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课例
reviewfruit and vegetable

首页  教学设计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学生作品   教学论文  教师简介 

让音乐带着语文课堂飞翔

——浅谈音乐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黄华英 

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贝多芬说过:"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我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欣赏音乐首先是一种美的享受,可以调剂人们的生活,起到娱乐的作用。音乐可以传递感情,具有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增长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等作用。在语文课堂上音乐也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时,我经常使用音乐,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如在讲授《四个太阳》的时候,我利用歌曲《种太阳》导入新课;在讲授《小伙伴》的时候,利用歌曲《找朋友》导入新课,在音乐声中,孩子们载歌载舞,精神放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了一节语文课。

除了导入经常用到音乐,在课文的理解方面更是与音乐分不开。对语文一些经典的美文,通过配乐诵读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抓好这个环节至关重要。如朗诵文质兼美的散文时,配上舒缓的音乐,会让人随着音乐产生无限遐想;朗读慷慨激昂的文字时,配以铿锵有力的乐曲,会使人产生强烈的精神震撼。音乐在课文中显示了它的无穷魅力;在课堂,音乐渲染,同样可以震撼幼小的心灵。音乐象文学一样,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它往往比语言来得更直接,更贴切,因而更容易使学生激起与课文相似的想象和联想,以至心驰神往。在实践中,我深感到通过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

比如一位教师在讲授《丑小鸭》这一课时,在讲到谁都不喜欢丑小鸭,丑小鸭东躲西藏,孤苦伶仃的过日子的时候,配上低沉的大提琴独奏曲进行朗读,烘托出凄凉的感觉,让学生们感同身受;在讲到丑小鸭终于变成天鹅这段时,配上欢快的《天鹅舞曲》进行朗读,让学生们也感受到丑小鸭变成天鹅的喜悦。这就是音乐在语文课堂中的魅力,让人融于其中。更多的是在朗读中配上合适的轻音乐,更容易把学生带入情境,感悟课文,读出文章的节奏。

另外还有课文是由歌曲改编的,比如说《快乐的节日》《王二小》等,在教授这些课文时,更是离不开这些音乐,孩子们把歌唱熟了,那么课文也就背下来了,也就能理解了。 古代时大部分诗都是能配乐吟唱的,诗和歌是结合在一起的,诗歌本身就具有音乐性,所以在讲授古文时配上古筝、古琴、笛子乐、葫芦丝等民乐,更有利于学生对于古文的朗读和感悟,这样的古文教学与音乐结合,才更充满古香古色,更有助于古文的回归,学生的理解。

音乐,让语文课堂生动,充满灵性。使语文教学轻松愉快,吸引着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来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在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知识。学生音乐素养提高的同时,听说读写能力也得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音乐带着语文课堂飞翔。

 

制作:北京市昌平区城关小学  梁红伶  林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