快学习的教学,引导他们进入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丰润他们的心灵。

二、扶放结合,品味语言文字,升华情感

张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是跨越式研究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单元主题出发,兼顾整个单元的学习,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素质相当高,理念新,统筹安排能力强。
在两课教学中,张老师始终着力于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情”在哪里,“趣”在何处,让学生在感受动物神韵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在《猫》一课的学习中出示学法,老师带着学习,《母鸡》一课的学习由学生自己学习。扶放结合,学生既学到方法,也提高了能力。然后,通过概念图给学生疏理拓展写作的线索,通过大量的对比阅读,品词析句,引导学生感受《猫》《母鸡》这两篇课文特殊的表达方式,从字里行问,从语气的亲柔去体会老舍先生对猫、母鸡的喜爱之情,也让学生体会老舍先生用词造句,准确传情的功夫。我认为最为精彩,张老师最独到之处就是最后概括出作者对《猫》是“爱如儿女”,对《母鸡》是“敬如母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得到升华。也让我们看到张老师自身有较高的语文素养。

另外,张老师用名言警句提醒学生结束四人小组的讨论,也给我很大的启示,多想些办法,我们的课堂将更灵动扎实、更精神。

《名家笔下的小动物》第五课时
《猫》《母鸡》案例有感

姚旋


这段时间,听的优秀课例比较多,感觉真是名星汇集。特别是11月2日下午赶到校本部听张红老师执教的《猫》,更是觉得不虚此行。

张老师的这节课亮点很多,仅谈谈给我印象最深的、启迪最大的几点:

首先,这节课张老师并不是像我们平常听课中看到的上一篇课文的精品,而是着眼于单元整组的课文,把握整个单元的训练点和各篇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再回归指导本课教学的目标。继而在教学《猫》中,先横向对比,让学生阅读不同作家写《猫》的片段,领悟描写同一事物不同的表达方法;然后又进行纵向对比,由老舍先生的《猫》到《母鸡》,了解老舍先生的口语化、京腔的语言特色和写作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次,说是跨越式的课例,但摆脱了我们以往看到的跨越式课例的固定流程:授课——拓展阅读——上机打写。特别是张老师在指导学生了解、学习概念图,并没有使语文课机械化、工具化,而是真正做到信息技术为文本服务,为课堂教学服务。通过概念图使学生更清晰地理清文章的脉络,并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实现由读到写的真正跨越。

整一节课,张老师的设计精湛到位,教学环节非常紧凑,一节40分钟的课,容纳的信息量非常大,实在令人叹服。而且,教师不仅在教学中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创新,而且渗透出浓浓的语文味,给人以艺术的享受。这充分体现了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深厚的教学功底。

在听课即将结束时,我听到旁边一外校老师说:“名师到底是名师”,我深以为然!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