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雪地里的小画家》30团齐红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17《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材分析:
本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情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识字、写字和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教学本课时,本课要求认的字有几个音较难读,字形的识记也较困难。而本课的课文语言富有童趣,读起来趣味盎然,所以指导朗读教师不必做过多的技巧的抽象指导。
教材处理:
- 用比较法记住“成”和“晨”两个字的音。认记字形以整体识记为主,鼓励少于用熟字来记。
- 本课要写的三个字,要提醒学生注意在田字格里居中安排。
- 课文的读是让学生在感受和体会以后去朗读。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识字和写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会写3个字。
3、初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会写3个字。
教学难点:
- 认识成、参、睡三个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 写好“几、用、鱼”三个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下雪了,雪地上来了一群小画家?你们知道是谁吗?
2、噢,原来是一群小动物啊,板书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 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看书上的插图,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雪地里干什么?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认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在课文中找出今天所学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三、辨形正音,合作识字。
这篇课文中有这么多字你们都认识吗?
1、学生观察11个生字,自由识记,读准每个字的音,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准“成、晨、睡”三个字的音,“成、晨”的读音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读准。
2、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整体识记生字和利用熟字的方法来记忆字形。
3、小组交流给认识的生字组词。
4、齐读词语和生字。
4、学生交流识字的好办法。教师小结好的识字方法。
四、重点指导,强化写字。
1、读准要写的三个字,想办法记住形,给这三个字组词。
2、学生分别观察“几”、“用”、“鱼”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重点指导“用”、“鱼”两个字的书写。
4、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点评。
五、拓展阅读,体会运用。
翻开阅读资料,自读儿歌,学生间互相帮助,找到今天学过的生字,圈画生字词,老师巡视指导。
- 随堂说话巩固运用。
用今天学过的三个字组词,引导学生任选一个词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难点
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几个生字你们还认识,会写吗?开火车识字。
(二)品读课文,理解主题。
1、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雪地里来的一群小画家是谁?老师指导学生认识问号和感叹号。
2、再读课文,看看小画家们分别画了些什么?课文中是怎样连起来说的?
3、它们是怎么画画的呢?
4、试着把4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5、这么美的雪天,小动物们都来到雪地里作画,怎么没有过看见青蛙兄弟呀?它到哪去了?指导学生朗读。
6、学了解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什么动物也要冬眠?
(三)拓展阅读,深入主题。
翻开阅读资料,自读儿歌,短文,学生间互相帮助,老师巡视指导,指名读自己最喜欢的短文,说出为什么?
(四)写话训练。
想想雪地上还会来什么小动物?画出来的是什么画?什么动物也要冬眠?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五)评价反馈,修正补充。
根据学生上课的表现教师适时进行评价,指正,补充。
.
-
-
- 标签:
- 识字
- 教学
- 学生
- 认识
- 教师
- 个字
- 生字
- 课文
- 指导
- 学习交流
- 动物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