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南山区大磡小学利彩萍《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内容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深圳市南山区大磡小学 利彩萍
-
一、教材解读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1933年5、6月间南游广东时写的作品,后来收入他的散文集《旅途随笔》中,选入课文时有修改。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描写;第二,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对小学生来说,本课的难点主要有两处:一处是“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另一处是文中五处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
-
二、教育价值: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
三、教学目标:
-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鸟的天堂》,知道了鸟的天堂就是(一株大榕树)我们和作者一起,远远地望见了这株大榕树。现在,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们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了!(多媒体播放“大榕树”片段,指名一个学生配乐诵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生边听边思考: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
-
二、走进大榕树,感受大榕树的生命力
1.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板书:一株( )的榕树,生回答,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2.榕树的“大”体现在哪?指名读相关句子,在语境中理解“不可计数”。
3.这还是一株怎样的榕树?(板书)能具体说说吗?那把它读好。
“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这是一个什么句?
4.看着图,一起再来读: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5.这还是一株怎样的榕树,指导朗读句子: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6.“缝隙”的“隙”第三笔是什么?(竖)这一笔很容易写错,把这个字在桌面上写一写。
7.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画面。
8.出示赞美诗,配乐朗读
9.请你用“这真是一株怎样的榕树”说几句话,将榕树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特点告诉大家,行吗
-
二、第二次走进"鸟的天堂",感受百鸟欢腾的快乐
1.过渡:第二天清晨(展示课件),当阳光照在水面上,巴金划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这一次他看到了什么呀?(背景音乐响起)读第10、11自然段,想象当时的情景。
2.他们看见什么了?应接不暇什么意思?
3.如果我们就在船上,就在榕树下,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是怎样的心情啊?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朗读。
4.师生合作读:起初周围是寂静的……
5.过渡:黄昏,巴金看到的“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第二天清晨,他终于看见了许多(鸟),不禁感慨万分,读: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天堂的意思是?这句话里有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第一要用双引号,后面那个不用呢?
为什么巴金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没有看见一只鸟呢?请同学来说一说。
6.面对这样一株榕树,我们不禁赞叹道(师生共读):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7.它之所以能成为“鸟的天堂”,是因为什么呀?
-
三、拓展阅读,深入了解"鸟的天堂"
《神奇的鸟岛》
《在小鸟天堂如何观鸟》
《小鸟天堂》、《榕树岛图片》
《百鸟图》
其他为选读篇目
-
四、拓展打写,升华主题
插上想象的翅膀: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你和小伙伴们划着小船来在这株 大榕树下,你会看到什么情景?请你仿 写课本12、13自然段
4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想象
- 一株
- 南山区
- 描写
- 深圳市
- 特点
- 第二
- 榕树
- 天堂
- 学生
- 感受
- 目标
- 大榕树
- 小学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