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简介 教师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实录 教学资源 教学反思 学生作品 专家点评 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个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福泉市牛场中心小学 王燕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思维与情感的统一,进而获得思想的启迪。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个性化阅读 自主 课程改革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要体现他们的主体性,注重他们的个性发展。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及思考,就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有效策略展开研究,以期提高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一、准确定位 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但是,要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最主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因为阅读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信息、进行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教”的主体,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经验的传递者,是学生的指引者、合作者。此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文本和学生的桥梁,既要阅读文本,又要展现学生的自主性,还要关注学生和文本的交流程度,这样,学生与教师和文本之间建立直接的关系,可以直接进行师生交流、生本交流,实现双向互动,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个性解读,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生在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个性特点。教师的引导价值能够得到充分体现,这是最理想的教学状态。 因此,在小学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主导作用,通过融洽的、和谐的交流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处在宽松的课堂中,他们的思维会更活跃,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会更高,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潜能、发散思维、认知能力,从而达到愉悦学习的效果,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老师感受教育的幸福。 二、充分发挥“阅读期待”,引导学生自主提问 所谓阅读期待,就是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前自己所预想的情景,进而形成的一种阅读要求,可以说阅读期待间接反映了读者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以及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因为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基础知识、文化背景、兴趣爱好等不同,学生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期待或阅读需求,而阅读需求的不同又决定了学生是否对文本产生了阅读兴趣,以及是否能够进行深入的阅读。比如,当一本新书或一篇课文呈现在学生面前,我们可以观察到学生的阅读期待是不同的,有的或许是被课文中那“岸柳飞絮的江南风情,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所打动;有的或许是被课文中“顶天立地、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英雄人物”所感染;还有的或许是被课文中“诗词歌赋、寓言神话的博大精深、丰富内涵”所吸引。 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开展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让他们在课文呈现的画面或者背景中“游历”一番,之后根据自己的阅读期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源于学生的期待和需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敢于质疑,清楚地了解学生最想要学习什么、想要知道哪些知识。之后,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整理、归类,使这些问题更规范、更系统,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阅读方向,并产生阅读动力,体现出他们具有个性特点的阅读需求,进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他们的思维从固定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更开放、更自由的空间,摆脱“标准答案”的束缚,这样,学生才会大胆地想象、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创设足够的“问题空间”,让他们在广阔的空间内张扬个性,获得更好的发展。遵循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重视学生的诵读和感悟。具体来说,就是要以感知为基础,以独立思考,富有个性的创造性阅读为特性,促使学生利用对语言的直感能力沉潜到语言文字的深处,获取丰富的文本意义、生活经验等。 在初步阅读文本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自读自悟”环节,让学生说一说阅读文本的体会,对文章的初步了解等。不管是浅层次的认知,还是深入的了解,都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来,而且不怕说错,这样就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在精读文本阶段,教师应当把繁琐的分析课文的环节省下来,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去感悟。在问题的设计上,我们常常可以问: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有什么体会或感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有什么看法?找出令你感动的地方,写上你的阅读批注,谈谈你的阅读体会等。在这种极具个性的问题中,学生阅读文本有深度,感悟文本有广度,可以促使学生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利用,体现出个性特征的自主求知过程,同时也坚定了学生主动探究事物的信心和思维的独立性。 四、重视课外阅读,拓展阅读视野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课外阅读是一个美妙的捷径。课外阅读使语文学习变得丰盈。为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以下方法值得借鉴:  1.打造课外阅读文化。文化的熏陶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可以利用教室的墙面进行设计和创意,把古今中外一些名人贤人爱书、迷书、痴书的事迹和感想择要张贴其上,用以标示和激励所有学生想读、乐读、常读,也可把身边耳闻目睹的“读书”的事迹和感言贴上墙感召学生。  2.开展读书活动,如好书推介会、读书经验交流会、读书成果汇报会,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精选一批阅读书籍进行推荐,但不是强制性阅读。课外读什么书,是许多家长感到很头疼的事,有的学生也会感到迷茫,可以编辑一本适合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参考书目》提供给学生以供参考,并且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其他要求。  4.指导方法,保证质量。为使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教师非常有必要进行相关阅读方法指导,如教会学生使用字典等工具书;在平时的阅读课堂上注意对学生进行泛读、精读、速读等常用阅读方法的训练与指导;注意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做笔记,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与联想想象能力等。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化、教学方式单一化,以及教学过程教条化的问题,这样的课堂不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使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他们快乐、自由地进行个性化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通过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回归阅读教学的本质,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总之,个性化阅读是一种因材施教的行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感悟阅读方法,强化阅读体验,提高阅读技巧,拓展阅读范围,提高阅读水平,培养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罗群:个性化阅读使小学语文教学"活"起来[J] [2]叶建宏:个性化阅读探究[J].

 


版权所属:贵州省福泉市牛场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854-2387014  联系地址:贵州省福泉市牛场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