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南山区白芒小学 孟凡军 针对“跨越式”试验班学生上网现象的思考与对策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针对“跨越式”试验班学生上网现象的思考与对策

    针对“跨越式”试验班学生上网现象的思考与对策

    深圳市南山区白芒小学 孟凡军


    网络对孩子的吸引,难道就只能是游戏吗?除了游戏,网络应该给孩子些什么?”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刘艳琼提起的话题。据我对我校一、二、三、四年级非试验班学生的问卷调查,约有86%的人上网玩游戏,5%的人上网聊天,4%的人上网关注影视偶像动态或其它娱乐方面的内容,5%的人上网查找学习资料。而我对一、二、三、四年级试验班学生的问卷调查,除了平时教学使用网络资源意外。约有95%的人上网玩游戏,除此之外,还有10%的人上网聊天,5%的人上网关注影视偶像动态或其它娱乐方面的内容,90%的人上网查找学习资料。由于儿童身体和心理不成熟,判断力较差,对各类诱惑缺乏免疫力、生活阅历肤浅、缺乏美丑善恶的判断力等特征,因此,儿童上网的时候,很容易沉溺其中,不少学生流连于网吧,冲浪于网络,迷恋于游戏,浪迹于聊天,倾情于QQ,有的学生因此而荒废了学习,荒芜了生活,由此引发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让不少的试验班家长操碎了心,不少试验老师无比的困惑。为此学生家长、试验教师严禁学生在课下使用上网。
       
    我认为我们的家长、试验教师应辨证地看待学生上网。为了让孩子学习网络知识而对其上网采取不闻不问的放任态度无疑是饮鸩止渴,但因网络带来的一定的弊端而抵制网络或杜绝网络又是一种因噎废食的行为——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应兴其利,去其弊,让网络成为我们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好帮手。以下是我对学生上网所采取的几点对策:
        
       
    一、正确对待网络游戏
       
    计算机是一种学习和工作的工具,也是一种娱乐工具。目前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往往不是来源于计算机知识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网络游戏的热衷。虽然有益的电脑游戏对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判断能力等有一定的帮助,而且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把电脑游戏视作计算机应用的全部,沉迷于此则只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引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就显得十分重要。
       
    学生们在游戏中往往是被刺激的效果、精美的画面所吸引,而对其中的思想性和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目前社会上的许多游戏实际上不是为小学生开发的,其中许多血腥、暴力甚至色情的场面对他们是有害的。这时,我们要教育学生,现在还处于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应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帮助我们学习的工具,而不是作为高级的游戏机。另外,还可以鼓励那些喜欢玩游戏的同学,如果你想自己编出更好玩、更有趣的游戏软件,现在开始就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将来努力成为一个出色的游戏设计师。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正确的学习动机。 “跨越式”试验班的学生,虽然平时使用网络资源较多,但试验模式和资源引导了学生去接触一些和日常学习有关的知识性游戏、益智类游戏。从而有效的利用了游戏实现了学生学习和综合素质的跨越。  
       
    二、小心谨慎网上交友
       
    现在网上聊天交友已成为一种时尚,迷恋网络交友是自然的。但是,有些学生因迷恋上网影响正常的学习,学习成绩下降;有的学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影响了现实生活中与父母、老师、同学的交流;有的高年级学生甚至陷于不切实际的网恋而不能自拔。所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看待网络,正确处理虚拟和现实的关系,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道德观。网络交友本无可厚非,但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使得很多学生上网交往时,习惯说假话、空话,有的对在聊天室或留言板上吵架骂人津津乐道,故意欺骗他人的现象时有发生,“你不骗别人,别人就会编你”成为不少学生网民的共同心态。从我做起,真诚交往,把网络变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途径,是学生们应当树立的正确的网络交往道德观,也是网络教育应有的责任和任务。

    在我校试验班中,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针对于试验的模式,我在开展信息课教学的时候,在讲解到聊天和网络BBS一课时,我就鼓励他们到试验平台的“小作家”里面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事先建一个主题,同学进行讨论,而且还可以评价其他同学留言。这样基让学生熟悉了留言的方法,而且还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打写速度。
        
       
    三、合理取舍网络信息
       
    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学习信息查阅方法,培养信息查询能力,培养科学素养。通过互联网络,孩子可以学习如何检索、核对、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
       
    但是,如果放任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骋,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在网络中“迷航”,其危害不亚于网络游戏,尤其是“跨越式”试验班的学生。因此,试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例如,有的学生分不清网络中的真实与虚假,把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到处传播;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反动、暴力甚至色情的内容等。这时,试验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分清精华与糟粕,才能更好地取用网络资源,更好地进行学习,达到之式跨越的目的。经过教育,他们认识到自己在使用网络中的偏差,开始思考“为何用?怎样用?”的问题了。为了帮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信息,试验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小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网址,并介绍他们上一些专开放给学生们使用,具有一定学习价值的网站,让上网的同学学会如何运用网络去实现自主学习,其实跨越式平台资源本身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和学习相关的网站练习,有效的加大了学生学习的广泛性。
        
       
    四、努力规范网络行为
       
    由于学生处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中,随时都可以操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交流及对事物处理和评价的方法、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已经不足以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因此,经常会发现学生在网络上的“不正常”行为。
       
    例如“挟持同学”做违背自己主观愿望的事。一些同学自恃计算机水平高,他们通过网络随意删除别人的软件及作品,破坏别的同学的学习。对于这些“不正常”行为,我们要认识到它的潜在危害很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阶段,一旦不正常的行为养成习惯,步入社会后,将很难改变。现在可能只是到别人的电脑里取一些作业答案,明天可能就是到别人的银行账户里取一笔金钱;现在可能只是恶作剧,删除掉一段文字或一幅图画,明天可能就是真做实干,到别的企业里毁掉一批数据或资料。对于以上这些行为,试验教师及班主任应当尽早建立网络环境中的行为道德规范,帮助广大学生增强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是非的分辨能力,使其网上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
             
       
    五、控制非法信息侵扰
    要控制非法信息对小学生的侵扰,首先要堵住恶流的源头,通过健全校园网络安全的建设,来保证网络的正常秩序。目前世界上几乎还没有一部完善的网络法规,网络秩序主要是社会道德的约束力来维持。作为孩子的师长,除了呼吁加速网络法制的建设外,要利用自己的威信,严格执行《小学生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试验教师及信息技术教师要教育学生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另外,在技术上进行必要的堵,就是运用一些技术手段将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过滤,使孩子在一个相对纯净的空间里免受毒害。如国家安全部监制的“学生浏览器”,能有效地将大多数不健康的内容屏蔽于浏览器之外。另外,可以运用一些防止儿童免受不健康侵害的软件,如“网络过滤王”等软件,同时在WINDOWS系统的开始/设置/控制面板/INTERNET属性/内容里的分级审查中,分级功能可分别从暴力、裸体、性和语言四个方面进行四个级别分级限制,还可以在“许可站点”设置任何时候都可以查看或无论如何分级都不可以查看的站点。
    总之,如何帮助试验班学生尽早建立和适应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减少由于网络负面影响所带来的损害,是保证试验班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培养教育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应当联合起来,给予足够的重视。我相信:在一个健康的、充满知识的网络海洋里,我们试验班的孩子会获得更多的知识,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针对
    • 网络
    • 信息
    • 试验
    • 07
    • 思考
    • 跨越式
    • 上网
    • 学习
    • 学生
    • 试验班
    • 对策
    • doc
    • 现象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