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石景山区杨庄中学 高彦 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英语读写能力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英语读写能力
高彦
北京市石景山区杨庄中学 gaoirene@126.com
[摘 要]: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在飞速发展,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资源,增大课堂容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课外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体
的现代素质教育观。本文通过网络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英语阅读、写作策略等几点问题的探讨,结合初二英语第二单元关于 “trip”的教学课例,论述了网络环境下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模式的优势。
[关键词]:网络环境 教学模式 读写策略 课例
一、问题的提出
新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而我们传统的英语教学是以掌握语言知识为目标,以“满堂灌”和“大运动量训练”为基本方法。显然,这种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特别是初二后,读写训练是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对学生阅读的训练,内容往往是统一的,贫乏的,枯燥的,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写作的训练往往花去老师大量的批改时间,由于不能及时反馈,当学生拿到批改好的作文时,往往已经失去了看的兴趣,使师生间沟通的效果大打折扣。互联网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基本媒介工具,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发现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使学习资源由传统的课本等印刷材料扩充到丰富的网络资源。学生在教师的激发、引导、鼓励下,通过对信息的检索、思考、内化,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观点,获得自己的认知方式,有利于发展自己的个性,提高识别资源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丰富的资源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是开放的互联网环境,教师的角色已经处在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地位:由知识的给予者转变成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指导者、帮助者、引路人。教师虽然表面看起来工作量减轻了,但实际上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控制任务和责任更重了。在教学设计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原则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的中心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面对面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变成了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应围绕着如何引导学生“学”,而不是如何“教”。
教师的帮助为主导的原则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一方面坚持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学习,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这种学习方式并不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失去重要作用。许多学生在接受了多年的注入式的学习方式后,对这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不太适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的指引。因此要体现教师的指导地位,使学生感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以协同合作学习为手段的原则
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自己的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教师把学生分为二人或几人一组,把问题交给小组,在小组内学生合作查找信息,解决问题,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习的热情。这种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以教学目标为准绳的原则
无论何种形式的教学模式都要遵循一定的教学目标。在网络环境下,由于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如果不遵循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很容易使教学偏离轨道。如何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如何有效的组织利用这些信息,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网络环境下阅读训练读的策略
研究表明,人类60%的知识是靠阅读获得的。但是对中学生而言,主动地阅读英文读物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如何在文章中获取有用的知识更需要教师的培养。这需要教师在课堂的设置中,注意以兴趣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兴趣是阅读的原动力,只有学生对所读的材料感兴趣,阅读效果才会更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阅读的目的,学生只有带着问题去看书,阅读才会有效果。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激发学生能够提出问题的能力。兴趣和问题是相辅相成的,有了阅读的兴趣就能在阅读中找出问题,有了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去阅读解决问题。具体做法主要是通过任务驱动设计不同的模式:
(一)采取设疑的形式
所谓设疑是指教师可以从一个日常生活的话题,一段对话,一个场景,一幅图或是一个猜谜入手,给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阅读老师准备的材料解决问题找到答案。如在讲初二Unit 12 Weather这一课,教师可以通过谈论中国的天气在四季的变化来激发学生对全球天气,气候的关心,教师抓住契机提出疑问:We have known about the weather in China.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England, America, Canada or Australia in a year? There are some materials here. I think they can help you know more about the weather in the world.这时教师将准备好的阅读资源材料展示给学生,学生为了找到答案,阅读的欲望很高。
(二)“搭建桥梁”的方式
