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游到了纸上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鱼吗?都在哪见到过鱼?(生答)(此处应该是都见过哪些鱼吧?)

    2、揭示课题:你们看到的鱼都是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鱼却又到了纸上。大家齐读课题《27 鱼游到了纸上》。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打开了学生记忆的闸门,学生迅速地记起自己曾经见到的鱼,并乐于用语言描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抓线

    1、浏览课文,找出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鱼游到了纸上?用“       ”画下来。(生边浏览边找)

    2、交流:指名回答(共3处写出了鱼游到了纸上,分别是……)

    3、师: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课件出示,学生齐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

    提问:“惊奇”是什么意思?女孩为什么惊奇地叫起来?

    //建议:此处可以让学生表演下“惊奇”的表情,增加学生的参与性。

    师:是呀,青年画的鱼太像了,就像活的一样,所以女孩才会惊奇地叫起来------(课件出示)学生齐读:鱼游到他的纸上来了。

    师:可当我把女孩的话写给这个青年人时,他却是怎样回答的?(生答: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设计意图:紧紧围绕文章题目,浏览全文,找出文中几次出现“鱼游到了纸上”并感受其中的含义,进而引出“鱼先游到了心里”从而揭示主线,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细读课文,感悟品质

    1、体会“鱼游到了心里”

    (1)师:鱼是怎样游到青年心里的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12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用“﹏﹏”画下来。

    (2)交流:

    ①第4自然段: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A、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非常爱鱼)

    B、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师白板笔画批:忘我、老是、呆呆、静静等)

    师: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年是多么的爱鱼啊!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青年在看鱼的时候非常专注。此处可升华,学生也应该学习青年对做事情的专注,你都什么时候比较专注呢?

    C、对比句子,感受效果。

    下面我们看这两组句子(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如果把第一组句子改成下面这句话好不好?为什么?

    ②师:这些词语充分体现出青年看鱼时是多么专注啊!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用你们的朗读读出青年的忘我。(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③师:正因为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所以他才如此专注地看鱼;正因为他如此专注地看鱼,所以鱼才游到了他的心里。找一找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

    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生: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生: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默读画批,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鱼是怎样游到青年心里的;通过两组句子的对比,体会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感悟他是一个勤奋专注的人。】

    //评价:层层深入,将学生带入鱼是如何游到纸上的情境

     

    师:真是如醉如痴啊!此时他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想都是鱼。鱼已经游到了他的心里。如此用功的学画,画出的鱼怎能不好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他是怎样画鱼的?

    2、体会“鱼游到纸上”

    (1)(课件出示)第7自然段: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①齐读

    ②说说自己的理解

    ③理解“一丝不苟”的意思①理解“苟”的意思。②联系上下文解释“一丝不苟”的意思

    //建议:此处可扩充,用“一丝不苟”造句,加深理解。

    师小结:我们在理解某个词语的意思时,可以先理解词语中重点字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整个词的意思

    ④欣赏工笔和速描的图片,师介绍:青年一会儿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一会儿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他掌握了这么多的画法,把一条条金鱼画活了。从这儿你又能体会到什么?

    ⑤青年人就是凭借着自己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和高超的画技,画出了一条条栩栩如生的小金鱼。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读这些句子。(齐读)

    ⑥引读:正因为他长时间的细心观察,所以,生接读-------;正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所以,生接读-------;正因为鱼已经游到了他的心里,所以,生接读-------。

    ⑦师:就这样,在青年的画笔下,一条条活灵活现的金鱼跃然纸上。大家想一想,小金鱼是什么样的?它们在做什么?发挥你的想象,把你眼中的小金鱼形象写下来。(学生打写,师播放各种各样的小金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的视频)

    ⑧指名读作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运用语文学习的方法,感受到青年在画鱼时的认真细致和画技的高超;图片的运用加强了学生对青年的敬佩之情;视频更加直观地展现出金鱼的形象,为学生的打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师:多可爱的小金鱼啊!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 同学们想一想,人们会赞叹什么?议论什么?(师课件出示,指名回答):

    一位老人不住点头称赞说:“                      !”

    一位青年竖起大拇指,赞叹道:“                  !” 

    一群孩子忍不住叫起来:“                        !”

