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两首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古诗两首
知识宝库
李白介绍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李白青壮年时家境富裕,轻财好施。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李白约在二十五、二十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并在安陆(今属湖北)与唐高宗时任宰相的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因此居住安陆时间较长。后又徙家任城(今山东济宁)。李白不愿象当时一般士人那样,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官位,而企图通过隐居山林和广泛的社会结交来培养声誉,获得帝王赏识,不依常例擢用。开元十八年 (730) 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 (742) ,因受玉真公主等的推荐,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李白初时心情兴奋,很想有所作为,但时值玄宗后期,政治日趋腐败黑暗,李林甫把持政权,在朝廷上逐渐形成了一个腐朽的统治集团,贤能之士屡遭排斥和迫害。白秉性耿直,对黑暗势力不能阿谀奉承,因而遭受谗言诋毁,在长安前后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名篇叠出,代表作有《长干行》、《横江词》、《乌栖曲》、《蜀道难》、《子夜吴歌》、《古风?大车扬飞尘》、《行路难》、《梁园吟》等。
李白在长安遭受挫折,心情苦闷。此后 11 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 " 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 " (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 李 君碣记》)。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同游今河南、山东的一些地方,携手探胜,把酒论文,亲密无间,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次年两人分手,此后未再会面,但彼此都写下了感情深挚的怀念诗篇。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当时,玄宗任命其第十六子永王李□为山南东路、 岭南、 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江陵大都督,负责保卫和经管长江中部一带地区。李白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参加了率师由江陵东下的永王幕府工作。不料李□不听肃宗命令,想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结果被肃宗派兵消灭。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幸而途中遇到大赦,得以东归,时已 59 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 61 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李白有不少歌唱爱情和友谊的诗篇,有的写得真挚动人。他歌颂“愿同尘与灰” ( 《长干行》 ) 那种热烈纯真的爱情。其乐府诗篇,常常从女子怀人的角度来表达委婉深挚的爱情。还有若干寄赠、怀念妻室的诗,像《大堤曲》、《寄远十二首》中的多数篇章等,感情也颇为深挚。李白投赠友人的作品数量很多,佳篇不少。其中有的诗表现了鲜明的政治态度,像《鸣皋歌送 岑征 君》、《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内容与《古风》等诗息息相通。更多的是表现日常送别、相思之感,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沙丘城下寄杜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赠汪伦》等等,感情深挚,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词背景介绍
这首送别诗有它自己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可以说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象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再说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而扬州呢?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乃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呢?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者,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也。给人的感觉决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固然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何尝不是烟花之地呢?“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象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李白诗选
赠汪伦
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待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水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
1 、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诗赠给他的 。
2 、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3 、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
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
女萝衣。
白云堪卧君早归。金陵歌送别范宣
石头巉岩如虎踞。
凌波欲过沧江去。
钟山龙盘走势来。
秀色横分历阳树。
四十余帝三百秋。
功名事迹随东流。
白马小儿谁家子。
泰清之岁来关囚。
金陵昔时何壮哉。
席卷英豪天下来。
冠盖散为烟雾尽。
金舆玉座成寒灰。
扣剑悲吟空咄嗟。
梁陈白骨乱如麻。
天子龙沉景阳井。
谁歌玉树后庭花。
此地伤心不能道。
目下离离长春草。
送尔长江万里心。
他年来访南山老。赠升州 王使 君忠臣
六代帝王国。
三吴佳丽城。
贤人当重寄。
天子借高名。
巨海一边静。
长江万里清。
应须救赵策。
未肯弃侯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拓展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 ,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 儿女共沾巾。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一)
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停掩,江山此夜寒。
别 董 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 董 大高 适千里黄云白日曛 ,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海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赋得古草原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南乡子·送述古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
- 标签:
- 拓展阅读
- 长江
- 诗人
- 繁华
- 李白
- 孟浩然
- 诗意
- 送别
- 黄鹤楼
- 烟花
- 知识宝库
- 离别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