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基础01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Python字典(2.0与3.0的区别)
Python 3里更令人懊恼的更改之一就是对字典迭代协议的更改。Python2里所有的字典都具有返回列表的keys()、values()和items(),以及返回迭代器的iterkeys(),itervalues()和iteritems()。在Python3里,上面的任何一个方法都不存在了。相反,这些方法都用返回视图对象的新方法取代了。
keys()返回键视图,它的行为类似于某种只读集合,values()返回只读容器并且可迭代(不是一个迭代器!),而items()返回某种只读的类集合对象。然而不像普通的集合,它还可以指向易更改的对象,这种情况下,某些方法在运行时就会遇到失败。
站在积极的一方面来看,由于许多人没有理解视图不是迭代器,所以在许多情况下,你只要忽略这些就可以了。
Werkzeug和Dijango实现了大量自定义的字典对象,并且在这两种情况下,做出的决定仅仅是忽略视图对象的存在,然后让keys()及其友元返回迭代器。 由于Python解释器的限制,这就是目前可做的唯一合理的事情了。不过存在几个问题:
- 视图本身不是迭代器这个事实意味着通常状况下你没有充足的理由创建临时对象。
- 内置字典视图的类集合行为在纯Python里由于解释器的限制不可能得到复制。
- 3.x视图的实现和2.x迭代器的实现意味着有大量重复的代码。
下面是Jinja2编码库常具有的对字典进行迭代的情形:
1
if
PY2:
2
iterkeys
=
lambda
d: d.iterkeys()
3
itervalues
=
lambda
d: d.itervalues()
4
iteritems
=
lambda
d: d.iteritems()
5
else
:
6
iterkeys
=
lambda
d:
iter
(d.keys())
7
itervalues
=
lambda
d:
iter
(d.values())
8
iteritems
=
lambda
d:
iter
(d.items())
为了实现类似对象的字典,类修饰符再次成为可行的方法:
01
if
PY2:
02
def
implements_dict_iteration(
cls
):
03
cls
.iterkeys
=
cls
.keys
04
cls
.itervalues
=
cls
.values
05
cls
.iteritems
=
cls
.items
06
cls
.keys
=
lambda
x:
list
(x.iterkeys())
07
cls
.values
=
lambda
x:
list
(x.itervalues())
08
cls
.items
=
lambda
x:
list
(x.iteritems())
09
return
cls
10
else
:
11
implements_dict_iteration
=
lambda
x: x
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做的一切就是把keys()和友元方法实现为迭代器,然后剩余的会自动进行:
01
@implements_dict_iteration
02
class
MyDict(
object
):
03
...
04
05
def
keys(
self
):
06
for
key, value
in
iteritems(
self
):
07
yield
key
08
09
def
values(
self
):
10
for
key, value
in
iteritems(
self
):
11
yield
value
12
13
def
items(
self
):
14
...
-
raw_input() 与 input() __ Python
这两个均是 python 的内建函数,通过读取控制台的输入与用户实现交互。但他们的功能不尽相同。举两个小例子。
1 >>> raw_input_A = raw_input("raw_input: ") 2 raw_input: abc 3 >>> input_A = input("Input: ") 4 Input: abc 5 6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7 File "<pyshell#1>", line 1, in <module> 8 input_A = input("Input: ") 9 File "<string>", line 1, in <module>10 NameError: name 'abc' is not defined11 >>> input_A = input("Input: ")12 Input: "abc"13 >>>
1 >>> raw_input_B = raw_input("raw_input: ")2 raw_input: 1233 >>> type(raw_input_B)4 <type 'str'>5 >>> input_B = input("input: ")6 input: 1237 >>> type(input_B)8 <type 'int'>9 >>>
例子 1 可以看到:这两个函数均能接收 字符串 ,但 raw_input() 直接读取控制台的输入(任何类型的输入它都可以接收)。而对于 input() ,它希望能够读取一个合法的 python 表达式,即你输入字符串的时候必须使用引号将它括起来,否则它会引发一个 SyntaxError 。
例子 2 可以看到:raw_input() 将所有输入作为字符串看待,返回字符串类型。而 input() 在对待纯数字输入时具有自己的特性,它返回所输入的数字的类型( int, float );同时在例子 1 知道,input() 可接受合法的 python 表达式,举例:input( 1 + 3 ) 会返回 int 型的 4 。
来源1:http://www.oschina.net/translate/porting-to-python-3-redux?print
来源2:http://www.cnblogs.com/way_testlife/archive/2011/03/29/1999283.html
-
-
- 标签:
- input
- python
- 对象
- 输入
- 迭代
- lambdad
- 视图
- 字典
- raw_input
- 返回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