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一团王萍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三十一团小学语文教研组组 王萍
教学理念:
基于跨越式教学的要求,本课分成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初步感知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第二课时品读课文,尝试仿写。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习,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科学性、知识性非常强的文章,处理的不好很容易上成常识课,变得枯燥乏味,甚至死板。诗歌易读易懂,节奏感强,诗句韵脚整齐,适合朗读。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观察自然,探究发现的美好愿望。
学情分析:课文内容富于情趣,学生可能在课外阅读中接触过,教学时我并不是把重点放在是否理解课文的意思上,而是把重点放在“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上。 因此教学中我认为应将理解课文内容的机会交给学生,让他们在疑惑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现象,在寻找中感受自然科学带来的乐趣。充分给他们探索、发现的机会,达到学科间的融合,并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们展现和交流自己的课外知识。
教学目标:
1、会认稀、碰、慌等4个生字,会写忠、针、盏、稠、积等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难点: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编写诗句。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自我介绍等形式朗读感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如果你迷路了,会怎样想?(板书:慌张,理解词语的意思。)
2、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学了之后,就是迷了路你也不会害怕?
出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指南针?用横线划出。
3、说话练习。(用句式:课文介绍了天然的指南针有……练习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三、 强化记字,交流方法。1、学生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学习生字:针、忠、盏、稠
强调“盏”字的读音。
用自己的方法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给生字扩词。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写写”。
四、指导书写,练习写字。学生观察要写的生字,主要是字的占位和间架结构,说说那两个子较难写,教师进行指导,学生练习写字。重点指导:盏、慌。
五、展示朗读。
小组内读课文,想读哪段就读哪段。
全班交流。(正音)六、自由阅读拓展材料。
七、用今天学习的生字写一段通顺的话,看谁用的对又多。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 四、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学习名言,自信地夸夸自己。
2、师:这自信的声音比任何语言都来得美,相信同学们在课堂上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3、师:上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初读了课文,知道课文告诉我们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帮助我们辨别方向。这天然的指南针分别是什么?
随学生回答,课件演示。
二、自读自悟。
1、师:它们是怎样准确地指明方向的?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轻声读课文2-5自然段,你在文中发现了什么?用“”划一划。
2、学生自读自悟。
三、感悟体会
1、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自己的发现。
随学生的回答教师点拨相关段落。
如:
2、学习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说说自己的发现。
课件演示:师边走边说:这是什么地方啊?我迷路了,太阳公公(姐姐),太阳,请你给我指方向!
学生回答,
学生之间互动。
*质疑:这段话里有疑问吗?
拓展:如果是早上的太阳,你能辨别方向吗?(学习词语:旭日东升)傍晚的太阳呢?(夕阳西下)师:太阳为什么是忠实的向导?
理解“向导”“忠实”,因为太阳都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中午的时候在南边,按一定的轨迹运转,是可以信任的,可靠的,所以说是忠实的向导。
拓展:我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我高兴时他会跟我分享快乐,我遇到困难他会伸出援助之手,可以把他称作忠实的()
新中国的卫士,不管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下雪,都保卫着祖国,可以称作忠实的()你也能举几个例子吗?
朗读指导。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第三节。
你有什么疑问?
比如:怎样找到北极星?(课件演示:)为什么是指路灯?(理解“永远”)朗读展示:用你的声音来展示北极星的乐于助人。
4、教学第四自然段,自由读第四,第五小节。谁来扮演大树,说说你是怎样帮助迷路的人。
*“大树”自述指点方向的方法:
戴上树枝帽,上台把自己的方法介绍大家。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问“大树”吗?
比如:为什么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的北方?“教学词语:“南稠北稀”
沟渠里的积雪是怎么给我们指点方向的?课文没给我们答案,谁来解决这个疑问?
“理解:沟渠”课件演示。
全班同学把“北”“南”代进课文读一读。
6、小结:刚才我们在很多游戏当中,明白了天然指南针是怎样准确给我们指点方向的,老师出了道题向考考你们。
7、师生共同美读课文朗读。四、阅读拓展材料。
五、拓展升华
1、课文的最后一段告诉我们还有很多天然指南针,读了阅读材料,你还知道哪些?
五、实践活动。
仿写诗句。
-
-
- 标签:
- 学习
- 教学
- 学生
- 以读促悟
- 生字
- 天然
- 指南针
- 课文
- 朗读
- 语文
- 拓展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