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丽景小学 刘亚奇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丽景小学 刘亚奇

    教材分析: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课文描写了同一时间的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她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相距虽远,他们的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些基本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文本思考一些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习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看法;初步用读来表达感受。所以,本节课以读为主,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中理解词语,品味句子,感悟文章。同时试图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

    设计思路:

      1、“以读为本”。文章感人而生动,适合朗读训练。力求通过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朗读,稳步推进,螺旋上升,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受到情感熏陶。

      2、“自主学习”。构建乐学氛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题目入手,引生探究目标。浏览全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语句品味语言文字。以填空和朗读再次回归整体,使认知更完整、深刻。扩展练习,培养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熟记本课生字,随文理解:“谈何容易、苍白、红润、几经辗转、奔波、突如其来”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题目“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及医护人员一心为他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浓浓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辅助

    课程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桥”揭题,引导质疑。

      1、学生自由交流曾经见过了怎样的桥?

      2、出示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并齐读。

      3、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已有的生活积累引入新知,从课题产生疑问,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学习课文,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探究的欲望,引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各小组同学合作,先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遇到不懂的词语,小组讨论解决,也可以查查字典。还是解决不了的可以请教老师。

    2、检查学生自学字词的情况。

    1)师:(出示生字词语)对于本课的生字词,刚才同学们都会读了,现在我们要进行一个比赛,去掉拼音,你能读好吗?在比赛之前,请每组同学选一位代表,组内其他同学先帮助他准备准备。

    2)各小组开始帮助代表读熟字词。

    3)各小组代表赛读。

    3、给本课的生字找找朋友好吗?

    (注意:我讲的“朋友”可以是与这个生字有关的古诗、歇后语、名人名言、谚语等。)

      4、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1)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过程中,师相机板书一些关键词语)

      (2)让学生根据板书试着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畅谈,感情朗读。

      1、自由默读课文,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2、师生交流。

      四、总结朗读,拓展延伸。

     1、总结朗读: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两句话。

      2、拓展延伸:

    假设有一天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见面了,让学生发挥想象,想想他们会说什么?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走进《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跟谁有关系?谁来说?

    2、板书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大陆 台湾

    二、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互不相识的几个人,那是什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谁想到了?

    2、请同学们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哪句话告诉了你?

    3、学生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谁想说是什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呢?(爱心)

    请同学们找出这位同学说的这句话,并读读这句话(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5、再读这句话。

    三、学习课文的第3——6自然段。

    (一)学习第5自然段

    1、作者是怎样具体写他们的爱心的呢?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3——6自然段。

    2、出示课件

    3、谁愿意来交流一下,你读到哪些感动你的词句?

    4、引出“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这句话全班齐读。

    5、谁来说说,你是从哪此词语感受到他们爱心?哪些句子写到余震来临呢?谁来读一读?

    6、指导朗读。

    7、理解“突如其来”。

    8、余震突如其来,医院是什么情景呢?

    9、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确是怎样做?谁来读?

    10、出示课件。

    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1)你觉得这个句子有哪些词语特别让你感受到他们的爱心?

    2)学生朗读

    11、想一想,这种情况下,他们内心会想什么呢?再读第5自然段。板书— 一次又一次

    12、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过程就是他们一次又一次面对什么的过程?

    13、出示课件

    14、分角色朗读。

    15、引出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一句话“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二)学习第6自然段

    1、把刚才划出感受他们爱心的句子拿了来交流,引出第6自然段。

    2、这个自然段的哪些词语让你觉得特别有爱心。

    3、理解“奔波”的意思

    4、出示课件

    5、齐读第6自然段。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从第4自然段里找到感动自己的词句呢?板书:不顾家人

    2、出示课件

    3、齐读第4自然段

    4、由此引出“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四、拓展阅读

    因为爱,谱写台湾和大陆同胞之情,爱,不需要豪言壮语,爱,不需要惊天动地。爱,是一句真诚的话;爱,是一个轻轻的接触;爱,是一个深情的眼神;爱,就在你身边。

    五、写话

    拿起你的笔写一写你身边爱的故事吧

     

     

    板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血脉亲情

    台湾                 大陆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生命
    • 学习
    • 学生
    • 跨越
    • 台湾
    • 海峡
    • 课文
    • doc
    • 朗读
    • 小学
    • 自然
    • 爱心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