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上语文<坐井观天> 教学设计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3、正确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本课内容。
建议:建议采用三维目标来做教学设计,将上述三个目标归类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学会三个生字,是哪三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是哪8个?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是哪些识字方法?有没有情感目标,比如说这篇课文教给学生什么道理?都可以从目标的设定中看到。
说明:新课标也逐渐要求老师们规范教学设计,一定要从三维目标上进行规范。
教学重点:
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教学难点:
1、识记“际”、“沿”、“抬”三个字较难。
2、在写字中“错”、“抬”两个字的笔顺较易出错。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
-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今天咱们来学习第六课坐井观天(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导入环节最好设定一个情境,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学习效果也会好,比如您可以说,一年级时我们学了“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我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了,是不?是谁啊?答:青蛙!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关于青蛙的故事,这次青蛙碰上了一个外来的朋友,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坐井观天,老师带学生齐读!同时提出核心问题,文中谁在坐井观天,和谁发生了故事?
//说明:第一课时解决生字问题,所以核心问题的设计应该是相对浅层的,而在第二课时复读课文时再提出深层的问题,围绕主题展开,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很关键,是抓住学生兴奋点的重要设计
2、“坐井观天”中的“观”字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又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写谁坐井观天?结果怎样?(启发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暂不讨论。)
-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有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请教伙伴或教师。
2、说说你读到了这篇课文你认识了哪些字。
//建议:让学生圈出生字宝宝,在课文中为生字做标记。
(三)借助课件,自主识字。
过渡:刚才我们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有碰到不认识的字吗?你们都会读吗?
1、把生字拼读几遍。
(关于生字的学习,建议先带拼音读,再去拼音读,再把字放到词语中读,之后再把要解说的文字,如“沿”“际”等进行重点讲解,如“什么是沿”等)
//语文课堂强调以语言运用为中心,对于生字的学习一定要和词语结合起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对于重点字、词的学习能让学生造个句就更好了。
2、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
3、指导学生自读故事,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4、指名说说自已读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是第二课时要重点分析的,第一课时建议以识字为主)
5、让学生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
6、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
7、同桌互相交流对生字的认识。(交流对生字的认识?应该是交流认字方法吧?)
(四)、重点指导,强化写字。
先让同学们“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再让同学们“说”: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辶”。再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最后通过课后的“读读抄抄”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建议:对于写字的处理,建议由教师重点示范1-2个字,示范同时,学生跟着书空,接着学生进行描红,然后在书上写2个,以巩固。
(五)、拓展阅读,体会运用。
翻开阅读材料圈画出所学的生字,学生间互相帮助边读,老师巡视指导。
//对于拓展阅读环节的处理,学生不是圈出生字就可以了,而是要学生自主阅读,而且教学设计中一定要将拓展阅读的篇目标明,必读和选读篇目有哪些都要列出来。
//拓展阅读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紧密相连的,它的重要作用有四点:1.通过大量扩展阅读可以轻松地大量识字(因为阅读材料有情节、有故事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大量阅读既可认识字形、字音(一年级的扩展阅读材料都加注汉语拼音),可以了解字词运用的语言环境;3.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精心搜集的大量扩展阅读材料,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学诗词精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最美好最高尚的思想情操,是人类伟大智慧的结晶;4.扩展阅读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与阅读大量与主题相关的篇目,有助于达成对教学目标的多角度、深层次的理解、内化和迁移.
在跨越式课题中,扩展阅读是为巩固课标服务的,在课标得到巩固的过程中实现拓展和积累。因此,一定要避免“为了扩展而扩展”的机械教学,应该根据学生所处年级、能力基础、课堂教学时间来灵活把握。根据跨越式课题的经验模式,对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而言,教师给学生提供5-8篇的适合学生阅读能力水平、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课标要求紧密相关的篇章,每节课需要有8—10分钟的扩展阅读时间(第一课时的扩读时间可以适当缩短)。这些扩展阅读材料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读完,而是根据学生自己的能力水平,尽可能多地读完。
同时,不局限于拓展材料本身,教师可通过网上找些与本节课生字有关的短文发给学生。
关于拓展阅读,建议您参看这个学习元http://lcell.bnu.edu.cn/do/lcpage?action=view&koId=6704
- 随堂说话、写话巩固运用。
1.今天所学的汉字用处可大了,组成了这么多美的文章,你们能用这些字也组成一段话或者一个小故事吗?至少用三个字。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习作。
3.讲评学生习作。
//二年级的学生要让学生进入写的环节,写话的内容也要是完整的一段话,在这个过程中锻炼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拓展写作环节同样是落实课标的一种方式,识字、阅读、写作三维一体,各个环节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推荐您看这个学习元,了解拓展写话环节的作用http://lcell.bnu.edu.cn/do/lcpage?action=view&koId=6670
-
-
- 标签:
- 识字
- 学生
- 认识
- 阅读
- 识字课
- 生字
- 课文
- 建议
- 扩展阅读
- 拓展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