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输入学习元标题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读王晓春作家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有感
汤立伟
近日,读了王晓春老师著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收获颇多。
王老师在此书中对教师提出了许多的方法和建议。
第一:不做脑力劳动者中的体力劳动者。教师的工作当是脑力劳动者,多思考、多创新,与时俱进。然而当下情况是,好多教师做的是体力劳动,几十年如一日,今天不断重复昨天,累死累活,精神可嘉,却无多少新意。检查自己,好像也有这方面的倾向。新一代教师要悄悄“偷懒”,以便腾出更多时间读书思考,做创新工作,培养创造型人才。学习、思考、创新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新一代教师的需要。做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在关注学生成长的同时也要用眼睛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关注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愿做逼学生读书的工头,就从改变自己开始。
第二,王老师谈到思考,从事真正脑力劳动的时间从哪里去找。一可以减少讲课时间,提高效率,多说几遍只是让已经听明白的学生陪绑,,不如换个方法。判作业可让学生自判或互判。个别谈话最费时间,可自评估,哪些可不谈,哪些可暂时一放,哪些需认真准备长谈,以求少浪费时间。只要转变了观念,真想学习,时间总能找到,提高了自己,工作才会更轻松。
在教育教学方面,王老师提到的“教育是慢功”,对我触发很大。我有时就范了急功近利的毛病,恨不得老师讲了,学生马上就会,第二天忘了就是你没好好记,总期望教育能立竿见影,违背了教育本质规律。王老师说要用大尺度衡量工作效果,今天不要跟昨天比,这周不要跟上周比,要看这一个月、一个学期有没有进步。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不知道的、做不好的事情还有很多,但重要的是我学会了从书本中学习,从理念上改变自己,从理论上充实自己,以期达到从素质上提高自己。王晓春老师教给我们如何做教师,做一个怎样的教师。
 - 
													
 - 
							
- 标签:
 - 学习
 - 20131212163305
 - 学生
 - 时间
 - 教师
 - 王老师
 - 提高
 - 教育
 - 学习元
 - 思考
 - 工作
 - 创新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