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在废墟上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爱在废墟上

    爱在废墟上

    智勇

    【小问题】读一读,想一想“我离去了,在这块充满仇恨的废墟上,留下了我深深的爱”,这句话在结尾的作用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庄严的红墙,别致的亭台,雄伟的楼阁,幽深莫测的古刹,构成了古都北京所特有的风貌。

      然而,我的爱却在圆明园废墟上,我爱在这里沉思,我爱在这里徘徊。记得我第一次来这里,正值金秋时节,走在圆明园的蜿蜒小道上,眼前莲叶接天,树木葱郁,耳边鸟雀争鸣,虫声唧唧,令人心旷神怡。

      渐向前行,隐约可见一堵堵残垣断壁孤零零地立在旷野上,圆明园西洋楼遗址到了。拨开丛生的杂草,迈着沉重的步子,我来到了高大的汉白玉石柱前。看,这根盘龙玉柱上数条金龙张牙舞爪,辗转翻腾。但是,有的已残缺不全,啊!金龙,想当年,你披金挂彩是多么威风啊!绕过一根根顶天立地的石柱,踏着横卧在地上的断裂石块,登上小山坡,只见巨石上五朵翠莲伸展花瓣,娇柔多姿,形态逼真,可想而知被焚毁之前,它是多么艳丽啊!目睹西洋楼的荒凉景象,轻轻抚摸着它的累累伤痕,仿佛听到它在低声絮语,在暗暗抽泣。此情此景,使我不禁摇头叹息:圆明园,从乾隆九年起,你就屹立在这5200亩的土地上。那时,你是巍峨的皇家园林。那一根根摩天玉柱,一座座亭台楼阁,镶金绘彩,雕龙画凤,一派和平安宁的景象,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无与伦比的万园之园。可是,就在1860年,英法帝国主义罪恶的黑手伸进了这座国之瑰宝,一场熊熊大火将圆明园化为废墟,无数珍宝被强盗掠夺,举世罕见的名胜消失在烈焰中。

      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动情,怎能不令人思绪万千……

      暂别西洋楼,我又望了望圆明园这一小块遗迹,匆匆向前走去,忽然腿不知被谁拉了一下,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丛生在路边的小草拉住了我。啊!小草,你是不是不愿我离去,你放心,等我学好本领,定来使圆明园重复旧貌,再现她辉煌的本来面貌。

      穿过茂密的树林,眼前豁然开朗,一阵清风徐来,倍感凉爽。福海到了,只见小桥卧波,游船浮动,碧水荡漾,中心一座小岛上怪石嶙峋,小亭隐于树荫之间。岸上,野花遍地,草木成荫,小山叠起……好一派宜人的湖光山色啊!帝国主义者,你们可曾看到,被你们所破坏的地方如今又恢复了生机,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品格的真实写照,你们用火只烧掉了圆明园,却永远烧不掉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

      再见了!圆明园,你我再相见,那时,我可能已不是来这里目睹你的残迹,而是来挑起修复你的重担。

      我离去了,在这块充满仇恨的废墟上,留下我深深的爱。

     

    • 标签:
    • 西洋楼
    • 小草
    • 爱在废墟上
    • 目睹
    • 多么
    • 圆明园
    • 爱在
    • 废墟
    • 到了
    • 一座
    • 景象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