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开始了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甲、东方红三号等多颗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
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特别是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统中,核心是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则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来进行研制。“921工程”正式上马时中央就提出了“争8保9”的奋斗目标, 即1998年要在技术上有一个大的突破,1999年要争取飞船上天。中国唐家岭航天城,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完成载人航天的任务做了物质条件的保证。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2001年1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飞船。2002年3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12月3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
2003年10月17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庆伟说:“在载人飞船工程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发展空间实验室工程,力争在这个高技术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规划分三步,在完成第一步载人飞行后,必须逐步解决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的在轨基本技术,然后开始载人航天第二步,即空间实验室工程,从而完全掌握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通过研制发射载人飞船和空间实验室,扩充现有的工程大系统,进一步研究和掌握航天员在空间生活、工作等相关技术,扩大空间应用的规模,同时探索和研究天基服务新途径;通过研制更经济可靠的航天运输工具,研制和发射空间站,建立我国的近地轨道天基服务基础设施,将各种轨道的应用卫星与空间站进行“集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为向深空探索奠定技术基础并提供运行平台。
思考: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有什么新的突破吗?
-
-
- 标签:
-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
- 技术
- 成功
- 飞船
- 中国
- 发射
- 载人
- 研制
- 工程
- 卫星
- 航天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