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共读方案 导读设计 共同初读 个性化细读 群体研读 反思回读 返回首页

 

附录2

交流课课件       交流课视频

第一次读书交流讨论会:43

《城南旧事》班级读书会

淡淡的哀愁  沉沉的相思

                      ——《城南旧事》读书交流课

丰宁三小    赵丽娟

【设计理念】

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我们要努力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教学目标】

  1 了解《城南旧事》的一线串珠法。

  2 循着《城南旧事》“淡淡的哀愁  沉沉的相思”这根线索,感受英子童年的哀愁与相思,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人要学会承担,学会担当。

  3 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上半年我们曾读过一本满含怀旧格调的书——《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的作者是林海音(出示作者图片),一个生于日本,长于北京,成就于台湾的一个享有盛誉的女作家。林海音的一生有两个故乡,却只有一个童年。那就是她的《城南旧事》。童年的往事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模糊,而是一幕又一幕地涌上她的心头,对故乡的眷恋,对童年的思念就这样刻骨铭心,挥之不去。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英子一起走进她的城南,走进她的旧事。

二、           概括童年的故事、梳理线索,揭示方法

a)        这本书主要回忆了英子童年的哪些故事呢?翻开书的目录,能不能挑一个印象最深刻的故事,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呢?

b)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发现,以前我们读的书都是一个故事情节紧接着上一个故事情节展开,而这本书呢?

每一个故事都是相对独立,却又完整的。

3、虽然是五个相对独立,却又完整的故事,但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

主人公都是英子。

都围绕英子的童年来写。

c)        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像这样为表达中心的需要,我们往往把一些与中心有关的材料,我们用一根内在的线,把他们串联起来,这种写作方法叫做——(学生齐读)一线串珠法。(出示一线串珠法的图片)

d)       一线串珠法写出的作品结构特别严谨,中心突出。这也正是林海音写作的奇巧和高妙之处。当我们读到用一线串珠法写出的作品时,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把握一根线。

接下来就让我们循着这本书的线索,走进这一个个故事,去品读这一颗颗珍珠吧!

三、           品味童年的哀愁,一线串珠,形散神聚

a)        同学们,还记得吗?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暗黄的灯光照着秀贞和妞儿一大一小的背影。英子看着他们的身影越来越远时,她一边喊一边追,英子哭了,你觉得英子的眼泪中包含着什么?

不舍、哀愁

为什么不舍,谁能再细致说一说?

2、这样的文字真的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远远的有一辆洋车过来了,车旁暗黄的小灯照着秀贞和妞儿的影子……声音越细越小越远了,洋车过去,那一大一小的影儿又蒙在黑夜里。我趴着墙,支持着不让自己倒下去,雨水从人家房檐直落到我头上、脸上、身上,我还哑着嗓子喊:

“妞儿!妞儿!”

我又冷,又怕,又舍不得,我哭了

师:再次读到这个情景的时候,你又体会到了英子怎样的内心呢?

是啊!曾经的好朋友就这样离英子远去了,英子的心中怎么能不充满哀愁和相思呢

3、你还从哪里读到了这份哀愁与相思?

     学生回答,

4、那个草丛里的年轻人是可以和英子谈心的朋友,但有一天他却被警察抓走了,这就是年轻人被抓后,英子和妈妈的一段对话?

妈妈说;“小英子,看见这个坏人了没有?你不是喜欢做文章吗?将来你长大了,就把今天的事儿写一本书,说一说一个坏人怎么做了贼,又怎么落得这么个下场。”

“不!”我反抗妈妈这么教我!

我将来长大了是要写一本书的,但绝不是像妈妈说的这么写。我要写的是:

“我们看海去。”

5、妈妈和英子的想法一样吗?

你赞同谁的想法?

6、其实这正说明人很复杂,就像海和天交织在一起,我们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英子看到的是年轻人善良的一面,但年轻人终究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有一天年轻人还是被抓走了。(出示课件)

一群人过来了,我很害怕,怕看见他,但是到底看见了,他的头低着,眼睛望着地下,手被白绳子捆上了,一个巡警牵着。我的手满是汗。

年轻人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夕阳的余晖里,但曾经美丽的约定永远清晰地印在英子幼小的心灵中。那就是“我们看海去”(出示课件男女生轮读)

师:我们看海去!

