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家和牧童第二课时教案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积累词语,用文中的词句说话。品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又要谦虚谨慎。
4、培养收集资料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又要谦虚谨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齐读。
2、课件出示我会填。
3、课件出示词语,学生分组读。剩下4个词语:戴嵩、称赞、花大价钱、购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戴嵩是(唐朝著名的画家),你能用上这几个词来介绍一下这位大画家吗?
4、是呀,戴嵩是(唐朝著名的画家),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位大画家和一位牧童的故事。
二、创设情境,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了解大概情节。
2、我们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了唐朝。[出示:戴嵩现场作画图]此时,戴嵩正在画《斗牛图》,只见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① 看到这情景你想说什么?
② 出示一幅《斗牛图》,学生了解国画的两种技巧。
指名读——范读,老师读得和他们有什么不同?你能读出大画家的风采来吗?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指导朗读大家称赞戴嵩的话。
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戴嵩的斗牛图画得很好呢?
(1)、出示句子,找同义词。
①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②“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③“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2)指导学生读句子。
感情朗读,加上动作读,展示读,分角色朗读。
(3)、夸一夸,理解纷纷夸赞。
师:好!如果你也在场,你能自己夸夸戴嵩吗?可以用这些词,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出神入化 绝妙之作 活灵活现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师:对,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赞美,就叫做纷纷夸赞。大家都在兴致勃勃地夸赞大画家的画,不过呀,这么绝妙的作品也会有人批评呢!(看课件)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出示句子:“画错啦,画错啦!”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
①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②理解“呆”,表演“呆”。假如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想什么?
③到底是大画家画错了,还是小牧童说错了呢?我们读一读5、6自然段就知道了。
自由读,指名读,表演读。
课件出示两牛相斗图,学生观察。
师:是啊,要想发现别人的不足,还必须建立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同学们,面对著名的画家,在人们的纷纷夸赞声中,小牧童指出了他的错误,你觉得这个小牧童怎么样?
三、拓展升华、欣赏名画
1、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课文中的人物说点什么吗?
(课件出示:我想说…… )
2、小结: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不论是大画家的虚心,还是小牧童的勇敢都很了不起,都值得我们学习。正因为戴嵩虚心听取了小牧童的意见,以后每天都到乡村观察两牛相斗的情形,后来再次画了“斗牛图”,你们看,(课件出示)这幅图更加逼真,更加栩栩如生,成了流传百世的名画,这幅画现在珍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馆。
3、师:戴嵩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斗牛图》,《三牛图》《归牧图》这两幅名画,也是他画的。还有许多著名画家也给我们留下了绝妙之作。看!
(生欣赏名家名画)
四、作业超市:
1、读读背背描写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2、搜集齐白石、徐悲鸿、李苦禅等画家的资料。
3、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板书设计: 21 画家和牧童
著名 批评
虚心 勇敢
了不起
文章出自吕东坡语文教学网 -
-
- 标签:
- 牧童
- 学习
- 学生
- 名画
- 画家
- 斗牛
- 课件
- 出示
- 指名
- 夸赞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