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门的钥匙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家门的钥匙

    家门的钥匙

    [美国] 贝·伊·戴维斯

    【小问题】读一读,想一想同学们,我也常见你们的脖子上挂着金光闪闪的钥匙,想必也是你们的家门的钥匙吧!那么它能为你们开启多少扇门呢?和同学们谈谈读完这篇文章后的感受。

            妈妈把家里的钥匙交给我那会儿,我们俩都想象不到它能打开多少扇无形的门。爸爸去世那年,我正上二年级,妈妈找到了一个工作。每天早晨上学前,妈妈把拴上一根细绳的家门的钥匙给我挂在脖子上,这工夫我感觉到了这把钥匙的分量。

            每当我回家打开厨房门的时候,我总是瞧见小猫跑过来迎接我,听见罩钟敲出黄昏的报时声,然后便是水滴在水槽中发出“嗒嗒”的响声。

            墙上有一只挂钩,妈妈的围裙就挂在那儿。我凝望着妈妈钉在碗橱门上、书写得工工整整的字条,结尾写着:“做一个好姑娘。”在这张表上,不许我做的事要比准我做的事多。喂猫,换下学生服和待在院子里玩,都罗列在要求我遵守的事项中。

            这些孩提时代所做的事,一件件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有时,假若我感到孤独烦躁,我就去寻找上班去的妈妈特意给我留下的东西,她以此来表示妈妈对女儿的怜爱。我在满屋子里踩寻着妈妈体贴的足迹:有时在碗橱里找到一碗新鲜水果;有时是一张留言条,要我自己去吃那烤得黄黄的小面包;有时则提醒我,妈妈今天会早一点回来。突然,我的钥匙通畅地插进了心灵的锁孔,打开我和妈妈之间那亲爱与谅解之门。

            偶尔有一个小魔鬼在我耳畔叽叽咕咕:“你干吗不偷偷溜到游戏场去呢?你妈妈不会知道的。”当这个念头驱使我坐立不安时,别的魔鬼便来窃笑嘲弄我,而我的代理人——紧紧地拴挂在我心上的钥匙,就会跟这伙教唆淘气的魔鬼奋力搏斗,魔鬼便变成了胆小鬼逃之夭夭。于是,通向我心灵的门敞开了。

            如今,我的孙儿孙女从学校回到空荡荡的家中,宛若我的孩提时代,他们也念诵着一张表,上头写着“几要与几不要”的注意事项。他们也找到了出外工作的妈妈留下的母爱的痕迹。我敢肯定,他们有时也会听到小魔鬼的窃窃私语。虽说对“信任”一词仅有着模糊的概念,但他们却懂得,家门的钥匙就是这信任的象征。

            随着长大成人,更多的钥匙,譬如汽车、保险柜和办公室之类五花八门的钥匙,会在我们的衣袋里叮作响。然而,跟这几串临时过手的钥匙有着天壤之别,第一把家门钥匙教人懂得价值是永远不会被淡忘的。

    • 标签:
    • 有时
    • 打开
    • 孩提时代
    • 家门的钥匙
    • 钥匙
    • 家门
    • 挂在
    • 妈妈
    • 魔鬼
    • 工作
    • 到了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