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张玉萍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张玉萍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是一本汇集了众多教师及班主任经常碰到的棘手问题,作者集四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这些问题逐条分析,进行鞭辟入里的解答,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最切合实际的指导。打开此书,确实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们,可以在这本书中参照这些教育方式,启发大家的教育智慧。
        案例的点评里王老师有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爱能解决很多问题,但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为什么学生中有那么多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有些家庭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导致失败?是该怪罪家长爱孩子爱得不够?还是爱得太多?事实上那种所谓的的关爱、溺爱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所以,想想自己对孩子的某些做法,仅用“爱心治疗法”并没有真正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就好象医生与病人还需要能对症下药。我们可能并没有找到真正的“病症”之处,所以,有时候关爱很难奏效,自己也觉得对他的关爱不值得而灰心丧气。但是许多教育家都倡导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用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心灵培育祖国的幼苗。这又使我感到爱的伟大,至此,我明白了,爱也要也包蕴着智慧,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学生受到感化?会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创造那么多的奇迹呢?    

        我觉得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教育教学的启示,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怎样用智慧去教育那些“学困生”。同时也使我感受到,我们在教育中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我们都知道,搞好教育的前提是教师自己心理要健康,还要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有研究心态。教师的个人素质不同,教学理念不同,教学思路不同,在对学生的教育效果肯定不同。我想,作为我们处于教学改革前沿的教师来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质,更新教育理念,开阔教学思路,把多样的教育方法简单化,有崇高的教育精神。坦率地说,面对学困生,我们千万不要絮絮叨叨进行大套的理论说教。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深入具体地分析他的心理问题是什么,他的思维方式是什么,他的困难到底是什么地方,从何处突破可以见到成绩,可以建立信心。千万不要以为我们是神仙能治百“病”。我想说一句可能得罪人的话:爱不属于专业能力,虽然爱非常重要。爱,谁不会?小猫小狗都爱自己的孩子,更何况是家长,家长对孩子的爱,难道比教师对学生的爱少吗?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他们缺少的不是爱,而是理智、是智慧、是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所以,我非常赞同老师的话:教育中,仅仅有爱是不够的。光有爱心,不一定能走进孩子的心里;要了解事物的本质,需要科学的教育理念,教师要掌握心理学。一个人的个性,他的心理特点,都不是“爱”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当你不知道某件事物的真相的时候,批评他,只能进一步掩盖事物的真相,而不会使它的真相显现出来。我们要学会发现问题,学会研究问题,找到研究突破口。

       作为教师,没有爱,肯定是不行的,但光有爱也是不够的。除爱以外,我们还要有科学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由此 我懂得了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 标签:
    • 智慧
    • 学生
    • 家长
    • 教师
    • 教育
    • 真相
    • 问题
    • 科学
    • 孩子
    • 爱心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