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翠鸟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按照要求自学生字、词。

        
    1.引导学生回忆复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步骤。
        
    2.引导学生回忆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
          即一读:读课文;二画:画出文中生字、词;三查:查字典认识生字、新词;四找:从字典中找出重点生字的字义。

        
    3.让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4.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自学生字、词,填表,举例:
      (二)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自学,纠正读音。
         (
    1)读准字音。
           “翠”、“饲”是平舌音;“赤”、“衬”是翘舌音;“艳”、“衬”是前鼻音;“灵”是后鼻音。
    ]
         (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腹部   
    f)√   疾飞   j0√   逮翠鸟   d3i√
            
    f(          j@ 7i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
         “翠”上下结构,上面的“羽”字应去掉钩,下面的“卒”一竖不能超过“从”。

         “赤”上下结构,下面的“”的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希”是上下结构,上面的“”的第二笔为一大点。

         “逮”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隶”最后一笔是反捺。

         “褐”、“衬”都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最后的两笔是撇、点。

         “腹”是左右结构,左边中间是“日”。

        
    3.区别形近、同音字,作巩固练习。
          褐(   ) 衬(   )  疾(   )  待(   )

          喝(   ) 衫(   )  急(   )  持(   )

          锐(   ) 饲(   )  希(   )  泡(   )

          说(   ) 词(   )  稀(   )  饱(   )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疾”字为例。“疾”在课文中组成的新词是“疾飞”。教师引导学生从查字典中查找出“疾”字有四种解释:(
    1)病,身体不舒适;(2)恨;(3)快,迅速;(4)疼痛。本着根据词义选取字义的方法,“疾”字在“疾飞”一词中应选取“快,迅速”的字义。“疾飞”的意思是很快地飞。联系课文内容,“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学生便可悟出“疾飞”一词是指翠鸟飞得很快。
        
    3.出示词语,让学生作巩固练习。
         锐利——“锐”是尖刻的意思。锐利即尖锐、锋利。课文中指翠鸟的感觉非常灵敏。

         鲜艳——又鲜明又美丽。课文中指翠鸟的羽毛色彩非常美丽、好看。

         清脆——“脆”指声音响亮、清爽。课文中指翠鸟的鸣叫声清亮好听。

      (四)介绍翠鸟。

       
    1.翠鸟:又称叼鱼郎,也叫鱼狗,羽毛青绿色,尾巴短,捕食小鱼。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看到。
       
    2.出示图片或标本让学生看。
      (五)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熟悉生字、词。

      (六)作业:朗读课文,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借助理解反映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进一步读懂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让学生说出各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检查复习。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
    1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第23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活动特点,并讲述了翠鸟捕捉小鱼的过程;第4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并表达了“我们”对翠乌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课文,弄清各段大意,从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抓重点句,读懂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共有几句话?其中哪几句话介绍了翠鸟各部分羽毛的颜色?让学生边读边想将有关内容在文中画出来。
        
    2.出示思考题:
          翠鸟各部分的羽毛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3.指名回答:
          本段共有六句话,其中第
    25句介绍了翠鸟各部分羽毛的颜色。
        
    4.出示重点句: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
    1)指名读句子。
         (
    2)讨论:这四句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清这四句话按总分段式描述了翠鸟各部分的羽毛的颜色。首先总体描述翠鸟的羽毛颜色非常鲜艳,然后从上到下,有条理地介绍了翠鸟的头、背、腹各部分羽毛的颜色。层次十分清楚。同时在描写中,作者特意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
    3)指名读第1自然段第1句话,让学生想一想这句话介绍了什么?
            这句话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讲翠鸟爱停在苇秆上;二是突出写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而且这双小爪子能“紧紧地抓住苇秆”。这就为下文翠鸟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作了铺垫。

         (
    4)指名读第6句话,想一想这句话主要介绍了什么?
            这句话突出介绍了翠鸟“透亮灵活的眼睛”和“又尖又长的嘴”,同样为下文翠鸟能在疾飞中叼起小鱼作了铺垫,同时这样一番描写,把一只羽毛鲜艳、小巧玲珑的翠鸟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
    5)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叙述翠鸟的外形特征。
         (
    6)教师将翠鸟的图片分解为头、背、腹、爪子四部分,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图片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一边说一边依次贴出,使图片还原,也可采用此种方法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
    23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本段有几句话?主要写的是什么?第2自然段有两句话,主要介绍翠鸟的两个活动特点:
         (
    1)爱贴着水面疾飞;(2)一动不动地注视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意。
         (
    1)出示重点句:“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
    2)指名读句子。
         (
    3)课堂讨论:什么是“疾飞”?翠鸟在“疾飞”中,又能“轻轻地停在苇秆上”说明了什么?
           教师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义。“疾飞”是指飞得很快的意思。翠鸟在“疾飞”中,眨眼间又轻轻地停在细软的苇秆上,这说明翠鸟飞行时动作十分敏捷。“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停得急而轻。这句话充分表现出翠鸟行动迅速而敏捷的特点。

