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例 制 作 群

                 执教:冯海珊
跨越式主题报告    相关理论文章    教学论文    学校简介    教师简介

浅谈应用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发展的推动

——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优势

 

农林下路小学  冯海珊

 

[摘要] 以信息化推动教学的现代化”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主流。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显得重要。语文教学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采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从实际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只要把握好度,应用信息技术会对语文教学的发展具有相当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传统教学  语文教学  推动

 

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无处不在,信息技术已进入我们的教学领域,对我们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学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有何不同呢?是什么关系、对语文教学有什么影响、对语文教学的效果、应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研究关注的题目。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不等于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简单应用,而是和语文学科紧密融合在一起的,可大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信息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信息量大、资源丰富,具有生动性和互动性,这一特点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为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多种多样的方式、工具和信息资源。

语文教学如果以计算机网络教学为物质基础,那么各种软件及自我创造的教材所提供的文字资源、视频资料及配套的音乐设计将大大扩展了语文学习的领域,突破了课本的限制,从而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上更有主动性地学习语文。语文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使教学信息传递的质量、容量、速度、效果等达到更高的层次。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视频等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和多媒体地展示教学内容,可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针对学生可能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十分具体地展示给学生,这种直接的第一印象对学生掌握老师传递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而效果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明显很多。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而且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学习环境的保证,使学生获得能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并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工具作为助学和促学的最佳辅助方式。我在教《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使用多媒体动画体现了小狗、小鸭、小鸡和小马的脚印。学生立刻理解到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含义,形象化的第一印象给学生很好地解释了课文的内容。

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有多方面的影响。传统的教学环境观认为,教学环境是在学校内、课堂外以及家庭中的学习区域所组成的学习场所。而现代信息技术将语文教学扩展为具有丰富资源的多媒体、网络和智能有机结合的动态教学环境。另外,信息技术也改变了教学的方式。传统的教学以老师教授知识为基本方式,如今在多媒体、网络的教学环境下及交互式教学方式下,学生有机会得到自我主动学习知识,被动教学方式的不利之处可被主动学习方式的优势所弥补。教学方式也由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变为个别化教学、小组教学、班级授课、协作学习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信息技术转变了教学过程。传统教学过程就是按既定程序教授知识的过程。而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环境中,教学可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方式的灵活性、多样性,选择深入浅出、浅入深出、交错结合等程序。传统教学过程缺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的灵活优势。此外,教学媒体的转变是采用信息技术的一个明显的有利之处。传统教学的教材以教科书为主,黑板为教学媒介,附以普通视听媒体。传统教学缺少互动功能,只能做到单向传输。而网络技术为现代教学增添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使现代教学不再只是单向传递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为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和引导学生交流、探索知识、延伸自己潜能创造条件。 信息技术也赋予了教师新的任务。教师的任务不再只是讲授,而要对学生的多种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协调,促进学习网络的形成,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则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建构知识的主宰、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将以平等、开放的心态与教师互动,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在获得丰富的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
课本上的知识相对来说是有局限性的,作为课本知识的极大补充,网络信息资源及各种多媒体资讯为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知识领域。语文知识在很多方面与课外知识紧密相关,丰富广阔的网络资源为语文知识的获取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知识提供学生视觉认识、听觉认识、互动学习、综合获取知识。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学生主要以听讲获取知识,这样的知识获取方式效果远远不及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知识获取。另外,多媒体教学可在学生学习后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讲学生听、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小学生对感性素材接受要容易得多感兴趣的多。多媒体等电教设备便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文字、声音、图形、图象、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元素集中于一体,采用可视化界面,窗口交互操作使人机交互能力大大提高。在《识字六》一课中,我使用了互动式的计算机教学材料,学生通过使用鼠标将数词和名词配搭成对(例如,“一艘”和“军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激发,并且很快学会了教学内容。另外,网络电子教室的建立,增加了屏幕广播、网上监视功能,给交互式学习创造了条件。利用多媒体开发工具设计的多媒体课件以及集网页制作,网站管理于一身的可视化网页编辑器设计出来的跨平台,跨浏览器的充满动画的网页,更具有设计新颖、版面整洁流畅等特点,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活泼,真正实现人机交互,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为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是新科技的应用,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这样的要求是在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下实现的,相对于传统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调学习环境,学生十分容易接受应用多媒体网络计算机下的锻炼。此外,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评价信息能力。在不断的互动练习中,学生更加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学生在使用多媒体网络计算机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各种教学软件的灵活性和教学针对性可大大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性、想像力和理解能力,遇到问题时候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荷叶圆圆》一课的时候,我使用了荷叶、小蜻蜓、青蛙、小鱼为内容的动画教材,学生十分形象地理解到荷叶是小蜻蜓的停机坪、小青蛙的歌台、小鱼的凉伞,学生还能根据展示的动画举出其他的比喻。

 

四、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计算机具备高速传输信道,老师可充分利用在线功能实现师生、生生之间交流,得到及时迅速的反馈信息,大大减少教学的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留言板、BBS、电子邮件等都可实现在线跨时空的信息交流。此外,在课堂外让学生用自己申请到的电子邮箱给老师发电子邮件,这样既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又促进了师生交流,同时对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在留言板发贴子,老师实时进行点评,大大节省了时间又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学生从多种多样的网络交流方式中培养了平常交流方式以外的交流能力。

开放性是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我们可以在超链接的指引下,在Internet的海洋里自由地遨游,到达事先不可预料的地方;因为开放性,老师可通过互联网广泛收集信息,把新科技、新信息、新发明充实到教学内容上,增加课堂信息量,使教学内容现代化,促进教学改革。学生也因此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来源,在求知的过程中,学生以个人、多人或小组的形式有效地寻找、判断、理解和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通过面对面和网上的协助合作,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得到了发展和巩固。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从各方面大大地协助了语文教学。可是应该注意到,语文学科仍然以语文为教学的根本,文章的语言文字、构思架构等才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如果搞形式上的信息化教学,反而动摇了语文课的基本,本末倒置,没有实际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引入,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老师要根据课文的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资料,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媒体,使学生有兴趣学、高效率地学。另外,老师要选择与教学目的相关的网络信息。现代网络的海量信息早引起了信息爆炸和信息不可靠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正确选取可用的信息。此外,即使是相关的资讯,也要避免大量地提供资料给学生学习,过多的信息量会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吸收、现代信息技术的填鸭式教学将会事倍功半。因此网络教学,不是输出的信息量越大越好,因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是看学生接受信息并能正确反馈的信息量,而不是看接受过多少信息量。老师应该以教学效果为目的,控制信息量的纳入。

可以肯定,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如果老师们掌握了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正确运用,正确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获取知识,语文教学将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余胜泉 吴娟 林君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0024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出版;

[2] 朱建月 陆妹红 李春刘,阅读教学中利用现代媒体促进情知的互动发展;

[3] 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教育研究,1997年第五期;

[4] 中国教育曙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