    我也不由得夸奖道:“                            !”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理解“鱼游到纸上”与“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1)师:课文学完了,“鱼游到纸上”与“游到了心里”是什么关系?(指名回答)用一个关联词语来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因为……所以……)

    (2)师小结: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这个聋哑青年是一个勤奋专注的人,正因为他长期注意观察,才把鱼的外形牢记在心;正因为在他的心中有鱼的形象,所以在画鱼时他才能够把鱼画活了。除了他认真观察,还有一个人也认真观察了,那就是作者,正是作者也认真观察了,才使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才能够写出这样生动的文章。所以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够认真观察,写出优秀的文章。
    【设计意图:通过对关联词的使用,辅助学生对课文难点的学习,从而让学生理解因为把鱼形记得牢,所以能把鱼画得活;同时让学生知道作者平时注意观察,积累材料,才把文章写得如此生动。】

    (四)拓展阅读

    师:人家是“胸有成竹”,我们的这位青年可以说是“胸有成鱼”。其实像课文中的青年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为了自己的爱好,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坚持不懈,执着追求,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下面我们打开电脑,再欣赏几篇这样的文章。(自由阅读)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网上资源,使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体会人物做事勤奋专注的精神和坚持不懈、执着追求的品格】

    (五)小结

    1、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应该向青年人学习什么品质?

    2、师小结:我们也要像课文中青年一样,做一个做事认真,坚持不懈的人。

    //本节教学设计非常细致,希望可以去现场亲自感受老师您的教学魅力。

     

    板书设计:         27  鱼游到了纸上

                     游到心里               游到纸上

     
      

                   忘我                     画技高超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

         《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这篇课文,应使学生在感受聋哑青年优秀品质的同时,立志向他学习,做一个做事认真、勤奋、一丝不苟的人。

           对这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从题目入手,先找到文章主线,即鱼游到纸上,先游到了心里。接着围绕问题,一步步探讨。鱼是怎样游到青年心里的,找出体现鱼游到青年心里的句子,进而体会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因为他认真观察,把鱼的形象记在了心里,所以才能画出栩栩如生的鱼,使鱼仿佛游到了纸上,感悟“鱼游到心里”和“鱼游到纸上”的关系。学习重点放在感悟“鱼游到了心里”,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及“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则作为教学难点来突破。

          为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1、抓重点内容,巧设质疑点,在探究中激活思维。

           开课伊始,紧紧围绕文章题目,让学生找出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鱼游到了纸上?用“       ”画下来,并通过品读第六自然段:“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抓住“惊奇”一词感受其中的含义,进而引出“鱼先游到了心里”,揭示主线,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接着就围绕“鱼游到心里’展开,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的哪些语句能体现出鱼先游到了他的心里?用“~~~~”画下来,并在旁边作简要批注。培养学生边默读边画批的习惯。透过这个问题,学生就能体会聋哑青年专注、勤奋。在中高年级的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当学生带着问题探究的时候,他们的思考会更加深入,理解会更加深刻。

    2、提倡个性化阅读,充分尊重学生的读书感受。

          在课堂中,我始终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学生找出重点句段,先谈谈自己的体会,并追问是通过哪个词、哪句话感受到的,再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通过这样的形式慢慢地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3、抓重点词句,在体验中受到熏陶。

           教学中,我抓住了表现青年人看鱼时的神态“呆呆地”“静静地”和表现青年坚持不懈的 “老是”等词语,这样通过一边品读语言文字一边体会聋哑青年那种全神贯注、坚持不懈、忘我的精神,学生的敬佩和赞叹之情一步步加强。再通过交流体现青年爱鱼到忘我境界的句子进一步体会他的坚持不懈,体会他的忘我精神。

    4、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通过理解词语“一丝不苟”的含义教给学生解词方法。先理解词语中重点字的意思,再理解整个词的意思,最后把词放在句子中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5、围绕单元训练要求,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文章写法

          学习完课文后,通过梳理板书回顾学习课文的方法。主要是使学生明确学习课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但由于接触较少,学生还不能够很好的用语言进行归纳,所以回答这个问题较稳吃力。

     本节课中存在的不足:

    1、在第六自然段的教学中,朗读指导的不到位。只抓住了“惊奇”一词来感悟,可以再从文后的感叹号去指导,体会女孩的惊讶之外还有赞叹之情。

    2、在抓重点词语感悟青年专注的品质时,还是挖掘的不够深入。当学生找到这些词句后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从而进一步体会他的专注。

    3、在理解“一丝不苟”的意思后,教师应该指出逐字连句的解词方法,使学生更加清楚地明白解词的方法。

    4、教师还是比较拘谨,没有放开。学生可能是由于听课老师较多,也过于紧张,害怕回答问题错误,所以表现也不够积极。

           总之,通过这次教学,从之前的备课,到最后的上课,对我来说是一个历练的过程,使我的语文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使我在把握课文内容、训练点和重难点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

     

        
      

     

     


     

    • 标签:
    • 青年
    • 学习
    • 学生
    • 教案
    • 理解
    • 心里
    • 游到
    • 课文
    • 金鱼
    • 到了
    • 纸上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