        
    3.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
    1)出示重点句: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
    2)课堂讨论:什么是注视?翠鸟为什么能“一动不动地注视”?
            教师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句义。“注视”是指集中注意力地看。联系上文翠鸟能“一动不动地注视”是因为它那“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表现出翠鸟在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时,既专心又机警。

        
    4.指名读第3自然段:
         (
    1)课堂讨论:翠鸟怎样捕捉小鱼?
         (
    2)指名读有关句子。
         (
    3)出示填空练习: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
    4)讨论括号中所填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懂这句话活灵活现地写出了翠鸟捕捉小鱼的经过。“蹬开,飞过去,叼起,飞走”这一系列的动作,可以看出翠鸟动作熟练、连贯、非常迅速,都是在瞬间进行的。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下文“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进一步体会翠鸟动作的迅捷。苇秆摇晃是因为翠鸟蹬开水面,水波荡漾是因为鱼儿被叼出水面。这“摇晃”和“荡漾”持续的时间都不可能长,而就在这极短的时间里,翠鸟叼着小鱼飞的无影无踪,可见翠鸟动作迅速敏捷,准确,不落空。

         (
    5)为什么翠鸟能这样迅速准确地捉到小鱼呢?让学生联系上文找出有关句子。
         (
    6)出示句子,让学生选择带点词的意思。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
    7)出示带点词的意思,让学生采用出示反馈牌的方法选择正确的解释。
         (
    8)讨论句义。
            在这句话中,作者先说小鱼“机灵”,再说“难以逃脱”,借以反衬出翠鸟的目光极其尖锐,说明翠鸟在观察露出水面的小鱼时十分机警,再联系上文,翠鸟长着“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一张又尖又长的嘴”,这样捕捉水面上的小鱼当然是既迅捷而又准确不落空了。

      (四)联系上下文体会句间联系。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句式训练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弄清句间联系。

        例:

         
    1.翠鸟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水面是因为它有________
         
    2.翠鸟目光锐利是因为它有________
         
    3.翠鸟能在疾飞中叼起小鱼是因为它有________
          通过这样的句式练习让学生认识到翠鸟捕鱼本领高超,不只是因为身体某一部分的特点,而由于它外形各部分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习第
    4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第
    4自然段,体会作者喜爱翠鸟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第
    4自然段。
      (二)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三)指名读有关句子。

        
    1.“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2.“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3.讨论:为什么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第
    1句中“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是“我们”的想法,前边加一个“真”字体现出作者的真情实感,说明十分喜爱翠鸟,想好好地把它留在身边饲养它。
         第
    2句中“远远地看”是因为作者知道翠鸟很机警,怕惊扰它。“希望它”“多停一会儿”是因为想多看它几眼,这正是作者喜爱翠鸟的真情实感的流露。
       
    4.指名读句子,要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四)让学生借助板书,分析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依据板书分析作者的观察顺序,先看静态,主要观察翠鸟的外形特点,色彩鲜艳小巧玲珑;再看动态,疾飞注视,蹬开、叼起、飞起……这一系列的动作观察的仔细深入。

         在描写中,作者抓住翠鸟一动一静两方面的特点,既写出了翠鸟的外表美,也写出了它动作快捷捕鱼本领高。一动一静,恰到好处。这样的描写来源于作者按顺序抓住特点的细致观察,在写作中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五)让学生根据板书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外形:颜色鲜艳,小巧玲珑

             活动:等鱼 贴、飞、停、注视等

                捉鱼 蹬、飞、叨、贴、飞喜爱

             住处:隐蔽


      教学后记:

      文章很美,条理清楚,是指导学生写好动物的范文,在学习时,我注意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怎样有顺序地生动地将翠鸟的外形、生活习性写清楚的,为他们写好动物做好准备。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羽毛
    • 学生
    • 作者
    • 小鱼
    • 联系
    • 指名
    • 自然
    • 引导
    • 特点
    • 翠鸟
    • docx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