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律最差生的改变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纪律最差生的改变

    纪律最差生的改变


    【情况介绍】

    我班有个同学何某,很聪明,但在家不服从家长管理,晚自习时间浪费很多,作业马虎,正确率低,双休日沉迷于游戏。在校纪律散漫,屡次被评为“纪律最差生”。在一次家长会后,家长请求我协助管理,改变现状。

    【教育过程】

    在他被连续三次评为“纪律最差生”按照原先的班级约定,要在心灵对话本上写下认识深刻地反思,并在全班公开检讨。但该同学愿意写反思,但不愿做公开检讨。后经反复做工作,才了解到,该同学比较要“面子”,不愿成为教育的反面典型。于是我就退了一步,要求他写出书面承诺,张贴在班上,如果下次再评为“纪律最差生”,那就必须在全班做公开的检讨。

    对于在家的情况,我利用一个周末进行家访,在孩子的父母和他本人都在场的情况下,我们进行了一次详谈。首先我和孩子的家长及他本人拉家常,在闲谈过程中我了解到该同学的目标是市高级中学的时候时,我的谈话切入点找到了。在鼓励了他一番之后,逐渐谈到了晚自习和双休日的学习问题。在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习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确需要改进时,我和他本人及他的家长一起给他制定了每天晚上的学习计划和双休日的学习计划。对于他喜欢玩电脑的情况,我们也进行了“约法三章”,允许他周五晚上,周六和周日的白天各玩一个小时的电脑。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经常利用晚上和他的家长电话联系,了解情况,利用放学后和他谈话,鼓励他改掉一些坏习惯,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教育下,该同学在纪律和学习成绩方面都大有改观。

    【案例反思】

    1.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去进行思想工作,有时更能有好的教育效果。

    2.对于教育方式的选择,有时教师也可以退让一步,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不变的。

    3.家校的合力教育是亘古不变的教育真理。

    4.要找准与学生谈话的切入点,让学生感觉到你对他的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你的教育。

    5.尊重孩子“玩”的天性,“堵”不如“疏”。

    • 标签:
    • 学习态度问题
    • 沉迷行为
    • 完整家庭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