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 two (2):深度学习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知识点1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一、内涵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强调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过程并在问题解决中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它是以问题为核心,关注问题解决的一种教学策略。学生往往在小组中工作,通过解决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问题来学习某个主题。

    二、PBL的基本要素

    ·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学生的一切学习内容是以问题为主轴所架构的;问题必须是学生在专业领域可能遇到的“真实”的非结构化的问题,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和过程;偏向于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较少讲述的教学;学习者能通过社会交往发展能力和协作技巧;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彼此分工且必须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教师的角色是在学习过程中提供脚手架与辅导陪伴等。

    • 讨论活动
    活动类型:
    讨论交流
    活动名称:
    讨论活动
    活动描述:
    如何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平衡问题的探究性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以确保学生既能掌握学科知识,又能培养问题解决能力?要求: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发表观点,并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评论(提问、质疑、拓展或补充等)。可查阅相关资料或案例,并分享在讨论区或上传至拓展资源。
    • 知识点2 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

    一、内涵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一种强调让学生制作作品或进行创作甚至实物创造的学习方式,开展的项目包括问题式或探究式等类型。例如:设计并制作一个太阳能灶;设计并制作学校T恤衫等。基于项目的学习是情境学习的一种,当学习者通过操作并应用知识来积极地建构个人的理解时,他们能获得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项目式学习的理论基础

    1.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不是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2.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以经验为中心、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

    3.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学习要依靠发现。发现问题的程序: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三、基于项目的学习的主要特征

    1.驱动问题:有意义而重要的问题,以一个真实世界中的情境作为锚点,组织并推动活动。

    2.情境探究: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实践,设计可利用工具和技术,搜集并分析数据的调查方案。

    3.协作:学生、教师和社区人员彼此协作、调查问题、交流思想、共建共享。

    4.技术支持:应用技术、工具开展科学实践,扩展视野,促进教学。

    5.创造制品:制品是知识建构的外在表现,所创造的制品使学生的理解可视化。

    四、基于问题与基于项目的学习二者的区别:

     

    全国项目化案例平台https://www.shsricc.org.cn/#/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https://epbl.aicfe.cn/

    • 标签: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