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简介 教师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实录 教学资源 教学反思 学生作品 专家点评 教学论文

“精加略”教学感悟

福泉市第六小学 李送萍


自从上个学期实施精加略的教学模式以来,我觉得困难很大,因为精加略教学模式有时间的限制,往往会使有些环节流于形式,有些内容囫囵吞枣,基于这些原因,我们在教学中力求进行高效课堂的研究,力求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让精加略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发挥更优更大的作用。下面我就“《女娲补天》和《夸父追日》”两篇课文的精加略教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巧抓结合点。
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并不是说所有的课都适合精加略教学。适合精加略教学的精讲课文和略讲课文必须有结合点。作为两篇课文的结合点,一般来说有四个,即主题结合,结构结合,内容结合和写法结合。例如,我们在教学“《女娲补天》+《夸父追日》”两篇课文的时候,就巧妙的抓住了二者的结合点。《女娲补天》、《夸父追日》是其中的两个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为精读课文,《夸父追日》是略读课文。《女娲补天》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夸父追日》讲的是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弘扬了一种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选编这两篇课文的意图是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
其次,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更有相同之处,都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心理进行描写,并且都运用了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写法,……我们在教学中就是抓住了这些点进行巧妙的结合,觉得效果很好。
二、设计有效问题。
精加略第二课时精读课文只有短短的20分钟,中高年级的课文篇幅又比较长,如何做到长文短教,就必须要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要注重对文本的深层次阅读,教师的问题设计要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提高信息的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的设计有很多方法,但我认为首先依据文章的中心设计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中心永远是文章的灵魂,抓住了中心就抓住了文章的眼睛。抓住中心设计出的问题,会有质的突破,还能切中要害。例如我们在教学《女娲补天》时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做了哪些事情?”这个问题学生答完之后,不仅能够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中心,而且对于文章的内容把握也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三、抓好拓展阅读
从211模式到今天的“精加略”模式,都要求学生大量的输入,有了输入,学生才会灵活运用。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拓展阅读不只是要达到量的积累,要对课堂主题、写作方法进行更深度、广度的延伸,是对写作内化进行铺垫的重要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文本为载体,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为目标,突破时空限制而进行适当的迁移延伸的教学环节;它能够开阔眼界和胸襟,构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课堂,使学生的语文能力获得充分发展,素养得到真正提高。我们在教学《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的时候,除了把略读课文作为拓展读之外,还阅读了许多的神话故事:《女娲升天 》《伏羲出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这些神话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写法上都具有实效性。
四、从扶到放 学法指导
在品读《女娲补天》时,我以“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来填写表格为出发点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并在文本中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和写作手法,从而提炼升华到人物品质的感悟。指导学习有关段落,在多层次的朗读中感悟神话的神奇,然后总结学法:一读,二写,三读。然后以这种学法延伸到《夸父追日》的学习,教学时根据自主学习表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交流汇报,从而提升让学生掌握这一品读方法。
五、拓展写作来补充。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读与写甚有关系,读之得法,所知广博,眼光提高,大有助于写作练习。”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相辅,整体推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无疑可以产生良好的效应,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尤其是精加略的教学,更要做到读写紧密结合。首先要精心设计题目。我们在《女娲补天》和《夸父追日》的第二课时教学中,就设计了女娲找石这样的写作题目,引导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写出了多彩的故事。
作为一名参加试验三年来的跨越教师,我觉得跨越的道路是坎坷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教师能正确引导学生多读多写,把读与写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地利用教材,发挥好每篇文章在读写结合中的载体作用,找准精略文章的结合点,在211模式的基础上,进行锲而不舍的夯实训练,语文课堂就一定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从而为学生积淀更深厚的文学底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版权所属:贵州省福泉市第六小学
联系电话:13595406968  联系地址:贵州省福泉市第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