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贤坊小学李映虹设计《小蝌蚪找妈妈》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二
34.《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乐贤坊小学 李映虹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八单元第34课《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主要讲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小青蛙的事。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学生特征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比较、想象的能力。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我班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有部分学生已经喜欢看书,识字量也增多,理解能力相对较强;而有部分学生的对图画较多的书籍较有兴趣,比较怕读纯文字类的文章,识字量较少,阅读的速度也较慢,理解能力不够强,今后仍有待逐步训练,提高阅读兴趣及说话的表达能力。
设计理念:
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利用不同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不同形式地出现生字,让学生能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认识生字,达到巩固的目的。在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通,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拓展阅读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灰、迎”等8个会认字,会写“有、在”等6个会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了生字,能独立阅读跨越式阅读资料。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小蝌蚪与青蛙的外形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字。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趣导入
1.猜谜语: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谜底:小蝌蚪)
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谜底:青蛙)
2.师:它们的长相相差这么大,是一家人吗?是呀!青蛙就是蝌蚪的妈妈,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环节一:(自学部分)
1.师:经过一个学期的识字学习,说说你们掌握了哪些识字方法,有(生: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偏旁归类识字、找反义词、生活中识字、猜字谜、编儿歌…..)
2、师:大家掌握的识字方法可真不少,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运用我们掌握的识字方法来认字。请大家翻开书151页,借助图画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试着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去自学,有能力的同学可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师:小组组员互相学习,读读你已认识的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环节二(检测部分)
1.师:刚刚不少同学都运用学过的方法去认字学文 ,真不错!现在,老师要检查你们对生字掌握了没有:
检测生字(音、形、义):A.读生字,注意易读错的字:灰、迎、追、顶
B.看图猜词:根据图意猜猜是本文中的哪些词。(迎上去、追上去、披着、鼓着)
C.这些生字宝宝都回到课文里了,谁能读读这些句子?(同位可边做动作边读、指名读)
2、小结:看来,大家都能开动脑筋,把生字词学好。
环节三(巩固部分)
师:大家会认读生字了,大家从句子中知道小蝌蚪和青蛙长得是什么样子呢?(生读句子、师板简笔画:小蝌蚪、青蛙)
师:你也能用上这样的词语,照样子,说词语:(读词读句、仿说词语)
长长的(尾巴)长长的( )
碧绿的(衣裳)、碧绿的( )
雪白的(肚皮)、雪白的( )
大大的(眼睛)、大大的( )
3、师:大家学了生字词,还会用吗?(选词填空:欢迎、追赶、披着、打着鼓)(同桌读读、选出答案、汇报)
环节四(写字部分)
师:大家都是爱动脑的好孩子,你们也能动手把字写好吗?指导书写 “变、条”:观察一下生字,你有什么发现?师:注意生字“什、么”的读音,生字“变”、“条”书写,生说笔顺。(拿起铅笔,摆正姿势/生练习——师巡视指导、反馈、全班评价——同桌互相欣赏)
三.拓展阅读、巩固识字(识字通中的《像小蝌蚪一样会变化的小动物》、《小灰狗》、《夏天来了》、《牛和青蛙》、《小蝌蚪》、《小青蛙》、《小蝌蚪》、《青蛙和蝴蝶》、《变色龙照相》)
大家都跟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这些生字宝宝又来到新的故事里,你们还会认读吗?
(学生自由读——小组内交流——个别汇报)
小组交流:(想想说说写写)
阅读短文,圈出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
给生字组词造句。
四、小结
这节课,大家能运用识字方法自学生字,学会运用,还知道小蝌蚪和青蛙妈妈的外貌,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看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趣事,它们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五、课后作业:寻找有关蝌蚪或青蛙的资料,想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
板书 : 34、小蝌蚪找妈妈
蝌蚪 ————》 青蛙 (简笔画)
我会写:
有、在
什、么
变、条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我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尝试运用看图学文、讲授、启发及多媒体辅助等教学策略,通过四个环节: (一)利用猜谜切入主题(二)多种形式学习生字(三)拓展阅读巩固识字(四)拓展练习提高写话能力,有效地完成了我的教学。课堂上我力图营造一种和谐、有真实情感体验的教学环境,更好地将学生的感受与理解,动口与动脑,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通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识字方法汇报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给生字组词或造句,这样能提高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对于教本课中的会写字,可选两个结构不同的有代表性的生字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的效率会更高,而不用浪费太多的时间去逐字范写;在自主看图读文的环节中,学生用了8分钟读课文,我没有机智地把握好时间,而是被学生牵着走了,时间分配得不够合理,以致将“先拓展阅读再写话”的环节被压缩成“先写话再读拓展阅读材料”,这样对学生写话的引导未能起到更好地拓展作用。所以说,老师的随机应变能力对课堂的教学十分重要,这也是我要努力的方向。
4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识字
- 阅读
- 小蝌蚪
- 小蝌蚪找妈妈
- 拓展
- 方法
- 设计
- 学生
- 青蛙
- 生字
- 课文
- doc
- 小学
- 环节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