所谓“搭建桥梁”是指教师把阅读设计为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必须的方式,学生通过阅读才能完成或解决下一个任务。如:为了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而阅读;为了能更好地编演出生动的对话而阅读;为能用丰富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一个情节而阅读;为了能准确地猜出和编出一个文字游戏而阅读读等。例如:在讲初一Unit 20 What is your favorite sport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首先给学生设疑,让学生猜我喜爱的体育运动和体育明星,大家七嘴巴舌,猜了许多,从而巩固了对体育项目的学习,但是谁猜得对,这个谜团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知道。在大家猜得高兴时,我又提出了让学生编写出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和体育明星的谜,然后让大家猜,如何编写?又如何能快速、准确地猜出他人的谜呢?这时我给学生展示了大量图文并貌的关于体育运动和体育明星简介的阅读材料,学生对浏览老师提供的阅读材料兴致很高。
(三)竟赛的方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采取闯关阅读的方式是很有效的。教师可以在交互的平台上课前编辑好阅读材料,设置好阅读时间。通过星星的多少表示阅读材料的难易度, 如三个星星是简单题,四个星星是中度难度题,五个星星是难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地选择材料。以在线测试的方式进行快速阅读训练。这时充分体现了网络的方便,快捷和交互性。学生只要点击交卷,答卷得分和正确答案便马上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及时发现错误,更正错误。老师也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反馈,从而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
在网络环境下对学生阅读的训练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拓展了词汇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捕捉信息的能力和信息加工的能力,特别是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如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了使用词霸查阅生词;学会了在老师提供的资源或网址中筛选信息;学会了与他人合作的快乐.网络为学生提供宽乏的学习空间和氛围,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发现自我,张扬个性,同时又能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
四、网络环境下写作训练的策略
写作对初中生来讲是一道难关, 在传统课堂中,其训练形式的枯燥,及学生受到词汇,句法,语法等多方面的影响的因素,往往使大多数学生失去了写的兴趣。网络环境为学生的写作训练开辟了新天地。
(一)写作训练前的引导
写的训练是语言输出的表现方式,学生只有在一定输入量的基础上,才能写出自己想表达的思想。
1读后写 即在写之前让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学生根据阅读内容内化、吸收,然后转变成自己的语言落实到笔头。如在让学生编写自己喜爱的体育明星和体育项目的猜谜前,我为学生提供了八篇相关内容的阅读材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有的放矢地选择,并编写出自己的谜语。
2谈后写 即在写之前学生以二人或几人小组合作的方式,对一个或几个话题进行讨论,交流思想,大家各抒己见。学生最后综合讨论内容,整理出相关作文。如我在让学生编写本组的秋游计划时,首先让学生讨论了有关秋游的四个话题1. Where are you going for the autumn outing?2. Why are you going there? 3.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ere?4.What are you going to prepare?学生在交流后根据本组的交流内容,一起编写秋游计划,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练习了写作。
3访后写 即在写作前设计出让学生进行采访的方式,学生根据采访的内容,总结归纳,整理出一篇相关作文。如在学习了Paul’s day 这篇课文后,我设计了让学生互相采访的形式,询问对方的一天生活,
Name
Time to get up
Time to go to work
How to go to school
How long to take
…
…
学生根据需要自己添加话题进行询问,最后根据询问的情况编写出一篇XX’s day 的相关作文。
(二)写作训练的模式:
网络环境下作文的训练模式有与非网络环境下相似之处,如:重点词、句扩写;续写故事;命题作文。也有它特有的模式:
1模板仿写 即根据我为学生事先准备好的模式,学生在此基础上仿照写出,这种训练降低了训练难度。如在让学生写某某地几日游计划时我首先提供给学生一个模板,学生根据模板进行填写。
4 -Day China Tours to Guilin & Yangshuo
Weather
Sight spots
Preparations
Days
Daily Program (route(路线) transport , sight spots, hotel, notice)
Day 01
Beijing------Guilin(by plane)
Arrive in GuiLin in the morning . Go to a hotel by bus . And then visit the Fubo Hill .Day 02
Guilin / Yangshuo
Go to Yangshuo and Lijiang by bus. Yangshuo is a lovely small town. You can enjoy a stroll. Lijiang is a beautiful river in China, even in the world. You should bring enough camera films .You need bring some food for lunch in the boat. You can live in a hotel in Yangshuo.Day 03
Yangshuo / Guilin
You can travel from Yangshuo to the countryside of Guilin by bike. The sight spots are the Moon Hill and the Big Banyan Tree. It is very interesting to city people: fishermen doing their work , children playing with bamboo trees, water buffalo wallowing in the shallow water... you can taste the food there. But take care of your thingsBack to Guilin in the afternoon and live in hotel.Day 04
Guilin –Beijing
Visit the Reed Flute Cave, the Seven Star Park and the Elephant Hill by taxi in the morning. Because it can save time. Do some shopping in the afternoon. Go to airport by taxi in the evening. Then go back to Eeijng.2看图或视频片段编写 计算机可以给学生提供直观的画面,并能播放生动的视频文件。美丽的画面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可以根据画面的内容连贯成小故事,即训练了写作,又培养了学生了逻辑思维。视频文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为了让学生编写出一篇关于What a good student的作文,我特意录下了本班最爱做好事的方卉同学的实际生活片段,让学生根据片段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学生们很感兴趣。
(三)网上作文的优势
1在交流中合作 初中阶段,特别是刚刚开始网上打写作文阶段,二人合作或小组的交流可以减少学习的压力,但小组合作人数不易过多。交流中,学生不仅交换了思想,同时借助同学间的信息差,相互学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合作中找到了乐趣,找到了差距,通过交流的信息差相互学习。
