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教学论文 教学设计 教学资源 教学实录 教学说课 专家点评 学生作品 作者简介
 

 

 

牵单元主题线  穿跨越发展珠

——谈人教版第八册第五单元主题备课

丰宁一小   兰海燕    emailfnlanlan123@126.com

摘要:中高年级的跨越式试验,强调以“单元主题”为主线,整合教学内容,本文就是针对这一思想进行的探索。从“备课——参悟单元主题,走进文本;设计——合理分配课时,走整合路;引导——注重方法引导,授之以“渔”;反思——重拾备课点滴,一种思考”四方面谈谈在单元备课中的感受与做法。

关键词:跨越式教学  中高年级   单元主题  

引言:

    跨越式教学进入中高年级后,学生的各项能力均有所发展与提高,如果我们的教学还停留在低年级的教学模式上 ,就会大大地桎梏学生的发展。如何改变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发展带入新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快、更大的进步呢?这是摆在我们中高年级老师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对于我们非网络环境下的老师和学生来说,对于这项工作的探索更需亟待解决。在各项培训中 ,课题组的专家反复强调以“单元”组织教学,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理念与方法,我们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备课——参悟单元主题,走进文本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提高“对话”的质量,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关键的一步。文本是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那么,怎样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呢?我想,首先是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才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教师把握了教材,才能灵活运用教材。语文教师面对文本,首先是一个读者,其次才是教师。

 如人教版第五单元的四篇课文是围绕着“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人类思考的永恒主题。在本组教材中,选编的4篇中外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触摸春天》告诉我们:谁都有热爱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永生的眼睛》启示我们:以自己的爱心给他人带来幸福,生命才更有意义。《生命 生命》教育我们:要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花的勇气》激励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阴风冷雨并不可怕,要以无所畏惧的勇气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教师的阅读文本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阅读,我们既要站在自己的角度,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不但要“跳进去”解读文本,还要“跳出来”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一个勤奋的教师,不仅读教材,读参考,更重要的是博览全书。教师在研究本组课文时,首先要参悟四篇课文的不同侧重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同时,又有每节课的侧重点,这样的主题对教师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自己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教起这样的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出口成章,才能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影响。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强调教师要把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交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担当起“首席”的角色,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备透教材,更要备准学生,要眼里有学生,心里装着学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学本组教材时,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一个个形象、具体的人物和事例来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引导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把具体的人和事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道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认真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并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二、设计——合理分配课时,走整合路

   在单元设计上,我力求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课时安排上,我们采用精加略的教学模式,把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重点突出。

《触摸春天》和《永生的眼睛》进行结合,用3课时完成,因为《触摸春天》这篇课文虽然短小精悍,语言简洁,但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主要描写了盲女孩安静用自己特殊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影踪,在她一系列的动作中,给作者留下了震撼,作者也触摸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安静的动作来反映她五彩缤纷的内心世界的,而《永生的眼睛》主要是通过外公、温迪的语言来刻画人物的,反映了他们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同时他们通过捐献眼角膜,来改变盲人的生活,令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让别人在接受帮助的同时更体会到人性的美好与善良。这两篇文章反映的主题很相似,但有各自的表达方法。而《生命 生命》和《花的勇气》进行结合,因为有了前两课教学的铺垫,学生对生命的内涵也有所感受,对学习的方法也有所掌握,所以,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充分自学,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用2课时完成。同时,把园地中的“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穿入其中,在每节课完成。而每课中的小练笔正是对口语交际教学进行的铺垫。主题阅读1课时,作文指导、讲评教学2课时,这样下来,这个单元共用8课时就可以完成。

三、引导——注重方法引导,授之以“渔”

陶行知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校教育应该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那么,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应用就必不可少,而学习方法的指导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这项学习任务应渗透在每节课的教学中,那么本单元训练的重点就是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一些方法来体会句子中蕴含的道理,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一)感悟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

在本单元中,每篇课文都有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采用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时代背景、联想等方法来理解句子;其次,采用半扶半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最后,完全放手,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灵活应用,达到自学的目的。

