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

首  页 |  教学设计 | 课文学习 

资料城 | 小 作 家 | 教师简介

小问题:

1、古代诗人眼里,秋天是怎样的?

2、在你的眼里,秋天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

古诗词中的"秋"

    今天,人们往往以“金色”缀之于“秋”,它给予人的往往是丰收的企盼。但在古文人眼里,却似乎很少有这份喜悦,有的只是秋风的萧瑟、草木的枯败,一片肃杀的景象。所以当他们需要表达悲伤的心情时往往就会借助“秋”这一透着凉意的意象。

一、伤别

     离愁别恨,自古就是诗人词家难以割舍的情怀,因而也是他们常咏的对象。如: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以上两例都是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了两幅秋江离别图。

二、叹时

    多愁善感似乎是诗人的本性,就是极平常的秋景也时常引发他们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如: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

    草木凋零,落叶归根,好景不再,逝者如斯,排遣不成,凄凉顿生。

三、思乡

   漂泊异乡的游子,家是他们永远的牵挂。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三湘秋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秋入乡心愁割肠,以上五例均是以秋色来托引乡愁,是悲秋思乡望归的典范。

四、怀人

    古人“目秋”也常常撩拨起对亲故或所敬仰之人的怀恋。如: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以上四类皆为“悲秋”之作,以下却为“喜秋之作”: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王绩《野望》)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以上各句可谓是喜形于色,展现的是一幅幅优美的秋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