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作文情境教学案例赏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单元四习作指导》 教学设计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单元四习作指导
【教学内容】
“一张照片”是人教版第八册单元四中的习作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出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情。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2.引导学生围绕照片《中国娃娃》,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静止的画面从时间和空间方面引申开去。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方面查找资料,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作文,增强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查资料了解抗日战争这段历史以及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上网或收看国际新闻了解当今的世界所存在的战争及所带来的危害。
2.收集关于赞美和平的文章、诗歌、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教师谈话:这是一张怎样的照片?用词概括。
(惨不忍睹的、触目惊心的、震撼人心的、陈旧的、发黄的、悲惨的……)
你为什么这样说?这张照片真实地告诉我们什么?见证了或记录了什么?
生回答。
这张照片你可能在哪里看到它?看到时你的心情、动作怎么样?
(沉重、悲愤、久久凝视……)
二、指导看图、描述画面,再现历史情境
1.看图,你看到照片上有什么?用词说出来。
师依生述板书:轰炸机、铁路、炸弹、废墟、尸体、人们、鲜血、硝烟、空气、房屋、哭声、电线杆、泪水……
2.你仿佛听到什么?依生述板书:哭声、尖叫声、呻吟、脚步声……
3.你是导演,正拍一部战争片。请你据黑板上的一些词语,去想象画面。师可指导就其中一个词,如“轰炸机”从“声音”“动作”几方面想开去。
(轰炸机在天空盘旋着,像只老鹰在寻找猎物……对准目标,投下……一枚、两枚、三枚……爆炸声不断地……发疯似的……地面炸出了大坑,铁轨也……)
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就“人们”“房屋”“空气”等说话。
(空气:弥漫着硝烟,充满血腥的气味。
人们:四下逃窜,惊恐万分,有的惊慌地尖叫着,有的……有的倒在血泊之中……)
4.请把其中几个词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特定画面,整体描述。
5.锁定孩子想开去。
突然,一阵哭声打破了这份沉寂,谁来形容这哭声?孩子的眼神怎样?
(号啕大哭、悲惨的哭声、充满了惊恐、无助、凄惨、孤立无援、呆呆地、惘然地……孩子四下张望,仿佛在……?也许在搜寻亲人的身影、也许在寻求帮助,也许在控诉可恶的战争。)
师:听到哭声、你想问什么?
预设:孩子的父母哪去了?(倒在血泊中,压在了废墟下,被逃散的人群,挤……)
师:孩子不停地哭着,哭声越……孩子的命运如何呢?
生畅谈。
师:最不愿看到的一幕是,突然,敌机又飞回来了,“轰”孩子的哭声被炸弹声淹没了,天地间又是一片死寂。
6.让我们一起翻开沉重的历史画页,回忆1937年上海火车站的情景。请同学们趴在桌子上,闭上眼睛,把这张照片的内容浮现眼前,并用文字描述出来。
三、引入指导
1.此时,再次面对照片,你的心情怎么样?
2.这是发生在70多年前的一幕悲剧,八年的抗战,正义战胜了邪恶,中国人民已过上了安定祥和的生活,然而抗战后胜利已60多年的今天,世界就太平了吗?战争消失了吗?
引用《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中的一段话:今天,我们中国的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3.学生交流汇报收集的当今战争形势的资料。
(伊拉克战争、利比来战争、阿富汗战争、非洲索马里苏丹一带的冲突、还有破坏和平的例子,如钓鱼岛事件等)
4.教师引导:战争是多么的残酷、无情、可怕。请你结合资料谈谈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的危害。
生:它使多少难民无家可归,使他们遭受着饥饿与疾病的折磨,使多少儿童不能上学读书,甚到被子弹,饥饿、疾病夺去生命……
5.面对战争,你会悲愤地说什么呢?面对存在的战争,你会发出怎样的呼吁?
四、指导构篇
1.要写好这篇习作,你想从哪几方面去写?
板书:照片内容、今天的世界仍有战争存在、呼吁和平
2.指导命题
指导从三个角度去命题:孩子、照片、战争
依生述作板书:呼吁和平、罪恶的战争、停止战争悲剧、翻开沉重的历史记忆、悲惨的一幕、引人深思的照片、战争,你什么时候停止;
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废墟中的孩子、一张旧照片、让悲剧停止蔓延、观《中国娃娃》有感……
五、自主写作
六、习作评改
先自查自改,再小组评议,然后教师点评。
佳作展示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单元四习作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单元
- 第八册
- 语文
- 小学
- 人教版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