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OCs课程分析-----《计算机网络概论 》分析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课程简介

    课程开设单位:学堂在线    台湾新竹清华大学   信息工程学系 黄能富

     

    课程网址:http://www.xuetangx.com/courses/NTHU/MOOC_01_004/2014_T2/about

     

    课程首页面


    网络使用已经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Internet)除了将各种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s)通过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ISPs)连接起来外,也提供各式的终端设备联网,在庞大的Internet上有大量各式的路由器或是交换机,但是因为各种网络的性质、速度、容量的不同,资料在网络上传输就可能发生各种状况,例如封包被延迟、被绕远路,甚至被丢弃等等,也可能引发网络阻塞,造成服务中断。

     

    • 学习目标

     1本课程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运作原理与标准的网络七层结构,由浅入深,可以让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的运作有最基本的认识,通过课程学生进一步了解IEEE802.3以太网络(Ethernet),IEEE 802.11无线区域网络(Wireless LAN),IEEE 802.1Q虚拟区域网络(Virtual LAN),交换机的扩张树算法(IEEE 802.1D Spanning Tree Algorithm),区域网络的可靠传输技术──滑动视窗技术(Reliable Transmission Technology-SlidingWindows),路由器运作原理以及网络互联技术(Routers,Interneworking, IP protocol),以及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与网络阻塞侦测与控制技术(TCP Congestion Control, AIMD, Slow Start)。

    2、学习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为将来进阶研读建立扎实的基础。

     

     学习目标设置的较为详尽,偏向于知识内容的了解与掌握。

     

     

    • 六维分析----1、学习内容设计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按章节排布,结构清晰、内容明确

     

     

    媒体选择与知识表征:  文本、视频、

            学前指导:视频导学+文本材料

            内容讲解:视频,影片观看采用 VOD 方式 (随选视讯)

            单元测试:文本

            课程讲义:PDF文档可下载

    • 六维分析----2、学习资源设计

     课程讲义 提供课件下载

     

     

     

    课件:包含教学视频和测试 

    参考资源

    讨论区:供同学讨论,助教也会进行答疑解惑。

    WiKi:学生创建相关词条

     

     

    • 六维分析----3、教学活动设计

     

    总流程:课程通知—--------- 内容讲解(知识讲解)--------—总结评价(线上测试、单元测试)

     

    知识点学习流程:

       每周有课程进度。除了课程内容videos 外,还有线上练习题,影片观看采用 VOD 方式 (随选视讯),同学可以依照自己方便的时间调整学习的节奏。每个影片都剪辑成 15-18 分钟左右,几段影片后会有线上练习题来检验一下学习成果,练习题包含单选题、复选题,以及简单的填充题,练习题都会提供正确答案做为参考。本课程也有讨论区可以让同学们讨论课程相关议题。有任何学习上的疑问都可以进行发问,会由老师、助教或是同学们来回应讨论。

     

    具体活动设计

    1、自主学习活动

     

    课程总共有八单元 (八周), 每个单元为期一周 (三小时左右的 videos), 总共约 3 x 8 = 24 小时的 video 内容,每个 video 长度约为 15-18 分钟每个 video 或是几个 videos 之后会有练习题让您来检验一下对课程内容的了解程度,

    2、协作学习活动

    讨论区讨论:

     

     

     

    WiKi:

     

    3、学习评价活动

       每周会有一个 "作业", 采用 "在线小考的方式您可以在作业缴交期限内 (一周的时间内), 上网进行小考小考会针对该单元内容以选择题或填充题的方式进行。最后一周课程结束后会有一个在线期末测验考试范围为课程所有内容以选择题或填充题的方式进行

     

    • 六维分析----4、教学策略设计

     1、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各个知识点,将知识点进行逐一讲解。

     2、课程总共有八单元 (八周), 每个单元为期一周 (三小时左右的 videos), 总共约 3 x 8 = 24 小时的 video 内容,

     以周为单位,发布新的学习内容。

     3、以微视频为核心,用随堂测试、每周测试、期末考试进行评价,讨论区、WIKI交流协作。

     

    • 六维分析----5、学习支持设计

     课程简介:介绍课程的大致内容

     课程章节:展示课程知识结构

     课程更新与新闻发布课程通知信息,考试注意信息

    常见问题:介绍课程中同学们关心的常见问题。

     进度: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把握学习状况

     

     

     

     

    • 六维分析----6、学习评价设计

       课程评价

        每周会有一个小作业,采用在线提交(例如上传 PDF 档),在线批改(或是系统会自动安排同学互相批改,e-mail 通知)。每次小考占8分,共有七次在线小考,7 x 8 = 56分,期末在线测验占44分。

        修习完毕课程内容并完成所有课程要求,可获得「修课证明」。成绩优异者(top 2%)将可获得黄教授写推荐信的机会(国内外研究所深造申请推荐信,就业推荐信)。

     

    学习过程的评价

       几段视频后会有线上练习题来检验一下学习成果,练习题包含单选题、复选题,以及简单的填充题,练习题都会提供正确答案做为参考

     

    基于测验的评价

     每周会有一个 "作业", 采用 "在线小考的方式您可以在作业缴交期限内 (一周的时间内), 上网进行小考小考会针对该单元内容以选择题或填充题的方式进行 

     

    期末考试

    最后一周课程结束后会有一个在线期末测验考试范围为课程所有内容以选择题或填充题的方式进行.

     

     

     

    • 总结和评价
    • 优点

    界面设计简洁大方,导航清晰明确

    知识结构设计合理。

    微视频利于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线测试利于巩固提高。

    助教可以给与充分学习支持,师生交流活跃

    不足

     

    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工具不足,讨论区交流无法充分满足学生之间的实时交流。

    学习者之间交流协作的教学活动不足。

    辅助性教学资源不丰富

     

    • 小组成员

    赵飞翔,杨东臣。

     

     

     

     

     

     

    六维分析------学习内容  

     

     

     

     

     

     

    • 标签:
    • 分析
    • 简介
    • 概论
    • moocs
    • 课程
    • 计算机网络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