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信息的加工 ——书签的制作教学设计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一、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第3章第一大节中第四小节中的第二节课,本部分的内容的要求是能根据信息呈现需求,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对图形、图像媒体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上一节课给学生讲解了理论部分,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利用photoshop合成作品,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图片素材的合成方法。
-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上一节课学生已经了解图片信息相关的理论知识,知道Photoshop是用来加工图片信息的软件,简单的熟悉了该软件的操作界面。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操作,利用图片加工软件photoshop进行图像的合成。
-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图层的本质,熟练掌握图层的操作。
(2)掌握简单图像合成技术,能够利用此技术进行简单的图像设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利用PHOTOSHOP完成图像的选取、移动、自由变换、裁切、保存等基本操作,掌握简单图像合成技术。
(2)通过模仿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对图像素材的加工,提高学习、综合运用和实践操作能力。
(3)通过组内互评、展示汇报培养及提高表达、学习评价、分析及鉴赏能力。
(3)通过组内互评、班级展示汇报培养及提高学生分析、表达、评价及鉴赏能力。(陈乔建议修改)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通过图像编辑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观念;
(2)学会利用媒体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3)通过教育学生规范使用他人的图片以及主题的表述,让学生遵守道德规范。
(4)能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图层、魔棒工具、自由变换工具、裁切工具、文字工具的使用。图像合成的基本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图像的结构、色彩的协调美观以及整体的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2.教学难点:图像的结构、色彩的协调美观以及整体的设计,建议去掉后半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陈乔建议修改)
-
五、教学策略
由于这节课内容的操作性比较强,要求能活用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表现出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方面的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分层教学法,把制作书签分成两个具体任务,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只完成任务的基本标准,对于操作技能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有创作欲望的,可以在任务书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其次让学生根据微课进行作品的完成,学会自主探究与学习。
-
六、教学准备
PPT、网络学习平台、多媒体教学环境、微课、书签、塑料板
-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5′)
教师活动
播放关于世界读书日的宣传视频,引发学生对阅读的重视及思考,从而引出阅读中使用到的小工具——书签,给学生发放自己设计制作出来的书签,引出本节课的任务是请同学们运用PS软件设计制作一个具有特色的书签,送给自己或身边的人。
学生活动
观看教师播放的视频,并思考。
(二)新课讲解 引入任务(10′)
教师活动
1. 讲授设计知识:书签包含的元素,如何突出主题,以及色彩如何搭配。
书签包含的元素:背景、图案、文字
突出主题:颜色对比、形状对比、明暗对比
色彩搭配:颜色种类无需多,定主色调后可采用相近色或对比色
2.明确本堂课的任务:每个同学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或自己获取的素材,利用图像合成来完成一个画面美观的书签。
3.讲解演示书签的制作中需要所涉及的知识——图层的理解(利用透明塑料板进行讲解)以及需要注意的几点操作——画布的调整、图像的移动合成、选取工具(魔棒)的使用、文字工具的操作、存储格式的选择。
(三)任务探究 自主学习(15′)
学生活动
1.完成任务:
(1)根据教师的讲解和所提供的微课进行PS合成制作书签。
(2)完成后将作品上传到教师端。
2.让做得快的同学指导有需要的同学完成练习。
教师活动
1.巡视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四)任务反馈 学习评价(10′)
1.教师组织各组学生观看本组作品,并依据学案里的作品评价维度表进行小组互评,选出组内最好的作品。
2.教师组织各组进行作品展示汇报。
(五)课堂小结(5′)
教师活动
1.教师强调本节知识要点与易错点。
2. 个人角度情感升华(呼应教学导入,增强学生阅读意识,呈现统计的国际阅读率,让学生明确中国的阅读量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让其意识到阅读的迫切性。严谨的国际阅读率比较研究显示,当下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法国约为8.4本,日本在8.4—8.5本之间。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
3.社会角度法制渗透(通过举例提醒学生注意提高信息道德素养,不能利用技术来进行不道德的活动。)
4.技术角度拓展学生视野(呈现几种当前社会广泛应用的前沿图像处理技术)。
(六)课后练习提升
1.给学生5道考查本课知识点的选择题。
-
八、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在实施之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其进行反思总结如下:
成功及特色之处:
1. 利用世界读书日宣传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及阅读的意识;
2. 任务布置紧扣导入;
3. 教学环节设计实施完整、流畅;
4. 学生学习操作可供选择的素材种类繁多,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
5. 利用塑料板讲解图层,便于学生对图层的理解;
6. 学案设计有效,评价方法具体化,可执行,易操作;
7. 课堂总结效果好,首位相应,从个人情感、社会法制、技术拓展三个角度总结。
不足之处:
1. 内容稍多,学生对图层的理解时间过少;
2.教学难点的突破有待加强;
3.由于时间问题,评价环节稍显简单,没有将学案中的评价表的作用发挥出来;
4.语言重复率偏高,师生互动稍弱;
5.提供的微视频的内容需更精细。
-
-
- 标签:
- 书签
- 图片
- 信息
- 制作
- 加工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