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保护与世界遗产——空气污染快把我国的世界遗产毒死了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文物保护与世界遗产——空气污染快把我国的世界遗产毒死了
小问题:为什么空气中的污染物会危害世界遗产?
空气污染快把我国的世界遗产毒死了日期 : 2005-8-5 9:58 :55
专家在近日举行的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空气污染已成为威胁中国世界遗产的一大 " 杀手 "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一些世界遗产可能将沦为 " 濒危 " 遗产。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国家文物局科技专家组成员周宝中说,中国的世界遗产主要是古建筑、石窟、墓葬等不可移动文物,大都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有些虽然保存在建筑物之内,空气污染物仍会渗入保存环境中,所以遗产地的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着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命运。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粉尘等污染物在气候变化、光线辐射、生物危害等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会导致文物的残损风化,甚至使有些建筑物腐朽崩塌。
过去 4 年,周宝中对中国 30 处世界遗产所在的市县进行了空气质量跟踪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在中国的世界遗产地当中,仅有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三江合流和丽江古城三处的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其余各处都处于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环境中,有些地方甚至空气严重污染。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工业粉尘排放量比较多的省份主要是河南、山西、四川、河北、辽宁、湖南、江苏等,而中国有约一半的世界遗产分布在这些地方。”周宝中说。
空气污染带来的另一个严重后果就是酸雨的出现。据专家介绍,酸雨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破坏最为突出和普遍。酸雨不但腐蚀建筑,严重地区甚至出现森林死亡、植被退化、生态破坏等现象。如世界遗产峨眉山金顶的珍贵树种冷杉死亡率达 90% ,黄山、武夷山也都面临着酸雨的威胁。
统计显示,目前中国的酸雨区占国土面积的 30% 至 40% ,且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而由于工业的发展,北方很多地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也在逐年增长。
与会专家指出,空气的恶化与破坏性的开发使中国的世界遗产面临着大自然和人类的极大威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对某些遗产地发出过警告。专家纷纷呼吁,发展经济与文物保护并不矛盾,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文物。
-
-
- 标签:
- 地区
- 酸雨
- 空气污染
- 空气
- 二氧化硫
- 空气质量
- 中国
- 专家
- 威胁
- 世界遗产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