如教学《生命 生命》一课, 在指导对重点句子“生命虽然短暂,我要让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的理解时,我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体会句子含义,有的同学说:“我采用抓重点词语的方法来理解,我抓住了‘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价值’这两对反义词,有限的生命就是指人的年龄,无限的价值是指人所创造的价值,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有的学生说:“我采用联想的方法来理解,读到这句话我想起了雷锋,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虽然只活了22岁,但是他的名字却世代流传,成了那些无私帮助别人的人们的代号。”有的学生采用的是联系作者实际的方法来理解,想到杏林子那极度残疾的身体,想到她随时都可能失去生命,但是她仍然笔耕不辍,为后人留下优秀的作品和宝贵的精神支柱,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学生们在理解句子的同时,谈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同时又注意到方法的自觉运用,为将来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教师注意方法的提炼与总结,并督促学生人人会用,并且由单一的方法延伸到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这就是为学生的独立学习奠基。

(二)以提纲为支架,提高学生概括能力

     四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但是能力的提高需要经常性的重复,所以,在每节课中,教师都应想到每个教学行为的目的性,让每个环节的设计都做到有的放矢。那么在精加略的课型中,以表格、提纲等为支架,既是对精讲课文的一种概括与总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可总结、可借鉴的直接知识目标,又为学习略读课文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方式、方法,学生可凭此进行自主学习。如《花的勇气》结合略读时,我出示了反馈提纲,放手让学生自学后试着填写:a.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感到______,因为________b.扒开草后看见躲藏着的小草时,感到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

c.离开维也纳前,感到______,因为____________d.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_______,因为_________e.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头_____,因为_______。通过这样的方式检查自学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简便易行。

(三)注重主题阅读,丰富积累,源头活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学习更是如此,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化底蕴来源于书籍的长期的滋养。“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我们不能为几篇课文束缚住手脚,所以,同主题的阅读扩展,既是对知识的积累,对主题的理解与升华,又是对学生文化的一种熏陶与影响,对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形成起到铺垫的作用。让主题阅读课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对于生命的主题,我们推荐了8首阅读资料,拓宽学生的感性理解,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让他们对生命有所悟、有所想,更重要的是能够付诸于实践之中。

(四)写作方法的概括与领悟

     小学生面对写作总是觉得难,一部分原因是学生不会写作,不懂得方法,有满腹的话不知如何来表达。传统中的语文教学将讲读课文与作文课分裂开来,讲是讲,写是写,不能有机结合起来。而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课堂中,将讲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跨越式为读、为写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积淀,从读中悟写法,在写中体现读的成果,进行读写结合。课文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众多写作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炼,适时引导学生领悟,并为学生的实践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表达的欲望。如《触摸春天》一文中,我们勾画表现安静动作的语句,学生采用边读边演示的方式来体会安静内心的丰富多彩和对生命的热爱,而与这篇课文结合的文章《永生的眼睛》则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联系上下文来细细体会人物的品质,从中得到心灵的震撼。学生在感悟文章主题的同时,学会了刻画人物的方法,这只是一种写作方法的学习,只要坚持下去,学生的写作知识就会丰富起来,以致终生受益。

(五)在对比鉴赏中提升审美能力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在对比、欣赏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在教学《触摸春天》和《永生的眼睛》中引导学生从主题、刻画人物的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体会两种刻画人物的方法,能从中提炼出各自的精髓的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训练。长此以往,他们欣赏作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四、反思——重拾备课点滴,一种思考

经过这次备课,我感觉精加略、略加略、精加课外阅读、略加主题阅读等方式都是切实可行的,重要的是找准结合点,那么,结合中的“点”在哪里?经过尝试,可以从主题、写作手法、写作风格、语言赏析等方面来结合,可以是对照、类比、分析、迁移、关联、阅读等结合点,关键是教师在备课中要用心体会,对学生学情合理分析,制定出呈发展趋势的系列训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