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海平】教学设计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
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三年级孩子在小学教育中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都有明显变化,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三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经过正确引导,孩子可以安然度过这个不安的时期,综合能力也能得到迅速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转折。
-
学生起点状态分析
学生在
一年级三年级(安)前面已经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有了初步认识,一年一年级(安)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如何去辨别区分长方形正方形,这都为学习本节课知识作了充分的准备,让学生在新旧知识中建立联系与迁移。-
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学生都能认出(平面)图形的一般类型,辨认和区分。但准确辨认和画出四边形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进行特征分析比较困难。
-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5.通过小组的交流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学会与同学交往与交流,相辅相成,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
教学重难点
通过自学观察四边形的特征并理解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课题组徐老师:可以去掉前面的内容,重难点就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线段、直角知识:课件出现线段和直角,让学生说说特点,为下面学习温习。
2、导入新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引导孩子从先欣赏图片到发现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都是四边形),教师直接出示图片中蕴含的四边形,并提问:
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北师课题组徐老师: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抽象能力还不够,此处的问题,应该更有引导性,将复习的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比如用他们有什么共同点,线段、角各有几个、线段与线段的关系如何?角度都是多少度呢?等问题引导学生从角和线段的角度去找共同点,比较好。
预设生:都有四条边。
婷:线段、直角旧知的复习与新课的导入如何较好的衔接?
我想是这样衔接:可让学生观察有几条线段,几个直角组成。像这样的图形就是本课学习的长方形与正方形。(安)
-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小组成员在选择性研究)什么意思?
- 生成四边形的说法,小组交流后
板书研究的课题第一层次:四边形。
2. 并进行:
小组活动一
(1)说说四边形的特点:四边形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
(2)生汇报后,板书出示四边形的特点。
(3) 适时练习,以一个四边形判断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四边形的知识点;
3. 让孩子回归课本P79页:
例1,辨认并挑出四边形,让孩子观察挑出来的四边形并以“哪两个图形最相似,是最特殊的两个四边形”过度直接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研究,同时让两个学生在黑板上把四边形挑出来。
老师直接引导:都认识这些图形吗?你能叫出他们的名称吗?后直接挑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欢:例1的设计能不能让学生把认出的四边形进行分类?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估计能很快分出:一般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小组活动二
(1)研究并汇报长方形的特点(组长组织,组员选择性研究,和正方形探究同时进行)
(2)组长组织组员分配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研究之前老师要提个要求,请同学们小组合作,1、2、3、4、(5)号同学用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对每条边和各个角进行度量,你又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说看。找两个小组指着说说他们的发现。
欢:小组合作要求是否要具体一点呢?
对每组适当设计引导性学习方案,分发给小组成员,明确学生讨论的方向及内容,同步记录学生的学习结果,可作为学生相互交流的支架。
四边形 数量 角度值、长度值 长方形 正方形
切换到实物投影。 a、小组汇报交流长方形特征(组1:这是我们组测量的结果,观察这些数据我们组发现长方形的上边和下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相等。)
他们小组发现长方形的上边和下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相等,还有哪个小组也发现了这一点请举手。我们都发现了长方形的上边和下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相等,长方形的上边和下边是一组相对的边,叫做对边。左边和右边是长方形的另一组对边。“长方形的上边和下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相等”换句话可以怎么说?
(生: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板书:对边相等。齐读一遍。
请你摸一摸课桌面的两组对边,课本面的两组对边,摸完坐好。
北师课题组徐老师,海平老师此处设计合理,将抽象的对边,通过实物的触摸的方式,让学生感知长方形对边的含义。
除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你们组还有哪些发现?(我们组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你们怎么知道的?(我们用三角尺的直角测的)还有哪个组也发现了这个秘密?你们用的什么方法?(也是三角尺的直角测的)其他小组也是用三角尺测的吗?(是)谁上来测一测让大家看看?你接着把这几个直角标出来好吗?大家看是不是四个直角?(是)通过三角尺的测量我们又发现了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把这个结论一起说一遍。
b、小组汇报正方形的特征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研究结果?(生:我们组四个人测量的四个正方形结果是:每个正方形的上下左右四条边都相等,这说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还有哪个小组想说?(生:我们组测量的正方形也是四条边都相等,我们组还发现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你们用的什么方法知道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生:还是用三角尺)其他小组也同意这两点吗?
(同意)看来我们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板书: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从边和角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其实学生不用研究都知道,能否把这个研究过程改为:1、先学生猜想 2、学生小组再一起通过数一数、量一量的方式证明自己的猜想,并有可能发现新的知识点。(安)
观察比较,寻找异同:
现在我们再来观察黑板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想想它们的特征,找找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同位互相交流一下。
指名说。(点击课件)看屏幕齐读一遍。
相同之处:都有四条边,四个角都是直角。
不同之处:长方形是对边相等,正方形是四条边都相等。所以我们数学里面把正方形叫做特殊的长方形,大家看,师用伸缩图形教具来演示正方形符合长方形的所有特征。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叫做边,长方形两组对边相等,这两条长的边叫做长、短的边叫做宽,同时板书。
北师大课题组徐:伸缩图变换,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将正方形拉动变成长方形;直观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板书: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叫做边,长方形两组对边相等,这两条长的边叫做长、短的边叫做宽。
这里使用GGB真是非常适合(赞)。无论过程中是教师操,还是学生操作,都让同学们看看上面的数(a)的大小。当a也是长等于宽时;当a不等于宽时,各为什么图形。(安)
婷:在新授知识环节,张老师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师在其中巧妙地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认识,让学生由表及里地开始探究,培养学生观察、猜想、推断的意识与能力。而在学生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时,实际上又巧妙地孕伏了这两种图形的内在联系。及时地安排用GGB进行图形辨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去分析问题。
小组活动三、创作长方形和正方形(小组组员自由选择完成)
画一画:完成课本第80页做一做第1题
剪一剪:完成课本第80页做一做第2题
量一量:完成课本第81页第4题
摆一摆:使用钉子板学具摆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
能设计一个练习,是用本课学习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知识解决一个生活的问题就好了。(安)
四、我们这节课研究了什么:
教师出示课前的文件袋,出示其中的边和角的一部分让学生再猜一猜是什么图形。
北师大课题组徐老师:用出示一部分角或边的方式检测能激发学生参与、设计合理。
最后可以通过概念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以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形成系统。
-
-
- 标签:
- 教学设计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