女:我们看海去!

齐:我们看海去!

男:蓝色的大海上,

扬着白色的帆。

女:金红的太阳,

从海上升起来,

照到海面照到船头。

: 我们看海去!

我们看海去!

师:多么美好的约定,童年的哀愁就融在这美丽的约定中。

7、你还从哪里读出了英子的哀愁和相思。

我想哭,也想笑,不知什么滋味,看兰姨娘跟德先叔同进了马车,隔着窗子还跟我们招手。

那马车越走越远越快了,扬起一阵滚滚灰尘,就什么也看不清了。

这里有一处很矛盾的地方,英子想笑是因为什么,想哭又是因为什么?

 

师:爸爸永远爱妈妈,这个家庭永远充满和谐快乐。这是英子心中最美好的结局,但当离别来到眼前时,涌上心头的还是那份哀愁和相思。

 9、《爸爸的花落了》那部分

1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害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

     和英子一样你也即将毕业,告别童年,长成大人,你怎样理解英子此时此刻的心情?

     想长大,但又害怕长大,希望自己永远是个小孩,得到老师的爱。

 

2)童年的这些人这些事随着我们的长大一起没有了影子,如今秀贞和妞儿永远地走了,兰姨娘走了,草丛中的年轻人走了,爱他的宋妈走了,而今天生她养她的父亲也走了,年幼的英子该怎样承受这巨大的打击呢?那么书中是怎样描绘这酸涩令人想起来就落泪的场景呢?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属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我就到医院。“我从没有过这样镇定,这样安静。

我爸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

爸爸的花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师:(配乐)年仅13岁的英子,面对生命中至亲至爱的爸爸的离去,面对人生中最哀伤的永别。她真的会这样镇定,这样安静吗?同学们,你们看(出示图片)这是城南旧事中的一幅插图,英子悄悄的来到院子的一角,你看他双眉紧锁,双眼紧闭,此时此刻,她多么想……谁能想象她平静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流血而哭泣的心。

10、请抓住“这样镇定,这样安静”想象英子复杂的内心世界,完成写话

     亲爱的爸爸,你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你可知道……放心吧……。

11、是啊!院子的花,依然静静地开着,天真的弟弟妹妹依然在院子里玩耍嬉戏,而爸爸,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而英子不能哭,他不能,她只能在心里默念着(配乐)

师: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

女:我是小小大人,

齐:我是小小大人。

女生:我从来没有这样镇定,这样安静。

男生: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齐: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三、拓展升华

师:林海音告别了哀愁淡淡的童年

在别人还需要照管的年龄,我已经承担起了许多父亲的责任。我们努力渡过难关,羞于向人伸出援手。每一个进步,都靠自己的力量。我们以受人怜悯为耻。我也不喜欢受人恩惠,因为报答是负担,父亲的死,给我造成了一串倔强,细细想来,这些性格又何尝不是承受于我那好强的父亲呢?

                                               ——林海音

12、师:林海音以自己的坚强与智慧挑起了家庭的重担,1948年,林海音来到了台湾,她集齐了大批文学青年,发表了众多出色的文学作品,后来他成了台湾文坛上祖母级的人物,在台湾生活的日日夜夜并没有抹去她对北京的思念,对童年的思念。

童年,永远住在她的心里,她忘不了(城南),因为(那里是他的家,镌刻着她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让学生完成写话)口头说就行。

13、童年的点点滴滴小英子不会忘记,林海音不会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林海音75岁高龄的时候。深情地写下了一首诗:

师:静静的听,

静静的想:  
         回忆我的童年,  
     学生:忽见柳儿摇曳,

柳絮飞扬,  
           柳絮吹向我脸上,

鼻孔里剌痒。  
          摸抚著鼻头,

泪珠儿沾湿了我七岁的小手。  
           ……   

师: 我在这儿静静的听,

向我自己的心诉求:  
      学生:给我以一盏七月的莲花灯,

提著它,

我去踏冬月的雪,

一步一个脚印,

踏到明春。  

 老师:静静的听,静静的听……  
      学生:听到城南的的深夜,听到冬阳的早晨。

    学生:静静的听,静静的听……  
               听到城南的的深夜,听到冬阳的早晨。

3、课堂总结

当骊歌再次响起的时候,你们的心头是否也会氤氲着一层淡淡的哀愁呢?(配乐《送别》)不管怎样曾经的故事都写在我们的生命里,就像我们今天的这节课,若干年后,当你离开学校,当你长大成人甚至在你老了的时候,是否也会记得曾经有过一位女老师,和我们一起读过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城南旧事。

 

第二次读书交流会:410

活动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内容;感受文字的魅力;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2. 走近人物,了解文中主要人物的个性.体会童年的快乐与忧伤.

