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括方法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概括方法
概括方法
(1)整体概括法
整体概括,就是在感知文章大概内容的基础之上,对全文的意思进行概括。这是是一种概览文章大意、进而把握文意的阅读技法。运用这种阅读方法,可以迅速了解所读的文章的大致内容,从而决定是细读还是略读或者是不读。
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特别是在确定某本书值不值得买、某篇文章值不值得读的时候,往往要将它们快速翻看一下,这里面,实际上就有整体概括式的快速阅读。所以,整体概括法是一种实用的高效的把握文意的方法。
那么什么是“整体概括”呢?整体概括,指的是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对文章内容进行精要的表述。其表达的主要特点是:第一,要求对文章的大意进行归纳;第二,要求将归纳出来的意思用另外的语句进行“再表达”;第三,对“再表达”的语句有一定字数的限制。
整体概括法适用于“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适用于没有点明主旨的内容比较含蓄的记叙文或小小说,适用于运用特别手法如对话法、内心独白法写成的文章。
(2)抓纲拉网法
抓纲拉网,是一种略读式的读书方法,是一种快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核心内容的读书方法。“抓纲”,就是抓住总揽文章大意的纲,这条总纲,一般来讲,是文章的题目。 比如见到“向沙漠进军”这个文题,我们就能大略地知道,这篇文章讲的是有关沙漠治理的内容。“拉网”,就是抓住文章内容的有关部位,迅速提取信息,形成对文章内容大概的了解。
怎样抓住“文章的有关部位”呢?第一,看首段有没有“总说”,这“总说”的内容一般便是文章之大意。第二,看段首,即看文中各段有没有“首括句”。如果有,这“首括句”的集合便是课文的大意。第三,看尾段,即看文章收束时有没有“总结”。文末的总结经常用来概括文章的大概内容。第四,看文章中呈规律性出现的点示句,它们每一句都可能标示着文章的一个层次,同时又领起文章某个部分的内容,它们的“集合”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纲拉网”式把握文意的方法,适用于板块式结构的文章,适用文横式结构的文章,适用于用小标题领起段落的文章,适用于段首多用“首括句”的文章。用这种方法来读这些文章,可谓提纲挈领,文意顿出。
(3)段意叠加法
阅读较为复杂的、难度较大的、篇幅较长的、难以找到段落中心句的文章,可采用“段意叠加”法。这种方法能将阅读过程化长为短,变难为易,变慢为快。所谓“段意叠加”,就是在阅读中先读懂“段”,把段意概括出来。一个一个的段读懂了,全篇文章也就读懂了。
“段意叠加”法几乎可以用来阅读所有文体的文章,它对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加快我们的阅读速度有着双重的训练意义——既训练阅读技能,又提高概括能力。
(4)区分偏正法
有一类文章表现出一种“偏正结构”。一部分内容在文章中显得不是那么重要,这一部分文章主要起着“引子”的作用,这是“偏”;一部分内容在文章中起着显现作者的表达意图、突出文章主要内容的作用,这是“正”。阅读这类文章,我们可以运用“区分偏正”的读法,把阅读的视点集中到“正”之上。对重点部分进行了理解,也就基本上把握了全文的意思。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与精力,又提高了阅读的速度。
(5)组合关键词
原来,我们运用了“组合关键词”的方法,迅速了解了这几段文字的内容。“组合关键词”,就是从句段特别是从句子中找到点示本段主要内容的词,将它们组合起来,就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此阅读方法特别适用于美文“流行色”之一——用排比段的形式写成的文章。这类文章段落短小,全文由很多排列细密的小段组成,很难用“段意叠加”之法来进行速读,而用“组合关键词”的方法,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加以组合,我们就知道,这篇选文内容就是:母亲是慈祥的、宽容 的、勤劳的、美丽的、善良的。母亲具有好多好多的美德。
(6)删除旁枝法
“删除旁枝”,指的是在阅读的时候略读那些具体的叙说、描写、说明、论证的内容,抓住文章中起提纲挈领作用关键句段,通过它们来迅速把握全文的主要意思。这也就是说,我们在把握一篇文章文意的时候,可以对一部分内容“视而不见”,而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另一部分内容。这就是“删除旁枝”、“突出主干”。
“删除旁枝”的读法比较适用于证论文与说明文。在进行阅读感知时,可不读文章的引子,不读其过渡部分,不读论证的过程,不读旁征博引,不读描叙的故事,不读穿插的传说,不读对事物发展的预测与展望等等。
-
-
- 标签:
- 概括方法
- 方法
- 抓住
- 适用于
- 阅读
- 文章
- 概括
- 不读
- 段意
- 组合
- 内容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