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丽娜 9月《风筝》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风筝》教学反思 《风筝》教学反思
223团中学朱丽娜
三年级是一个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一个阶段,也是一个在小学阶段较为关键的一个年级,从三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整堂课的全部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
今天上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将课文读通读顺,学习生字,并能初步体会课文中小伙伴们的心情。导入以后,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词和句,在预习的前提下,学生读课文这一方面没有大问题。已经是三年级了,识字、写字这方面在一二年级时已经训练过,所以学生们掌握的还不错!但是也没有新颖的办法促进识字教学,这一方面也有待和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学习完生字之后,由于是三年级了,除了对生字的认识之外,初步感知课文也是在第一课时里必要的一个环节,首先我提了一个能概括全文的问题: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答案,由此,我也教给了学生一个概况课文内容的方法:课题扩展法。由课题展开,思考课文围绕课题讲了哪几件事?学生马上就会运用这种方法来概括。之后我让学生边读边划出描写小朋友们做、放、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看到不少同学很会抓重点词和句,这一点我很欣慰。找出重点句后,我让个别学生读了读这些句子。初步的感受了小伙伴们的心情。第一课时就讲了这么多内容,生字、感知课文都设计到了!但是唯独比较困惑的就是,中高年级的识字、写字该如何设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能够促进这一方面的教学效果,而不是还像一二年级那样,比较简单的用一些识字方法就带过了!也希望从这次的互动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方法。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识字
- 课时
- 课题
- 教学反思
- 方法
- 学习
- 学生
- 生字
- 这一
- 课文
- doc
- 第一
- 风筝
- 重点
- 内容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