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简介 教师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实录 教学资源 教学反思 学生作品 专家点评 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
涿鹿县栾庄小学 钱锦华


 【前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 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标准》强调“自己”就是强调个性,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注重个性发展,可以看出,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更注重于个性化教育。而写作能力则是构成语文素养的一个主要分支,提高学生个性化作文能力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认为,在新基础教育理念指导下对个性化作文教学进行深入探索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作文 生活化

  【正文】

  新课程标准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生活化的要求非常明确。《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1——2年级,能连贯地、基本通顺的写几句句子表达自己想说的意思,学习用日语表达自己的感想,能写简单的留言条日记。3——5年级,热爱生活,关心生活,能依据生活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关心周围的人、事、物,逐步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及时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描写熟悉的人、事、物,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情;能依据生活和知识的积累展开想象,使文章有一定的感染力。能根据需要些请假条,通知,日记,书信和读书笔记,做到意思清楚,格式正确。”
显然,新课标的作文目标设定同生活密不可分,要求学生能够记录生活,感受生活,评论生活。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如何通过生活作文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必需思考的内容。怎样使小学生作文生活化使作文教学研究的趋势,其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方法与途径是小学生作文生活化课题研究的重点。
总之,面向生活真是的写作好教学,应该成为作文教学的新概念,这也是课题小学生作文生活化研究的目的。

  一、方案

  成立课题组。在学区教师队伍中选择责任心较强,有一定文学素养的老师组成课题组成员,并具体分工,责任到人。
用调查和问卷的方法摸清了学生的大体情况。


调查项目

情况

对作文是否有兴趣

 

 

 

 

平时有无习作素材

 

 

 

 

会不会观察

 

 

 

 

会不会审题

 

 

会不会选材

 

 

会不会修改

 

 

 

教师的教学情况:


项目

情况

作前指导

每次都指导

有时指导、从不指导

 

 

作后评讲

每次评讲

有时评讲、从不评讲

 

 

  归纳原因分析

学生的文章往往以考试为主流,以高分为追求,这些高标准、严要求违背了作文求真求实的原则,使学生写作就是为了迎合考试标准的套作,说一些假话、空话、套话。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学生作文空洞,关键不具备独立选材的能力,不会捕捉写作材料,对写作缺乏兴趣,没有掌握好正确的观察方法。  

  干预措施

在生活化习作的研究中,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材料的有心人。
  (一)、开发学校生活
  1、结合教材进行练笔: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联系实际写读后感和小练笔的,如《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学生写到了生活中、电视中所见的抗洪抢险的英雄,也提到了贪污腐败现象。
  2、结合学校的重大活动,抓机会练笔:如参加“六一”庆祝活动、秋季运动会、交通安全法制知识讲座、观看爱国电影、感恩教育等活动后,写场面写感受。
  3、有意识开展活动: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如“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辩论赛、“安全知识抢答赛”、“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演讲活动”,书法、绘画、养殖、手工、乒乓球、跳绳等兴趣小组活动,并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二)、挖掘家庭生活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另一重要天的,家庭生活也有很多作文材料。我们选取学生典型的家庭生活场景,确定具体的场景和观察内容,如农忙季节收玉米等,引领他们回到家庭生活的小天地里去观察和思考。同时有意识地安排一些能增进亲情体会到亲情的小活动,如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给妈妈洗脚、帮爷爷洗澡等。建议学生写亲情日记,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家人,培养丰富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在写作文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三)、体验社会生活
  我们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亲历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如调查环境污染情况,采访老一辈人二十年前得家乡是什么样子,了解本地的传统文化等。尝试与不同的人交往、聊天,通过交流获取写作的素材。 
  (四)、走进大自然
  农村孩子就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四季万物的更替,大自然中小动物的可爱,捉蜗牛,追兔子的有趣……
  通过多种方式,全方位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并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将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每周交流。通过观察、记录、交流,学生不仅占有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写作素材,而且切实感受到了时时处处有生活,自主观察、体验、思考、感悟、表达的意识、兴趣、能力、习惯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五、探索作文教学新模式、新途径。
通过不同形式的研讨课、调查、个案分析、相互研讨,总结课堂教学,改革作文评分评语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富有情趣的课内课外写作活动,以指导学生写日记写周记为作文训练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多读多写多积累的好习惯。
  六、存在的困难:
  1、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用于教研的时间太少。
  2、缺少教育科研的手段与方法,教育研究的科学性不强。
  3、把具体做法从经验上升到理论来认识,或归纳成行之有效的经验,还缺乏一定的理论功底。
  4、学生语言积累的来源太少,情感积累太匮乏。
  5、实践的机会相对来说还是太少,好多事情学生都无法亲身经历没有切身的感受。
解决思路:
  1、加强教育科研方法的学习和实践,进一步学习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
  2、发动家长给学生买书,利用学校图书室,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借阅图书,发动学生在班级内、班级间交换图书。
总之,一年多的课题研究以来,本课题所有成员始终以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态度不断学习、不断探究和创新。我们课题组的全体教师会在今后的时间里继续扎扎实实的开拓创新,将本课题的研究深入的搞下去。

[参考文献]

  1、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年11月  
  2、吉春亚:“人”“文”合璧,作文教学的要义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   2001年12期  
  3、梅里尔·哈明:教学的革命   宇宙出版社  2002年3月


       

 


版权所属:张家口市涿鹿县 栾庄学校
联系电话:13483329060  联系地址:张家口市涿鹿县栾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