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性主题资源的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学习方式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变量,本次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建立一种基于探究性学习的学生自主学习观

    探究性主题资源的设计

    余胜泉、袁华莉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100875

    【摘要】本文结合中小学学科教学和资源建设实践的特点,提出了探究性主题资源设计的一些理论、方法和原则。对探究性主题资源的内容结构、组织结构、资源建设中的教学性原则以及资源在教学中的使用等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关键词】探究性主题资源;设计;探究性学习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已普遍意识到,作为教学过程中基本变量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立一种基于探究性学习的学生自主学习观已成为共识。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根据知识学习的需要,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择蕴含学科知识的实践性问题或者探究性小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认真思考、主动探究和协作交流等探究活动,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达到课标要求以及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迁移、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通常包含以下五个环节:

    1探究性学习环节

    在学科教学中,要进行有效的探究性学习,除了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让教师从真正意义上理解探究性学习的本质、熟悉本学科的规律和特点之外,还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渗透着探究思想的优质资源作为支撑,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多媒体平台、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成熟为探究性学习资源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和环境,出现了许多专门服务于探究性学习的资源。但是反观这些资源在实际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却不尽如人意,暴露出了很多缺陷,如有些资源只是一些素材的大量堆砌,缺乏逻辑性和结构性;有些资源结构性很强,却没有给学生以足够的自主探究空间;有些资源没有体现出本学科或本知识类型的独特性,只是一味的照搬;还有更多资源缺乏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及练习、评价等。

    一、探究性学习专题的内容结构

    新课程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资源建设必须要突出这种当代双主性教学的特点,即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建设中既要考虑老师教学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的需求。另外建构主义者(斯皮罗等人)还认为,学习分为两种: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初级学习是学习中的初级阶段,教师只要求学生知道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事实,在教学中只要求他们将所学的东西按原样再生出来;而高级学习则不同,它要求学生把握概念的复杂性,并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到具体情景中去。所以在初级学习阶段的资源建设中,要大量涉及结构良好的知识,其中包括大量通过练习和反馈而熟练掌握知识的学习过程;而高级学习阶段的资源建设主要涉及大量结构不良领域的学习资源,主要是在知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问题的引导方式而进行案例、过程、实践操作等探究学习的支持资源。

    因此在资源的建设中既要考虑到所建设的资源是否利于学科教师突破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同时也要考虑建设的资源对学生的认知促进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形成学习动机的帮助。通过建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辅助情景、实际应用案例、启发性的探究问题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线索来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探究性学习专题网站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是地区性资源建设与整合的主体。

    所谓探究性学习专题,实际上是一种根据课程标准及具体特定的教学内容而搭架的一个辅助教和学的开放式学习资源集合。它除了一些基本的知识性网络课件之外,其主体构成是一个个与新课程标准密切相关的探究性学习专题任务,这些专题任务紧密结合新课标、以课堂教学为依托,通过各类丰富的情景、任务、资料、提示与反馈指导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究与交流空间。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利用专题中的相关性很强的扩展资源完成对课本某个主题知识的学习,并主动探索专题网站上的实践任务、与他人协作、设计解决方案,在实践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深层次学习。

    一般来说,一个典型的探究性学习专题主要由资源区、任务区和交流区三个功能模块组成,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2探究性学习专题结构示意图

    1资源区:是该专题的知识结构体系,包括教材相关内容的结构化展示和拓展性学习资源。主要提供一些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材料。

    a.结构化知识展示:探究性学习专题是基于具体的课程内容而构建的,因此对于每一个学习专题来说必须首先建立该专题的知识结构体系,即依据一定的教学设计,把该专题所对应教材内容的相关文本、图片、动态的音视频资料等进行结构化处理,展示在相应的专题网站上。一般是有助于教师解决教学重难点的辅助教学资料,与教学主题密切相关的有助于学生内化所学知识并经过结构化处理的学习材料。例如,一些演示型视频或动画、交互性软件、一些“温馨提示”或引导性、启发的性问题,本内容概念图等。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有效地建构知识体系,并深入理解知识,为进一步的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b.拓展性学习资源:包括一些围绕教学主题进行拓展的知识,用于扩充知识、开阔视野,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加深学生思维深度。在探究性学习中,所要研究的任务和问题既是基于教材的,也源于生活。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丰富的扩展性学习资源也是必须的。这些扩展资源不仅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如一些故事、常识等,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思维训练的机会,拓宽和加深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如语文课中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对比阅读的扩展;英语教学中大量阅读和听力材料的拓展;物理中大量与生活实践应用情境相关的拓展等。

