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终身学习与视频公开课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本文编辑

    朱欢乐

     

    浅析终身学习与视频公开课

     

    摘要:当下,伴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终身化学习已经逐渐成为当今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思潮。然而,视频公开课的出现不仅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而且使终身化学习的梦想成为可能。在这个“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视频公开课真正地将教育置于每个人的生活中,使人人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文章从终身学习的源起和内涵入手,分析了终身学习与视频公开课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字:终身学习;视频公开课;终身教育

    前言:

    同“爱情”一样,“学习”也是人类常谈的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进入网络时代,与人类生存相关的所有事物都在悄然地发生变化,那么,人类应该如何适应未来的社会?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都自己的想法,而在教育领域,终身学习的思想独树一帜。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风尚,一种思潮。本文从终身学习的源起和内涵入手,分析了终身学习与视频公开课的关系,探讨了终身学习的发展趋势。

    1. 终身学习的源起与内涵

    1. 终身学习的源起

    提起终身学习不由地使人想起了终身教育,其实,这两个被人们所熟知的名词不仅长得像而且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教育从古至今都是人们非常关注的,它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以后,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迅速,传统社会的教育观念和体制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于是新的教育理念----终身教育便应运而生。终身教育理念对传统教育的封闭性、学习年龄及场所的固定化提出了挑战。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在1965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上正式提出“终身教育”议案,[1]自此,终身教育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然而,如果终身教育是教育事业的终极目标那么终身学习则是把这一目标变成现实的关键。教的成效最终要用学的结果来衡量。因此,将终身教育理念转化成终身学习是学习者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其发展的需要。这与终身教育的寓意,即提供全程、全态、全面的长、宽、深的教育,让每一个人能随时随地学习,建立无处不学习的立体的教育体系相吻合。[2]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之后,学习成效自然会有所提高。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终身学习的概念便出现了。

    1. 终身学习的内涵

    中国有句古语:活到老,学到老!可见,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古代的学习观中已经有所体现。那么何为终身学习?关于这一概念的阐述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归纳起来较为普遍认同的定义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3]它是1994年有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提出的。这个定义体现终身学习的几个特性:全民性、终身性、广泛性及实践性。首先,全民性是指学习者是组成社会的全体成员,它和古代的私塾教育及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有很大区别,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缩小社会的两极差异,逐渐实现教育公平化。其次,终身性是指将学习看做是人生的持续发展的事业,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正如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所指出的(如图1示)从幼儿期到老年期的整个过程中,虽然接受的教育、学习的资源各有不同但是每个人都在学习,终身性也是终身学习的最基本特性。再次,广泛性是指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及学习内容的不定性,它突破了传统的教育和学习的封闭性、垄断性和终极性(离开了学校就意味着学习的终结),为学习者打造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最后,实践性即任何人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使用自己所学,满足自身所需。


     

    1:受教育历程

    1. 终身学习与视频公开课的关系

    1. 视频公开课的发展

    从范围上讲,视频公开课是开放教育资源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隶属于开放教育资源的一部分。其实,在开放教育资源的大体系中,随处可见视频公开课的影子。视频公开课是近两年网络上比较流行的术语,其本质犹如十年前MIT共享的课堂实录,真是地再现教师授课的全过程。或许,由于网络技术条件的不同,往日的视频资源在制作和播放质量上有别于现在的网络视频公开课,但是其目的和作用同出一辙。如今,为了促进文化传播和优质资源世界共享,网络视频公开课在国外各个高校风靡起来,“淘课”这种时尚且有效的新型学习形式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地的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学习者们的高度赞赏和热捧,尤其是在中国,“淘课”一族日渐强大,网上学习风气越加浓烈。

