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识碳专题:地球在“发烧”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历史回顾
2000年后,各地的高温纪录经常被打破。2003年8月1日,瑞士格罗诺镇最高气温达41.5摄氏度,破139年来的记录。同年,8月10日,英国伦敦的最高温度达到38.1摄氏度,破了1990年的记录。在2003年夏天,台北、上海、杭州、福州都破了当地历史高温纪录,而中国浙江省更快速地打破高温纪录,67个气象站中40个都刷新记录。高山冰川也在逐渐消退。在过去40年里,北极冰厚度已经下跌了大约40%;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比过去快了3倍。毫无疑问,地球正在变暖,那造成这一系列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视频:温室效应的危害▼
-
原理探究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O2,有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并生成碳酸。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二氧化碳被认为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CO2)、氟氯烃(CFCS)、甲烷(CH4)、二氧化氮(NO2)等温室气体(其中主要是CO2),像玻璃罩一样,紧紧地罩在我们的上空,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热量不断到达地面,却无法逸散,从而使气候圈增温的现象。它直接产生于资源使用量的增加,如矿物燃料及森林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农牧业活动中产生的甲烷以及制冷活动中产生的氟氯烃等。
温室效应是一种危及生命支持系统的效应。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使地势较低的沿海城市及河流三角洲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地球变温还会使部分地区水灾严重,部分地区又高热干旱,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减产,森林草原退化,物种濒临灭绝。此外,温室效应还会加剧飓风的形成,使风暴天气更加频繁。
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少开汽车。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
-
-
- 标签:
- 地球
- 发烧
-
加入的知识群:
除了文章中提到的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大家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吗?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