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数的发明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对数的发明
对数的发明
Napier
对数的概念,首先是由苏格兰数学家John Napier(纳皮尔,1550~1617)提出的。那时候天文学是热门学科。可是由于数学的局限性,天文学家不得不花费很大精力去计算那些繁杂的“天文数字”,浪费了若干年甚至毕生的宝贵时间。Napier也是一位天文爱好者,他感到,“没有什么会比数学的演算更加令人烦恼……诸如一些大数的乘、除、平方、立方、开方……因此我开始考虑……怎样才能排除这些障碍。”经20年潜心研究大数的计算技术,他终于独立发明了对数,并于1614年出版的名著《奇妙的对数表的描述》("Mirifici logarithmorum canonis descriptio"),中阐明了对数原理,后人称为纳皮尔对数(NaplogX)。这让他在数学史上被重重地记上一笔。1616年Briggs(亨利·布里格斯,1561–1630)去拜访Napier,建议将对数改良一下以10为基底的对数表最为方便,这也就是后来常用的对数了。可惜Napier隔年于1617年春天去世,后来就由Briggs以毕生精力继承纳皮尔的未竟事业,他于1619年发表了《奇妙对数规则的结构》,于书中详细阐述了对数计算和造对数表的方法,1624年出版了《对数算术》一书,公布了以10为底的14位对数表,并称以10为底的对数为常用对数。
对数表这一惊人发明很快传遍了欧洲大陆。开普勒利用对数表简化了行星轨道的复杂计算。伽利略发出了豪言壮语:“给我时间、空间和对数,我可以创造出一个宇宙来。”数学家拉普拉斯说:“对数用缩短计算的时间来使天文学家的寿命加倍”。对数表曾在几个世纪内为数学家、会计师、航海家和科学家广泛使用。今天,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对数表、计算尺就像过时的法律一样被废弃了,但对数与指数本身已成为数学的精髓部分,也是每一个中学生必学的内容。
最早传入我国的对数著作是《比例与对数》,它是由波兰的穆尼斯(1611-1656)和我国的薛凤祚在17世纪中叶合编而成的。当时在log2=0.3010中,2叫做“真数”,0.3010叫做“假数”,真数与假数对列成表,故称对数表。后来 “真数”改称为“底数”, “假数”改称为“对数”。
当今中学数学教科书是先讲“指数”,后以反函数形式引出“对数”的概念。但在历史上,恰恰相反,对数概念不是来自指数,因为当时尚无分指数及无理指数的明确概念。Briggs曾向Napier提出用幂指数表示对数的建议。
最早使用指数符号的是法国数学家Descartes (笛卡尔,1596~1650),他于1637年用符号an表示正整数幂。分数指数幂在17世纪初开始出现,最早使用分数指数记号的是荷兰工程师Stevin,以后又有人将其扩展到负指数,直到18世纪初英国数学家Newton(牛顿,1642~1727)开始使用aX表示任意实数指数幂.这样,指数概念才由最初的正整数指数逐步扩展到实数指数.
一直到18世纪,瑞士数学家Euler (欧拉,1707~1783)才发现指数与对数的联系,他指出“对数源出于指数”,这个见解很快被人们接受.
-
-
- 标签:
- 教学
- 指数
- 称为
- 对数表
- 计算
- 数学家
- napier
- 跨越式
- 对数
- 世纪
- 概念
- 10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