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简介 教师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实录 教学资源 教学反思 学生作品 专家点评 教学论文

《27.陶罐和铁罐》+《28狮子和鹿》精+略教学设计
福泉市牛场中心小学 马玉梅


【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看似简单,却讲述着深刻的道理。本文运用大量的对话来向我们展示两只不同的罐子,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陶罐的谦虚,铁罐的傲慢。文章以两只罐子的对话为线索,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狮子和鹿》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奋力脱险的故事。文章中作者采用独白这种语言描写突出鹿对自己美丽的角的喜爱,对自己丑陋的四条腿的厌恶。再加上一些恰当的动作描写把这个故事写得有趣生动。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了它的长处。不要光图美丽,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

【设计理念】

(1)两篇文章都属于故事范畴,并且在故事中蕴含一定的道理: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人和物都各有长短,要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

(2)写作方法上:在采用恰当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同时,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理。

(3)都采用拟人化表达方法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孩子都比较喜欢读童话故事,但所积累的语言素材不够丰富,生活阅历浅,阅读面和知识面比较窄,我认为着眼点应放在“抓好起步,打牢基础”上,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充分享受运用书面表达见闻、抒发情感的快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朗读,感悟课文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以两篇课文的写作方法为导向,引导学生学习编写故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学会全面看问题,知道人和物都各有长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以两篇课文的写作方法为导向,引导学生学习编写故事的方法。

【教学策略】: 1、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读,做到以读代讲,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指导学生编写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用的资源:多媒体课件 学习用的资源:课本、阅读材料等。

【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精彩的故事《陶罐和铁罐》和《狮子和鹿》,现在我想考考大家。 (设计意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文回读,归纳作者写作方法、理解表达方法。

  1、两个故事中主人公分别是谁和谁呢? (《陶罐和铁罐》的主人公是:陶罐和铁罐 《狮子和鹿》的主人公是狮子和鹿)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想写好一个故事首先必须确定主人公这一要素。)

  2、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两个故事讲了什么事,指导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一个故事要写得好,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达。)

  3、复习故事告诉的道理。

  4、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5、作者把故事写得这么精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用了哪些写作方法呢?出示课件让学生复习两课的写作方法。 A、“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B、“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C、“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D、“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 (1)这段话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2)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恰当的写作方法,为编写故事做好铺垫。)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鲜明的个性特点。)

  7、指导学生复习《狮子和鹿》的语言描写—独白的形式。

  8、复习《狮子和鹿》的动作描写。

  9、总结。

三、拓展阅读,深化主题

必读:13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35页《各有所长,相互依存》

选读:133《草地上的罐头》 134页《美丽的包袱》

四、写法迁移,学生练笔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把故事写具体。

  3、学生练写。

五、佳作展示、激发创作

六、板书设计:

               学写法编童话

                确定主人公

      编写故事

           用事例讲道理:语言(对话、独白)、神态、动作、拟人化

 


版权所属:贵州省福泉市牛场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13368549818  联系地址:贵州省福泉市牛场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