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情动人 做学生与家长精神上的贴心人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以情动人 做学生与家长精神上的贴心人
    班主任个案分析


    以情动人 做学生与家长精神上的贴心人


    一、案例背景:

    小李,去年初三(9)班学生,在女生中表现出少有的头脑聪明,但对语文英语等需要花时间记忆的学科缺乏兴趣。非常贪玩,在初一时,她就表现的和其他同龄女生不同,喜欢穿着打扮,经常在网络上结交所谓的“朋友”,言语间也流露思想上的“成人化”。她对金钱几乎没有概念,身边总是有很多的零花钱,对同学也是大方,经常请同学吃东西、过生日。正是这种思想和行为吸引了一些同学围绕着她转。对班集体的负面影响较大。

    二、原因分析

    1、家庭环境是主因,在表现出以上苗头的时候,我在第一时间和她妈妈取得了联系,通过几次的沟通,了解到家庭情况非常的复杂,在幼儿园的时候她的爸爸和妈妈离异,一直跟着妈妈生活,后来妈妈改嫁带着她一起进入继父家,又生育一个女孩,对她也就更加缺少关心。小时候就开始自己照顾自己,妈妈觉得亏欠她,就一直用物质来进行补偿,在进入青春期后,对小李精神上的关怀很少。

    2、因为受网络、影视的影响,她常看品味不太高的电视剧和书籍,对低级趣味感兴趣,思想上也比同龄女生成熟。

    3、叛逆心理。比较敏感,她对老师和家长比较抵触,认为老师和她交流就是批评找茬。这在青春期比较普遍。

    三、策略与措施

    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白纸,天生就有高尚的心灵或性本恶的观念,肯定是错误的,问题孩子,那是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受到了不正确思想或书籍误导或污染。如何让孩子走出误区,清洁他们遭污染的心灵,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

    第一步:送颗“红心”,让她温暖

    小李这类学生的共同特点就是家里得不到足够的温暖,所以要到外面找温暖。对付这类学生,我的方法是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老师和同学对她的爱和关心,要比社会上如狼似虎的社会青年对她的关心更多。一次下课,我照例进班管理,班长马上冲到我面前,紧张的跟我说小李出事了。我于是望向她桌子的方向,她也很难受的站着,双手整理着湿漉的衣服和裤子。我于是上前关切的询问,了解到原来她带了冲剂过来泡了奶茶,有些得意的放在桌上,结果坐在前面的同学回过来不小心打翻,滚烫的水泼了身上都是。在她妈妈在杨舍老街开店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我把她第一时间送到了人民医院。在医院休息了几天,中间也安排了同学、任课老师陪同我一起去看望了小李,让她安心休息。她感觉到了还是有人关心她的,也体会到在集体中有归属感。特别是平时严格要求的老师,在她困难的时候表现出了另外一面,使她有了不小的触动。确定皮肤不会受到很大影响之后,小李出院,在回到班级之后,小李的班级荣誉感有了明显增强,班级活动比原来积极了,和老师也能像朋友一样交流了。我于是紧抓不放,将在她身上已取得一点战果逐渐扩大,找和她要好的同学谈话,告诉她们也要明辨是非,多和她交流学习方面的话题,如果和学习无关尽量少些接触。同时经常提醒小李谨慎交友,少接触外面社会上的人。从态度上我能感觉到小李对我们老师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变化,已经不认为是原来的单纯的管制和约束者了,所以给她的建议和要求也能虚心接受,努力去完成。

    第二步:加强家校联系,说服家长尽责

    解铃还须系铃人,得从源头入手。小李的症结其实还是在家中。首先,我还是从她的妈妈方面下功夫,问题学生的背后肯定有个问题家庭或者问题家长。她的妈妈也一样。每次我在谈到穿着打扮问题的时候,她妈妈总是说在小李面前也经常教育,但是没有效果。我于是就告诉小李妈妈,身教大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最大的,当你平时自己都非常注意打扮这方面的时候,你对孩子的说教就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要妈妈要做好榜样,了解女儿在想些什么?需要什么?而不是一味的物质上的,金钱上的百依百顺。人得到的越容易越不会珍惜。我其实是通过对她妈妈的教育来影响小李自身。另外我还设法联系到孩子的父亲,说服他多用一些空余时间回来看看女儿,多点关心她,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

    除此之外,我经常去她们家家访,她家的地址一直深深记在脑子里,或者直接到她妈妈店里和她交流,同时经常打电话,让她们也要改变态度,多抽出时间来关心关心孩子,学会做合格父母。这其实是一种压力,家长估计也受不了有个这么烦的班主任,不管是为了应付我还是真的关心孩子,总之三年时间确实也改变了不少。以前每次打电话给她妈妈,她妈妈会很紧张地问“我女儿又犯什么事了?”她老实跟我说她最怕接到我的电话。但是后来,每次接到电话,声音坦然多了。有一个月,小李的默写和成绩都有好转,我打电话给她的妈妈让他表扬一下小李,她的妈妈电话里就显得特别开心。

    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小李的网络交友也得到了控制,也不依赖手机了,她对情感的需求也从外人转移回了身边的亲人,渐渐也把心思由课堂外收回了课堂内。让我自始至终担心的早恋问题在三年初中生活中也庆幸的没有出现,比较顺利平稳的度过了青春期。

    四、反思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研究学生的心理,领会孩子们所思所想,真诚地做孩子的朋友,老师少走弯路,孩子们也会少走弯路的。

    • 标签:
    • 初三
    • 学习态度问题
    • 早恋行为
    • 重组家庭
    • 网络媒体影响
    • 影视节目影响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