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杨宗稳—《口耳目》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口耳目
-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
-
教学难点:
认识生字,注意区别同音字。(目和木)
一、激趣导入(2分钟)
1.出示生字卡片“口、耳、目”。(贴黑板)
师:这几个字谁认识?你是怎么认识的?(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认字)
2.齐读课题。
二.看图识字(12分钟)
1.出示图片:日、月、火
①指名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②出示古代形象字,和现在汉字比较,介绍汉字的演变。(感受汉字的美)
③认读“日月火”三个字。
2.请同学们认识自己观察剩下的两组字,看看汉字和图画有什么关系,并说一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字。
3.同桌互教互认。
4.指名说说你记住了那个字,是怎么记住的。
5.老师小结:古时候的人们根据物体的形象来画图,这些图画就是最早的汉字,我们现在的汉字就是根据古代的汉字演变过来的。(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6.课件出示图片,分类识记生字。
三.游戏巩固(6分钟)
1.玩一玩“找朋友”的游戏,将生字、形象字、图画分成三组,学生有的拿生字、有的拿形象字、有的拿图画,找到对位的朋友。
2.做课后“连一连”。
四.拓展阅读:(10分钟)
1、识字通—猜一猜(跨越式材料71页)
2、读一读(跨越式材料71页)
3、几个象形字的由来(跨越式材料72页)
五、口语表达(10分钟)
用“我最喜欢古时候的“XX” 字,你看它……”来说话
例如“我最喜欢古时候的“月”字,你看它的样子弯弯的,多像夜晚的月亮啊!”
(同桌练习,上台展示,师指导表达)
六.板书设计:
2.口耳目
出示图
Kǒu ěr mù rì yuè huǒ
口 耳 目 日 月 火
yáng niǎo tù mù hé zhú
羊 鸟 兔 木 禾 竹
第二课时
-
教学目标:
1.会写“十、木、禾”三个字。
2.认识三种笔画“竖、撇、捺”。
-
教学重点:
认识笔画。
-
教学难点:
会写三个生字,写规范。
-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小黑板
一、复习导入(2分钟)
认读学过的12个生字。
出示课后练习中的三个字
二.认识三个笔画的同时,指导书写(10分钟)
1.观察“十”字,我们认识哪个笔画?(横)
认识“竖”,从上到下要写直,就像人立直了才有精神。
2.“十”字的占格位置,写时要注意什么?
横在横中线,竖在竖中线,写竖时,慢慢抬笔像针尖。
先书空,先横后竖。
观察“木”,这个字中两个笔画没有学过,但谁认识者两个笔画?(撇和捺)认识笔画
观察撇像什么?(像大刀)
老师板书,学生观察,从右上到左下,起重笔,以后渐轻,收笔时轻轻抬笔出尖。
生书空
观察捺,像什么?(像抬起来的腿)
注意从右上到左下,起笔轻,以后渐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呈尖状,同时运力到笔尖。
师范写,生跟写。
观察“禾”字,说一说这个字怎么写?
三.学生描红、练写。老师巡视。(5分钟)
四.集体订正。(3分钟)
五.拓展读(10分钟)
1、“口”的由来(跨越式材料72页)
2、小白兔(跨越式材料73页)
3、两只羊(跨越式材料74页)
4、阿宝的耳朵(跨越式材料75页)
六.随堂写话(10分钟)
1.编谜语记忆生字。
2.口头组词并造句。
板书设计:
2.口 耳 目
shí mù hé
十 木 禾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一年级
- 汉字
- 个字
- 材料
- 笔画
- 跨越式
- 观察
- 认识
- 分钟
- 口耳目
- 生字
- doc
- 2.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