2评价中学习 学生在平台上提交了自己的作品后,便可以阅览
他人的作品,学生可以通过发“鲜花”或发“猪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网络显示了自己特有的优势,其交互性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架起了桥梁,编织了纽带。老师和学生可以及时阅读他人的作品。学生可以在浏览中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3助他人修改中提高 学生在浏览他人的作品时,不仅可以学
习他人的好词,好句,好的结构。也可以对其中的错误进行修改,并回复给本人。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挑出别人的错误,首先自己的学习能力要强。所以在帮助别人修改中,也提高了自己。
4在教师点评中完善自己 由于网络的快捷,使教师马上看到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通过大屏幕的显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看到老师的分析,修改。由于学生可以直观,清晰地看到、听到老师的分析,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到自己的作品中,因为很多错误是有共性的。学生可以通过学生的回复,老师的点评来自我完善作品,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课例
为了让学生将be going to 句型熟练地运用,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
初二Unit 2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我设计了一节以“trip”为主题,听说导入,读写为主的英语课。通过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帮助学生在网络信息环境下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自主发现,自我建构知识意义。
第一步 创设情境,感悟新知
教师从天气入手,谈到美丽的秋天是旅游的好时节。通过flash
动画课件创设情境, “Where are they going?”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学生在猜测中感知,领悟将来时的使用。引出“They are going on their first field trip.” “They are going to have a picnic and hike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第二步 巩固练习
通过问答练习,进一步探究将来时的规律,在口语交流中感受be
going to的使用。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fter school?
tomorrow morning?
the day after tomorrow?
next Sunday?
next holiday ?
第三步 课文对话学习
学习课文中Mr Li的班级讨论野外旅游的计划的对话。通过听
对话,来回答问题;戴耳机自主跟读后,检查朗读对话;以接龙
复述对话的方式,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将来时,并模仿应用。
第四步 创设情景 走进生活
由课文中的谈论旅游计划的话题引入学生的实际生活,Talk about the coming autumn outing.通过阅读通知,
Notice
We are going on our autumn outing next week.Where are you going? Please discuss it in your class . Write a good plan for the coming autumn outing. Send an e-mail to us.
了解学习任务,用实际生活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五步 自主学习
以讨论1. Where are you going for the autumn outing?2. Why are you going there? 3.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ere?4.What are you going to prepare?四个话题的形式,任务驱动通过阅读主题网站提供的关于北京景点的材料和相关的阅读材料,丰富语言进行交流。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信息的能力,提高了交际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六步 合作打写 相互评价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交互平台的讨论区打写秋游计划,上传本组的计划后,学生在平台上浏览他人的计划,相互学习,通过回复进行交流,评选出自己喜爱的秋游计划。从而进一步扩大信息量。
第七步 作业布置
教师通过展示国内的名胜和国外的著名景点,吸引学生去阅读,从而编写出一份“几日游”的旅游计划。进一步体现了网络资源的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利用网络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利用网络组织教学很关键的一点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的网络资源的恰当性。我们知道互联网的网络资源十分丰富,但良莠不齐,为初中课堂,特别是针对某一单元,某一课所用的资源是有限的,这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筛选。老师需要考虑所选信息是否与所讲课程有联系;信息的难易程度;所选材料是否有梯度;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等。还需要老师动脑筋精心地去编辑。切忌盲目地罗列资源,一定要针对教学加以科学的筛选、取舍、归类。在选择时首先这些材料必须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不至于令学生望而生畏,产生畏难情绪。有些网站提供信息的对象是青少年,材料适当,可以直接利用,有些则提供较为专业性的信息,就有必要对材料进行一定的处理。对材料要控制词汇量,尽量使用学生学过的单词和近义词,要简化长难句的结构,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对文章的篇幅也要控制,不宜过长,否则,影响学习效果。
总之,网络教育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深刻影响了现代的教育思想。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主动学习是主要环节,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消弱了,相反,教师在网络环境下教学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不仅要科学的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更重要的是如何教授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好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能使学生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论,以及教师自身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许逵,《基于资源型学习的教学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英语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梁建秀,《浅谈运用网络教学模式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厦门集美中学校刊。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68
- 学生
- 教师
- 阅读
- 网络环境
- 培养
- doc
- 英语
- 读写能力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