3.指导学生读整本的书。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个性.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阅读.活动准备:

设计“班级读书会阅读记录卡”,“小组交流卡”,引导学生再次深入阅读、思考,努力理解作品的主题。

一、导入。

二、把握全书。

整体回顾

《城南旧事》的作者是( ),我们还学过她的作品《》。

(相机介绍作者)

这是一部( )的小说。小说以( )为背景,借一个孩子——()的眼光看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

(了解什么是“自传体小说”,书中与“老北京”有关的东西有哪些?)

这部小说是由( )个故事组成,分别是《 》、《 》、《兰姨娘》、《驴打滚》、《 》。

走近人物

猜一猜:下面的片段描写的是谁?出自哪个故事?

(1) 她从矮桌上拿起了一件没做完的衣服,朝我身上左比右比,然后高兴地对走进来的她的妈妈说: “妈,您瞧,我怎么说的,刚合适!那么就开领子吧。”说着,她又找了一根绳子绕着我的脖子量,我由她摆布,只管看墙上的那张画,那画的是一个白胖大娃娃,没有穿衣服,手里捧着大元宝,骑在一条大大的红鱼上。
她转到我的面前来,看我仰着头,她也随着我的眼光看那张画,满是那么回事地说: “要看炕上看去,看我们小桂子多胖,那阵儿才八个月,骑着大金鱼,满屋里转,玩得饭都不吃,就这么淘……”

“她”指的是( 秀贞),出自《 惠安馆 》。

(2) “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
  他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他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他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五大枚坐车去上学。

“他”指的是( 爸爸),出自《爸爸的花落了》。

3)我手里拿着一个空瓶子和一根竹筷子,轻轻走进惠安馆,推开跨院的门,院里那棵槐树,果然又垂着许多绿虫子,秀贞说是吊死鬼,像秀贞的那几条蚕一样,嘴里吐着一条丝,从树上吊下来。我把吊死鬼一条条弄进我的空瓶里,回家去喂鸡吃,每天可以弄一瓶。那些吊死鬼装在小瓶里,咕囊咕囊地动,真是肉麻,我拿着装了吊死鬼的瓶子,胳膊常常觉得痒麻麻的,好像吊死鬼从瓶里爬到我的手上了,其实并没有。  

“我”指的是(英子),出自《惠安馆》。

填一填:你能补充相应的作品名称和主要人物吗?

《惠安馆》——(秀贞 )

《 》——(“小偷” )

《兰姨娘》——( )

《 》——(宋妈 )

《 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 )

《城南旧事》——( )

说一说:

书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象里,他(她)是个怎样的人?

三、体会情感。

小英子是幸运的,因为她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她的童年是快乐的,她养了一群可爱的小鸡,经常在大树下抓“吊死鬼”,用凤仙花涂指甲,做西瓜灯;她帮助妞与秀贞母子团圆,促成兰姨娘和德先叔的婚姻。可她的童年又充满忧伤,身边最亲的人一个一个离开了她,包括她最亲爱的爸爸,使她在小学毕业时时不得不承担一个大人的压力。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是否也能体会到她的快乐与忧伤?你会由此联想到一些什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交流读书的感受。

1、老师范读,指导小组交流。(每人读自己的作业,组员可以提问,也可以说自己不同的感受)(按优、中、差将学生组合,选定组长,并进行讨论、交流汇报)

2、六人小组交流。

3、推荐优秀的作业上台展示。

读书卡:

读书的感受

读到什么内容

有这样的感受

摘抄文中的语句

由此联想到我的生活

快乐

 

 

 

 

 

忧伤

 

 

 

 

 

 

4、结合你的联想,你能把当时的场面和感受说得具体些吗?

