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暑期课程协同备课—阿依古丽·买买提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多变补间动画————————————————穿越森林

    •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八课《穿越森林——多变补间动画》变化而来。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Flash CS5、掌握了解多层逐帧动画、创建补间动画、传统补间动画之后的又一重点学习内容。这一课趣味性强,学生也比较感兴趣,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个提高,利用创建、制作、生成动画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制作由简单动画→特效动画→复杂动画→交互式动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通过这一课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

    •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Flash之后,能利用Flash制作出逐帧、创建和传统补间动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浓、积极性高、这些都为该课时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部分计算机基础比平均水平要过高和过低的学生需要老师加强个别指导和帮助。

    • 三、课时:一课时

     

    •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巩固学生制作图形元件的方法;学习补间动画的属性调整;

    2. 过程与方法:掌握通过“组合”、调整“叠放顺序”等多种技巧绘制图形;掌握文字对象补间动画的设置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制作以“穿越森林”为主题的多变补间动画,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茂密森林的美,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良好习惯。

    • 五、教学重点:

     

    如何绘制图形元件、补间动画的设置及属性的调整。

    • 六、教学难点:

     

    应用组合、调整叠放顺序等多种技巧绘制图形。

    • 七、教学环节及资源准备:

     

    1.多媒体机房  2.教师教学范例  3.学生素材

    • 八、教学实施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小组讨论法

     

    •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4-5分钟)

    1. 教师演示“七彩小球旋转下落并逐渐小透明”的动画后提问:使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能否完成该动画效果的设置?
    2. 学生跃跃试欲,表示能够完成,但通过实际操作以后发现,其实不能用形状补间动画未能完成老师演示的效果,小球可以改变大小,但不能设置成逐渐变透明。
    3. 师:同学们已经试过了,也发现不能用创建补间动画不能够完成老师的所要求的内容,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技巧,相信同学们最后做出来的效果比老师演示的还要好看!(引出课题《穿越森林——多变补间动画》)

    仔细观看,用心倾听

    仔细观察,之一对比

    跃跃试欲、思考、回答

     

    巩固之前学过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对比,引入驱动学生学习的任务

    学习新知

    (12-15分钟)

    1. 以动画《七彩小球》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多变补间动画”的方法,初步掌握使用“多变补间动画”能够让实例运动同时,还可以改变它的透明度。
    2. 师:请同学们打开桌面上的“七彩小球”动画,看完以后,自己新建一个Flash文件,就像以前学过的一样,首先设置它的属性(550*400px),背景色为土黄色。
    3.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操作:新建图形元件,执行“插入” →“新建元件”命令,创建“树木”图形元件。
    4. 使用“椭圆工具”,并配合“选择工具”绘制树冠。
    5. 使用“多角星形工具”、“椭圆工具”、“选择工具”绘制树上的花朵。
    6. 使用“选择工具”选择花朵,执行“修改” →“组合”命令,将花朵组合成一个整体,为后面的复制做好准备。
    7. 师提出:绘制好的图形在移动或复制时经常会出现残缺不全的情况,通过“组合形状”的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组合前的图形呈沙粒状,组合后的图形外围有蓝色边框。
    8. 组合形状可以将绘制好的形状组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图形来处理。具体方法是使用“选择工具”在形状周围拖动以便将形状全部选中,然后执行 “修改” →“组合”命令或使用快捷键Ctrl+G。
    9. 改变组合图形的排列顺序时,可以右击该图形,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排列”命令,改变形状叠放的顺序。
    10. 使用“矩形工具”结合“变形工具”、“选择工具”绘制树干。
    11. 将绘制好的树冠、花朵、树干合理摆放位置,并复制出多朵小花,完成树木的整体制作。
    12. 仿照“树冠”的制作方法,使用“椭圆工具”绘制出图形元件“云朵”。
    13. 使用“线条工具”、“椭圆工具”绘制出图形元件“小路”,注意“近大远小”的绘图规律。
    14. 使用“多角星形工具”绘制图形元件“太阳”(学生上机绘制)

    打开并熟悉Flash窗口,再次尝试新建和改变舞台属性。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师的讲解,自行探索和尝试制作动画

    以“七彩小球”为例引导学生自己设置舞台的属性,了解并熟悉“多变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

     

     

     

     

     

     

     

     

     

    培养学生的探索动手操作能力

    应用能力

    (9-10分钟)

    1. 通过调整不同关键帧中元件的位置、大小、Alpha值等设置,使元件的属性发生变化,并在“帧”属性面板中设置补间为“动画”,就可以产生移动、淡入淡出等动画效果。
    2. 在“属性”面板中,设置动画属性中的“缓动”值,可以调整补间动画的速度变化。通过这种属性设置可以制作加速下落的小球、减速旋转的陀螺等动画效果。

    自己探索、讨论、尝试制作动画效果

     

    作品展示与交流

    (5分钟)

    1. 谁来讲一讲自己“多变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
    2. 教师和学生一起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

    展示自己的作品

    对同学作品提出评价

    通过作品展示盒点评,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小结

    (1-2分钟)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多变补间动画”的内容,通过设置合理的动画效果和正确的顺序,可以让我们的动画更加生动活泼,取得更好的演示效果。

    板书设计

    穿越森林——多变补间动画

    改变属性

    绘制元件

    播放动画:Ctrl+Enter

    • 标签:
    • 案例分析
    • 暑期
    • 信息技术
    • 课程教学设计
    • 课程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