    拓展资源的来源很是广泛,主要包括相关的书籍(可以是以书名、作者、出版社的形式推荐,也可以提供该书的电子稿),相关文章(或该文章的链接),音频、视频的参考资料,相关网站的链接等,以及各种学习工具的提供(如字典、辞典的推荐或链接、下载等)。这些资源可以通过学校购买的各类资源库、网上搜集、教师之间共享、教师自己创作等方式获得。但任何一个资源都不是随便选取的,教师必须根据一定的教学设计要求,对资源进行精心挑选和严格把关。所选取的资源应该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有助于问题解决,具有启发性、多层次性、多样性和适宜性等。而且,这些资源应该按照一定的难易程度和不同的类型来呈现,并辅以相应的提示性或启发性问题。

    2)任务区:探究性学习是以任务为驱动、以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的学习。通过任务可以促使学习者更主动地激活自己的原有经验,将新获得的信息整合到任务解决活动中,通过任务解决来学习知识和培养智能。可以说,“任务”是探究性学习的载体,整个专题的学习主要都是围绕着研究任务的提出和完成来开展的。因此需要针对学习专题的内容设计一些开放、且具有激发探究和思考作用的任务,并提供解决这些任务所需活动过程的指导建议以及相应的评价方法。

    a.探究性任务的设计。这些任务可以是一些情景性的问题、探究性的课题;也可以是一些需要合作研究的项目。在任务的设计过程中,以下几点十分重要:

    • 任务具有可探究性,提出的问题必须蕴涵所要学的学科知识;

    • 具有实际意义,且与学生生活相关;

    • 具有激发性和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 具有层次性,不同的任务和问题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 与所提供的资源密切相关;

    • 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有良好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 任务表述清晰、明确、易懂。

    b.任务实施指导:这是整个探究性学习专题的关键,是具体的研究过程。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提倡学生探究、学习的自主性,但是也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探究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包括研究小组的确定、协作模式的选择、研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研究进度的控制与时间安排、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的培训等都离不开教师适当的指导。教师需要给出分组的规则和要求、明确每个小组及其成员的责任,明确研究成果的要求和形式,帮助小组制定研究计划,提供一些必要的研究方法、信息技术使用小技巧、温馨小提示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学生的探究进行适时的引导和调控。研究结束时给予评价指导、成果展示指导,还可以建立学生相互指导机制。

    c.项目实施评价标准:为学生的自主探究、任务解决提供评价标准也是十分重要的。好的评价机制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自我定位、自我调节,还可以指导学生的任务解决。评价时应当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阶段,探究性学习专题中的评价可以分为预评价(专题学习开始前进行的诊断性评价),过程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收获与体验、能力与品质进行的评价),结果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专题中对给定的探究性任务的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发展性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在设计评价量表时,教师应该根据评价阶段、评价目的的不同,注意评价的全面性,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教师可以自行制定评价标准和评价量表,也可以借鉴其他一些已有的探究性学习评价标准,并结合平台中的电子档案袋。一般来说,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 参与态度,如是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协作意识及效果、是否能按研究计划完成研究任务;

    • 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有关方法、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水平(如信息加工处理、使用新技术手段、小组协作能力、对研究结果的表达与交流等);

    • 学习者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发展情况,如学习者在探究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过探究活动前后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 对探究性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重在肯定现有成绩并指出努力的方向。

    3)交流区:指在学习和任务解决的过程中,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协作交流、成果展示、专家指导等一系列的支持工具,一般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来实现,通过链接的方式实现与主题资源的完整结合。

    a..网上自主练习:为学生提供自主练习和测试的服务。该服务主要通过提供与该专题有关的思考题,形成性练习、总结性考查题、测试题等来实现。这一功能模块一般与教学网络平台结合起来。教师将习题输入教学平台,利用平台的自动出题、自动批阅、智能答疑、自动反馈、自动统计等功能,学生可以随时的检测自己并及时获取反馈,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教师也可以迅速获得所有学生练习情况的统计分析反馈,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水平并加以指导和调整。

    b.研究成果:探究性学习专题不仅重视学习的结果,即任务完成的作品,如研究数据、实验报告、阶段成果、研究报告(文字、PPT等形式)等,它更重视学习的过程,尤其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专题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者完成任务的过程本身也是该专题的学习所要追求的成果。这种成果包括研究心得、研究评论、以及学习者在研究过程中态度的转变、能力的提高等等。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将自己的阶段性成果上载至平台,并通过平台浏览他人作品,相互借鉴、相互评价。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成果共享,激励学生的责任感、竞争意识和学习动机,同时也帮助学生关注学习过程,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这些成果也可以留作学生成长档案。

