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知识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
非洲木雕 一枝花
光闪闪的雕刀在手指间飞转。顷刻,一块块枯木就显露出勃勃生机,变成扬蹄狂奔的长颈鹿,变成扭臀狂舞的激情少女,变成拉弓射箭的部族武士。 非洲木雕艺术之神奇,委实令人惊叹。
非洲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繁荣的雕刻艺术之乡。就我所见,科特迪瓦、苏丹、肯尼亚的象牙雕,刚果(金)、赞比亚、多哥的青铜雕,津巴布韦、加蓬、埃及的石雕,尼日利亚、贝宁、尼日尔的陶雕,还有桑给巴尔的贝雕,乌干达的葫芦雕,塞内加尔的牛角雕,刚果(金)的白沙雕和蝶翅雕,都以造型奇诡、风格别致著称。但是,从东非到西非,最流行、最具特色的雕刻恐怕还是木雕。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精美的木雕在制作、在展览、在销售。木雕被誉为非洲艺苑中最艳丽的一枝奇葩。
非洲木雕艺术历史悠久,但时间究竟有多长,说法不一。我曾听西非的部族头人说,他们的祖先是“口衔刻刀来到人世的”。意思是说,木雕艺术与人类同生并存。考古工作者发现,早在史前时期的非洲岩画中,就有木雕存在的遗迹。据此判断,木雕在非洲恐怕至少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但一些学者认为,真正的木雕艺术始于利用铁器“雕木为具”。这样算起来, 非洲木雕 艺术的历史大约也就两千多年吧。
在非洲不同地区或国家,不同的民族或时期,木雕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是不尽相同的。刀架、巾托、书挡、果盘、烟碟、手杖等木雕制品,都讲究造型和工艺,但毕竟是生活实用品,不大注重社会历史内涵。真正把强烈的社会历史内涵与高度的审美观念结合在一起的木雕,大致有三种。一是表现神灵和祖灵的作品。非洲是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多元化社会,每个民族或部族都有自己的神话和历史传说,都有自己崇拜的神灵、先祖和英雄人物。每个民族或部族的艺人总是满怀崇敬之情,尽力把这些神灵、先祖和英雄超凡入圣的形象和气质用刻刀表现出来。这在比较强大或历史比较悠久的民族和部族中最为常见;二是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作品,诸如男子打猎、少女顶水、母亲哺婴、艺人击鼓、女人歌舞。这些作品贴近现实生活,成为几乎所有国家木雕艺术发展的新趋向;三是表现野生动物的作品。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特别是东部和中南部非洲,野生动物比较集中,其中最常见的是狮子、犀牛、大象、长颈鹿、河马、羚羊。这些憨态可掬或性情灵动的野生动物,大多被刻划得栩栩如生,具有一种独特的活力和美感。
非洲的木雕作品千姿百态,但大多具有共同的艺术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节奏和动感。野生动物的狂奔和打斗且不说,就是男女人物的活动,从捕猎、农耕到娱乐,都激烈而紧张。这生动如实地反映了非洲人民同大自然搏斗的惨烈。二是夸张手法的广泛运用。木雕作品严格写实的不能说没有,但比较少见。大多是抓住反映对象的某个最突出的特点,诸如男性浑厚刚毅的嘴唇,女性多彩多姿的发辫,长颈鹿优雅修长的脖颈,羚羊活蹦乱跳的长腿,运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加以表现,给人以鲜明、深刻、又决不失真的印象。三是粗犷与细腻的巧妙结合。多数木雕作品的总体线条趋向粗犷,但人物和动物某些最具传神力的部分,诸如眼睛、耳朵、乃至四肢,细节的刻画却又甚为细腻。这种粗与细的巧妙结合,使作品产生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美感。
木雕艺术最繁荣的国家,西非有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喀麦隆、刚果(布)和加纳,东非有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和莫桑比克。 -
-
- 标签:
- 相关知识
- 木雕
- 生活
- 比较
- 艺术
- 非洲
- 历史
- 部族
- 反映
- 野生动物
- 作品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