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 师 点 评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就夏老师所讲的小学英语PEP四年级下册Unit3A部分 Let’s spell 进行评课,在本节课中,夏老师教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的学习,通过观察、体验、感知,归纳出字母组合ar与al在单词中的发音。这节语音课既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夏老师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利用大量直观、生动而又地道的视频资源,提供给学生多种形式的感知机会;又通过设计合作性的趣味游戏,提供给学生大量内化语言的机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养成了良好的发音习惯,自主发现发音规则并及时内化,有效输出。真正达到了语音教学的最终目的:“见词能读、听音能写”。
那么本节课在设计和组织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
1.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夏老师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动态还是静态的活动,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在任务的驱动下和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各个环节的教学任务。如:歌谣教学中,用优美动听的两只老虎的旋律缓解了学生在上课时的紧张情绪,也营造了轻松的英语学习氛围。在小组合作性游戏中,设计了一个TPR全身反应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高潮。在绘本阅读中选取了一个学生最为熟悉的绘本资源“Thelittlematchgirl”,通过自主阅读,学生能够轻松的读出含有字母组合ar和al的单词,达到自然拼读的能力。
2.善于创设情景,构建有丰富的趣味语境
语音教学离不开真实情景的创设,目的是在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并运用语言。在本节课中,夏老师非常善于创设情景,将两组原本没有关联的单词通过两个小动画呈现了出来,在第一组单词中,夏老师利用课件先呈现了Sarah在一个美术教室里画画,引出art room一词,然后询问学生:What does Sarah draw?引出car一词,然后又问Where is the car?引出Thecar is on the card.在讲授第二组单词的时候,询问学生Sarah又画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a small ball, 然后引导学生发现相同的字母组合,让学生自主归纳发音规律。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情景非常的有趣味性而且特别贴合实际。
3.利用合作性活动,引导学生有效内化发音规律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夏老师设计了两个合作性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较更好地内化了发音规律。首先手势拼读游戏。教师现场示范用手势拼读单词,学生通过模仿达到了内化发音规律的效果2,TPR小组合作性游戏。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合作自由拼词,让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运用bodylanguage去内化发音规律。
4. 利用活动,善做铺垫,层次清晰
在夏老师的整节课中,我们会发现夏老师的整个教学环节是成螺旋式上升的,而且每一个活动的设计都是在为后面的活动进行铺垫,比如,在进行新课呈现之前,设计拼词游戏来复习上一个单元的的字母组合,为新授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利用手势gesture拼读单词,为后面的一系列操练打下了基础。而且在最后处理教材的时候也是先为学生扫清了障碍。可以说各个环节过度自然,非常清晰,层层递进。
5.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每一个活动都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在学生完成掌握了之后再继续下面的活动。在师生互动中不急于要求学生马上拼读出单词,而是耐心地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促使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减少两极分化。
然而,本节课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设计第二组al字母组合的小组合作活动的时候是否可以将拼词的活动改为听音写词的小组活动呢。另外各个小组间是否可以增加一些竞争奖励的机制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呢?
最后,通过夏老师的课,总结出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以下几点:基于语篇意识,构建有意义的趣味语境;注重感知语音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发音规律;利用录音、动画等视频,引导学生学会听音、模仿;利用合作性游戏,引导学生有效内化发音规律;回归自然拼读能力,达成有效输出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