    国家教育部顺应这个发展趋势,在2011613日颁布了题为“关于启动2011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的文件,文件中关于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目标、定位、要求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说明,同时公布了遴选出的103个精品公开课程的选题。随后建立了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官方网站----Icourse(爱课网),并将它作为教育部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从去年11月份首批上线的20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到现在已经有43门各大高校的视频公开课程上传到网络上。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文件内容,“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计划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其中2011年建设首批100门,2012—2015年建设900门。[4]这一系列的关于网络视频公开课的重要文件和举措都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提供全民终身学习的机会。

    1. 两者的关系

    如上所述,那么终身学习和视频公开课之间到底有何联系?笔者将从以下几点做一简单阐述:第一,加强了终身学习的意识。俗话说:想到才能做到!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开通使人们意识到学习并非学校机构的专属,只要有网络,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学其所需,如此也间接性地加强了人们不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意识。第二,丰富了终身学习的资源。终身学习的资源是广泛性的,任何人们所需的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对象,恰巧各大高校发行的各学科各层次的视频公开课为学习者提供了免费的永久性的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得终身学习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第三,桥接起终身学习和开放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开放教育模式是一直关注的热点,教育的开放无疑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自去年至今发展迅速的网络视频公开课,通过网络存储和传播学习资源,不仅使得终身学习有了技术上的保障而且将开放教育与终身学习完美地结合,使得学习更加平民化,建设学习型社会不在是空想。

    1. 终身学习的发展趋势

    1. 国外的发展趋势

    竞争乃生存之道。为了增强本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各个国家除了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正面交锋之外,教育领域在终身学习方面都做了也很大努力。早在1949年在丹麦艾尔西诺召开的国际成人教育会议上,就倡导学习的永久性和国际合作化。可见,二战之后的诸国将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建立在了教育发展的基础之上,提倡教育学习的终身性与合作化。之后,各国政府机构强力推动终身学习理念的发展,譬如:美国在1976年就通过了《终身学习法》,日本文部省1982年设立了终身学习局,并于1990年制定了《终身学习振兴法》,韩国在1999年制定《终身教育法》[5]等等。目前,世界各主要的经济体正在以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有力的法律政策来为终身学习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从而更有效地完善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根据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韩民副主任介绍,当前国际终身学习发展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发展趋势:第一,推进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的建设。第二,加强终身学习核心能力的培养。第三,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完善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韩国的学分银行),终身学习资格框架。第四,完善终身学习体制和机制。[6]

    1. 国内的发展趋势

    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要在世界之林中有一席之地首先要改变的就是一次性的传统教育。早期江泽民同志就指出“21世纪的中国应处处成为人人皆学之邦”及“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小康社会还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它都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因此,“十二五”期间,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三大战略目标(如图2示),三角形的结构稳实地奠定起我国在国际化教育领域的不可小窥的地位。之后,国家将从以下五个具体目标出发,即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资源、实现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及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7]从而使教育学习如同吃饭穿衣一样,成为人们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此,学习型社会就像冬天过后的春天,很快就将到来。


     

    2:三大战略目标

    结束语

    终身学习使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终身学习使民族兴旺,国家富强。[8]然而,视频公开课又给终身学习理念插上了一双翅膀,为终身学习的推行保驾护航。未来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可能成为世界各个高校的“旁听生”,也将拥有一个永远的身份,那就是“学生”。学习不再成为一种奢望,也不再具有隔阂,它将成为每一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学习型社会已经逐渐悄然来临。

     

     

    参考文献:

    [1]程巧玲.论终身学习与人的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12,98.

    [2]高志敏.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9次全体会议----关于成人教育发展的报告[R].1976.

    [4]教高【20118.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S].2011-10-12.

    [5]李勇.国外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J].成人教育,2012(3),41.

    [6][7]韩民.终身学习:进展与展望[R].2012,7.

    [8]孟丽娟,隋信祥.网络教育与终身学习[J].理论探讨,2005(6),169.

    • 附件

    浅析终身学习与视频公开课(word版),请查看学习资源

    • 标签:
    • 学习
    • 国家
    • 教育
    • 公开课
    • 终身学习
    • 视频
    • 终身
    • 发展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