    c.教师/专家在线指导:这个环节主要是指在探究性学习专题中来自教师和专家的学习支持。包括研究方法的指导,研究建议的提供,以及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诊断和在线答疑等。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得到来自本校教师、甚至是校外专家关于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指导和答疑。教师也可以通过在线指导了解并控制学生的研究进度。

    d.网上协商讨论:该模块通过链接到平台或者直接借助网上教学平台来实现,它充分利用网络超越时空的交互性的强大优势,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通过这个模块,研究小组内部、以及小组与其他同学、教师或专家之间可以就研究中的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展开实时或异步讨论。为了减少学生的无效交流和表面交流,提高交流效果和深度,教师需要对协商交流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控制。在协商讨论之前,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操作指南,制定明确的网上协商规则,并通过一些情境和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交流中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发言机会,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指正,并及时的对学生的交流情况作出反馈。交流结束后给予及时地总结反馈。

    以上三个板块是一个典型的探究性学习专题所具备的基本功能结构。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根据各学科或知识类型的不同以及实际教学需要,可能会稍有侧重和变化。在资源的建设过程中,有些功能模块如交流功能本身是内含于平台中的,因此,资源的组织形式也会有所不同。

    二、探究性主题资源的组织结构

    为了便于探究性专题的组织、开发、管理与应用,也为了确保资源的完备性和系统性,一般的探究性主题资源是根据教材中的某个完整的章或单元来组织的,在章或单元下面以课、节、知识点或者主题为单位,对涉及的各种素材及工具进行整理加工,集成为网页形式。它主要包括以节或知识点为单位的探究性资源、从教材中抽取出的小的研究性主题资源、整个章或单元的综合性应用以及本章或单元的针对性较强的网址链接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其组织结构关系如下图2所示:

    3 以章(单元)为基础的资源建设结构图

    1)以课、节或知识点为单位的探究性资源。

    探究性资源的建设主要以探究性学习需要为指导。探究性学习包括五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运用工具进行探究,不同的学科所用工具也不相同)、协作交流、总结提高。因此,在探究性资源建设过程中,应选择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主题,并按照上述五个环节提供相关的资源、工具,其中最主要的是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性资源及工具的提供。例如,“滑轮主题资源网站”中,在“探究天地”模块先设置几个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启发他们的思考,然后根据课文不同的知识点设置了不同的探究任务。在每个探究任务中,先呈现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情境,然后提供一些探究指导(如分组建议、探究步骤、导向性评价量表),并辅以实验表格、几何画板工具、flash动画等探究工具,最后对每个探究问题都有相应的评价并给出总结。

    4滑轮主题资源网站截图

    2)从教材中抽取出的小的研究性主题资源。

    这是以教材中某一个点延伸开来的关于某个小的研究主题的资源。在研究性主题资源建设过程中,重点是选择合适的主题,提供利于小组合作、研究的子问题,并针对每个问题提供相关的资源、学习帮助与支持,同时提供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量表,以帮助学生朝着预期的目标前进。例如,在研究性学习资源样例——《走进青藏高原》中,先在“活动概述”中提出了研究的问题——了解青藏高原,以及本次探究活动的一些相关说明和安排,然后分别由四个小组来探究。在每个研究子主题中,都会设置一定的真实问题情境,并给出一些“温馨提示”、“建议活动步骤”和活动评价量表,并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帮助。

    5《走进青藏高原》网站截图

    3)整个章或单元的综合性应用。

    该环节在于设计一些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对本章内容进行把握、融会贯通的一些综合性应用练习或活动。其具体形式可由学科教师灵活把握,如,关于该章或课的知识概念图,一定量的综合运用思考题和练习题、一个小制作、一次观察访谈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任务的可探究性、综合性和开放性。

    4)本章或单元的针对性较强的网址链接。

    网址链接主要集中提供一些与本单元或本主题探究相关的素材链接或者工具链接,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和方便学生的探究活动,因此要求所提供的网址资源链接必须具体且针对性较强,而不能是泛泛的网页。这就要求教师要对资源进行精心筛选。

