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丽娜 9月《风筝》说课稿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三年级语文《风筝》 三年级语文《风筝》
说课稿
《风筝》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
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本课拟定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生字,初读课文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我本次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大惊失色、憧憬、垂头丧气……”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体会放风筝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体会放风筝的快乐。
三、教学难点:
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大惊失色、憧憬、垂头丧气……”词语的含义。
四、学习方式
1、教学识字、写字环节时,我设计了让学生通过看图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多音字放在句子中来区别读音。
2、我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等多种方式读书,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同桌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五、教学环节
一、猜谜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谁来读一读?
2、“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微风吹,就怕细雨飘。”
3、你是通过哪些词语猜出来的呢?(真棒!看来词语的用处真大呀!老师奖励你一个漂亮的风筝。)
4、出示风筝图片,了解风筝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读一读。想一想词语的意思。
3、出示图片。根据图片理解词语。
4、出示多音字句子,区分多音字。
5、指导书写“命、丧”。提醒关键笔画。师范写,学生书空。
6、学生书写。写两个,一个写正确,一个写漂亮!
三、整体感知
1、同学们对生字和词语掌握的这么好,老师想大家学习课文一定也很棒!
2、请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有很多种,今天,老师看大家表现的这么好,我要教给大家一种方法:看课题,这篇课文都是围绕着“风筝”来写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围绕课题来看看这篇课文讲课哪几件事?
4、学生汇报。你真棒!这么快就学会了老师教的“课题扩展法”。
5、放风筝本来应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可是文中的小伙伴们的心情可是起伏多变的。请同学们快速的读课文,这三件事中小伙伴们心情分别是怎样的?把有关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6、出示句子,指名读。
四、拓展阅读
1、心情无论是高兴还是伤心、难过,都是童年生活中最美好的回忆。现在就让我们再去看看阅读材料中那些有趣的童年往事吧!
2、出示阅读材料。
五、小练笔
1、作者用三件事、不同的心情写出了风筝带给他们童年的记忆,你能像这样写一写你做的一件事吗?老师送你们一些表示心情的词语。
2、出示写作温馨提示。
板书设计:
10、风筝
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词语
- 句子
- 放风筝
- 学生
- 生字
- 课文
- 老师
- doc
- 心情
- 出示
- 说课稿
- 风筝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