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读后感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读后感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读后感
第二师三十团中学 李晓梅
最近学校介绍译本书让所有教师去读,开始我觉得这只是一个任务,草草完事就行,但是正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被它吸引了,我是一位青年教师,而且今年第一次当班主任,代班期间遇到过大大小小的问题,虽然都以我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解决了,可对于我自己的做法,我无法给予正确的判断。这本书恰巧解决了我的疑问。
读完第一、二两个部分,我认为教育者独具慧眼,不以粗暴、简单的方式加以归因、干预和压制学生。作为教师重在发现和研究,积极探求学生表现的背后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教育好学生,而且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一个深入学生生活的探索教育方法最优化的“研究者”。
在读前几十个案例时,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以下几个。
课间有学生打架了。案例是说有一位学生课间打闹被带进办公室,作为教师并没有立马批评学生做的不对,而是让学生说出自己今天哪些方面表现的不好,说出一条加两分,到十分就让他回教室。这个对我来说是一个启发,学生能说出自己哪些事表现不好,证明他知道哪错了,相信通过这次的教育,学生今后的表现会有所改善。
《秘密约定》这个案例讲了一个学生频频举手,给老师的印象是“不懂装懂,随意举手,欺骗老师”。一般老师可能会冷落,甚至讥讽他。可是肖东萍老师经过深入了解后却认定他有一颗“好胜、上进的心”。学生的一些看似缺点的表象一下子成了优点。有了肖老师对学生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学生才拥有健康成长的土壤,老师的教育智慧也得以滋长。这个案例我眼前一亮,学生犯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学生犯错肯定是有多种原因的,作为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知道学生犯错的深层原因,思考学生犯错的本质,从本质上研究如何解决学生的此类错误,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观念,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老师遇事“三思而后行,不忙于下结论”,先了解情况,了解是解决的前提,思考就是研究!了解和思考过程蕴涵科学的探究,才能有切合实际的问题解决的结果。所以王老师认为:“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答案,而在于知道如何寻找答案。”寻找答案的一般思路是:1、尽可能周全的了解情况,占有材料。2、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种种归因假设(假说),即初步诊断。有了诊断就可以开药方试试了,于是采取措施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干预。3、再根据反馈的干预结果,调整假说,调整诊断,调整药方……如此循环,认识不断深入,问题也就逐步得到解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了解情况是要习惯于了解学生的成长史和考察家庭教育的特点,有利于搞清孩子问题的真正原因。
总之,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出发,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要有一定的智慧,与学生打交道,更应该用智慧,用自己幽默的话语,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智慧
- 解决
- 教师
- 点评
- 老师
- 里来
- 研究
- 案例
- 100
- 学生
- 教育
- 了解
- 问题
- 表现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