    三、探究性主题资源建设中的教学性原则

    探究性主题资源的建设最终是为了探究性学习而服务的,必须体出现一定的探究性教学需要和教学要求。为此,在中学探究性主题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1)提供完整性资源的原则。尽可能从章(单元)的角度出发,既提供与某知识点密切相关的资源,又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本章完整的资源架构。尤其是对于理科这些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各知识点间关联性很大,在建设探究性主题资源更应以章来组织。

    2)提供相关性丰富资源的原则。一个探究性主题资源应该提供与该知识点或主题密切相关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必须符合以下原则:

    • 相关性原则。为学生提供与当前主题相关、体裁多样的材料。

    • 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并重的原则。

    • 激发性原则。所提供的资源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

    • 可读性原则。提供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资料。

    • 层次性原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难度不同的材料,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3)体现探究性学习的原则。在资源建设时,要注意设置具体、可操作的启示性问题,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并且提供解决问题的资源、建议及支持等。

    4)联系生活实际的原则。选择的所有任务、问题、活动,都应尽可能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以便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

    5)注重体现教学思路的探究活动的设计。如要注重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活动的设计,并为相关活动的开展给出建议、说明及支持工具(如:几何画板课件、待填写的表格等)。

    6)注重练习与检测的原则。探究性主题资源必须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提供给学生练习与实践的机会。通过提供“实战演习”空间和单元综合运用,可以检测学生对整个知识掌握情况,并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

    7)分段建构知识概念图的原则。要帮助学生建构有关每个知识点和主题的知识小结、归纳、提炼、概念图等,以帮助学生很容易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内容。但要注意这些知识归纳和概念图不应直接给出,而应留出一定得探究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阶段性自我建构。

    8)提供完整性评价的原则。在大型探究性学习活动或研究性主题学习中,要提供全面的评价量表,尤其要有导向性评估量表。

    9)提供学习指导的原则。通过清晰的研究指导、导航和帮助,能减少学生探究中的迷惑,提高探究效率。

    10)使用多种媒体呈现的原则。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风格,多媒体方式可以提供多角度多感官的资源展现,适应学生不同需要。如可能,则尽可能使用多媒体方式呈现。

    四、探究性主题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

    优质的探究性学习资源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与迁移,以及进行有效的探究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但是资源本身并不能保证良好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合理的使用这些资源。下面结合课堂探究性教学的模式,简单介绍探究性主题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 创设情境:主要是利用资源区的视频、动画或者问题,进行情境导入。

    • 启发思考:通过资源区提供的大量相关材料(比如一组图片、一组现象、一个故事等等),激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或形成假设。

    • 自主探究:提供任务和探究资源,学生带着问题或任务(若有不同子任务,则分组,不同小组解决不同问题)学习相关的丰富资源(包括提供的探究工具,如几何画板、分类表格),小组讨论交流,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参考实施指导建议,自主探究。在该环节,借助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性可以保证学生探究的充分自主性、关注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另外,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确保学生对资源进行深层次加工。

    • 协商交流:探究过程中,利用平台的交流讨论功能,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就任务进行协商交流,学生也可以向老师请教疑难问题,生生之间也可以就一些共同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探究活动结束后,利用成果展示模块,学生可以进行成果上传,实现成果共享、也有利于学生间互评。

    • 检测评估:资源中提供了完整的评价体系,包括一系列的评价量表和评价标准,可以帮助师生对自主探究过程和成果进行检测;另外,利用平台的测试功能,可以当堂进行一些测试,并及时获得检测结果反馈。根据评价结果检测反馈,教师可以对教学迅速做出调整,查缺补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反思。

    • 总结提高:通过提示性问题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也可以直接呈现给学生一些归纳性、规律性的结论,如以概念图形式呈现。

    另外,在资源使用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到:

    1)资源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在使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学共建,边用边补充。注意资源的不断积累,比如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把阶段性研究信息和成果进行归纳并上载至平台。

    2)资源是为探究性学习服务的,避免教学跟着资源走。

    参考文献

    [1]龚道敏,2004,小学生主题探究性学习活动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电化教育》『J』第二期;

    [2]马家安,基于探究性学习的自主学习观,http://www.pep.com.cn/200406/ca471975.htm2005.3.15

    [3]冉红,“探究性学习”研究,2004,《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第16卷第4期;

    [4]赵美琪,余胜泉2003,反思信息化教学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第11期;

    [5]朱志华,陈向党,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简论,http://www.pep.com.cn/200406/ca471969.htm,2005.3.15


    8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学生
    • 评价
    • 教师
    • 探究性
    • 提供
    • 探究
    • 资源
    • 探究性学习
    • 知识
    • 任务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