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课程改革的思考-孙博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对课程改革的思考

    孙博凡 201211012022

    不管在哪个领域,改革都是促进其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到目前为止,我国也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而所谓的新课程改革,在概念上来讲就是: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提倡并推进素质教育。我个人认为,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好的,只要各学校能正确实施,一定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但是到目前为止,也有很多学校没有抓住新课改的核心,使得改革适得其反。

    首先,我们得肯定,课程的“改”是有必要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发展,人们对课程有了新的认识,学生对课程有了新的需求。而只有“改革”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就有很多教学专家提出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我觉得这正符合了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当今社会更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是那种有想法、有道德、敢创新、懂理论、能实践的人才。而不是只懂学习,满腹经纶却不会付诸于实践的“书呆子”。范进这样人恐怕很难在当今社会立足。

    王策三老师批判素质教育,因为他认为这引起了一股“轻视知识”的思潮。对此我不十分赞同。“素质教育”的对立面并不是“知识教育”,也不是“应试教育”,这个观点现今也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认可。应试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水平,但素质教育并不是不重视知识的传授,只是它把知识传授当做其中一部分。它强调的是,学校除了应该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样的宗旨无疑是好的,其实它更像是西方国家所推崇的那种教育模式,要肯定知识的重要性,但也肯定了其它素质和品德的重要,并且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其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且,素质教育还强调了心理的健康,我想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实现的一个突破。人们生活在当今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就显得空前重要。一个心理扭曲的人怎么可能会创造出新的价值。另外,值得强调的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说明新课改也重视教学的方式,这本身与传统的知识教育并不矛盾。我认为,素质教育中包含应试教育的因素在里面,但是同时它推崇对人综合能力和基本道德的培养。

    有很多人会质疑新课程改革,有很多学生和家长会质疑素质教育的实施结果,我觉得很大的一个问题是目前为止,大多数学校没有把握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或者在实施改革上出现了问题,导致新课改偏离了它的本意,使得改革的结果并不理想。有些学校过于偏重非文化课的教育,设置了多种德育课、课外活动、素质拓展等,如此会让学生从心底就轻视知识,忽略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学生们可能会过得很开心、很充实,但是知识匮乏的他们进入社会后肯定是缺乏竞争力的,没有客观理论的支撑,他们就不可能把事情做好。所以在学校这方就必须首先让学生明白学习知识是他们的本职任务,让他们明白“知识就是力量”。当然还有就是合理的安排课程,合理的控制非文化课所需要花费的学生的精力。其实我的母校北京十二中在这方面做的就很好,学校办公楼前的石头上刻着“学贯中西,汇通文理”八个字,随时提醒学生们要丰富自己的知识,要多多学习。但同时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把学生培养为“素质全面,学有特长”的综合性人才。学校十分重视传统文化课,对学生学习抓的很紧,定期考试。但是也会在高一高二开设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额外的去学习经济、美国文化、机器人等等。学校也会定期组织学生出游进行素质拓展。我觉得十二中就是正确的把握新课改的精髓,没有扭曲素质教育中知识的重要意义。

    其实我觉得现在还有很多学校仅仅是打着“素质教育”的大旗,在表面上强调素质教育,但实际仍然是只关注应试教育,本着一切为了升学率的原则教书育人。我觉得这种状况在高考大省格外严重。在升学竞争、高考竞争格外激烈的地方,学校只得省去素质教育所强调的综合素质、社会公德、全面发展。记得网上流传过一组图,是美国的高三、韩国的高三、中国的高三的对比,中国的高三就是写满字的黑板,虽然这组图的内容有些夸张的成分,但它无疑是在讽刺中国对应考学生的教育存在很严重的问题,教育部一直在强调“改革”,但是那些高考大省真的把它付诸于实践了吗?上级的进校视察真的能确保学校素质教育的正确推行吗?近几年衡水一中特别火,很多家长不惜一切把孩子送入衡水一中,我们知道在衡中,疯狂学习贯穿了高三的生活。我不敢全盘否认衡水一中这种只有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更不能否认它所取得的成果。但是这样的办学方式,学生的这种学习生活真的是社会所期待的吗?这种学生到了大学,到了社会还能不能有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的风采?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不能只在口头上说说而已,好的政策要有良好的实施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

    我始终认为,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想法和目标本身是非常好的。它不是否认应试教育,也不否认知识的重要性,只是强调我们不能只抓知识教育,也要注意在能力、道德、心理等方面对人才的培养。要在适当的时候换种方式去教育,教师灵活的教,学生灵活的学。但是很多学校在实施过程中没能全面把握新课改的理念,或者轻视传统的知识教育,或者轻视无关应考方面的综合培养。所以,新课程改革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课改也决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重要的是正确的实施,是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学生能学的更好,能发展的更好。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新课改
    • 强调
    • 课程改革
    • 培养
    • 思考
    • 知识
    • docx
    • 学校
    • 能力
    • 学习
    • 学生
    • 教育
    • 素质教育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