5、“温馨提示”:每个作家在写书的时候都是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情感,甚至会因自己笔下的人物死去而感到伤心不已。要体会书中的情感,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应该带着自己的情感,和书里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流泪。这样的阅读,才是一种享受。

 

第三次读书交流会:415

《城南旧事》读书交流课

设计理念:

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我们要努力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

教学目标:

  1 交流自己对《城南旧事》的独特认识。

  2 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

  3 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两周内阅读完《城南旧事》。

  2 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有能力的写出同读经历。

       3 组织学生作手抄报和读书摘录卡。

一、说说《城南旧事》和林海音

1、上个月我们共同读了一本书,这本书的书名是——《城南旧事》。

2、今天我们开一个读书交流会,我们交流的口号是——想说就说,没有对错。

3、关于这本书,关于作者你都有搜集了资料,这本书为什么用《城南旧事》来命名呢?

师总结:林海音在北京生活了25年,北京这座老城,记录着他的童年和青春,不管时间过去多久,那曾经的过往总会涌上心头。(音乐:送别)

出示:“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二、了解城南旧事整体结构

1、这本书讲了哪些故事?

冬阳 童年 骆驼队(《城南旧事》序)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儿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2、看到这些目录,你的脑子里出现了哪些人物?

3、大家说出了一长串的人物,这些人物,有些是主要的,有些是次要的,用什么办法把这些人记住呢?

   也可以像老师这样把他们归归类(师出示图表)

4、中心人物是谁?英子。

5、对英子,因为这本书是以英子的眼光写各色各样的人和各种各样的事。这样一勾画,这么一长串的名字是不是变得清晰起来了呢?运用列图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人物的关系,如读《红楼梦》,人物很多,光金陵十二衩,什么惜春、迎春、探春,就够你乱的了,如果想把人物弄清楚,也可以用这种图表法列出来,这样一下子就明白了。

三、了解人物

  这么多人物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结合书中故事谈一谈。

   秀贞    妞儿    小偷     兰姨娘    宋妈     爸爸

四、探讨中心话题

 1、这些人,还有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在英子童稚的眼光中有那么多解不开的疑问:藏在草丛中的年轻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请说明理由。

其实,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很复杂,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老百姓没有好的生活,不仅仅是读书没读好这么简单。有时候生活不是自己可以安排的。将来等你长大了,再回头读这本书,你也许还有新的认识。但是,有一点非常可喜,我们同学们知道,好人和坏人,额头上是不是都写着字啊?

      不是那么清楚,不是这里写着一个,那里写着一个,人是很复杂的,就像海与天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当你认识到一个人不能简单地分成好人或者坏人的时候,你就在渐渐地长大了。

2、宋妈爱不爱小栓子和小丫头子。

五、交流我们笔下的“城南旧事”

1、刚才我们讨论的话题,都是童年的英子想不明白,也想不清的事。在英子的城南旧事里,有那么多感人的场景,选一个读一读,说一说你的感受?

2、英子的童年充满着淡淡的忧伤,但更充满着快乐,因为英子有那么多好玩的事情。比如

1、学咀嚼

2、谈驼铃

3、剪驼毛

4、念骆驼

5、养小鸡

6、抓吊死鬼

7、涂指甲

8、做西瓜灯

9、她帮助妞儿与秀贞母子团圆

10、促成兰姨娘和德先叔的婚姻  

   ……    

 

2、老师还发现了一个好玩的童谣,让我们来读一读

   鸡蛋鸡蛋壳壳儿,里头做个哥哥,哥哥出来卖菜,里头做个奶奶,奶奶出来烧香,里头做个姑娘,姑娘出来点灯,烧了鼻子眼睛。

  这是作者写在城南旧事里的哪些快乐的童年往事。当你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会不会也浮现出你的童年往事呢?让我们走进自己的“城南旧事”,一起来回味。

  学生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六、结束语:

这些散发着心香的文字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我们在一天天长大,丢沙包、搭积木、上幼儿园大哭大叫这样的事,也许不会再发生了。但却成为我们永远的记忆。这本书的最后一章是《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爸爸的花落了,爸爸永远地走了,当骊歌再次响起的时候,你们的心头是否也会氤氲着一层淡淡的愁绪呢?(配乐《送别》)不管怎样曾经的故事都写在我们的生命里,就像我们今天的这节课,若干年后,当你离开学校,当你长大成人甚至在你老了的时候,是否也会记得曾经有过一位女老师,和我们一起读过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城南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