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教学模式下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肖凤英    蔡雁容
(荔湾区汇龙小学,广州市510160;荔湾区汇龙小学,广州市510160;)

【摘要】:语文素质素养的具体核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体现。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习惯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培养就显得非常必要。跨越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
【关键词】:低年级 听说读写  语文学习习惯
引言:
    何克抗教授提出的跨越式理论,即课堂的40分钟,前20分钟完成课堂目标,中间10分钟阅读训练,后10分钟写话训练的跨越式教学“211”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40分钟完成课堂目标。两种教学模式的最大区别是,跨越式教学模式缩短了一半的语文教学时间。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之根本,因此,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良好学习习惯显得非常重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小语届一直摸索在40分钟的课题中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素质素养。接触跨越式教学模式时间不长,结合已有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低年级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在跨越式教学模式的常态课例中落实。
一、科学理解跨越式理念,合理安排听、说、读、写时间
    跨越式的教学模式即课堂的40分钟,前20分钟完成课堂目标,中间10分钟阅读训练,后10分钟写话训练。
    笔者是这样理解跨越式教学模式前20分钟完成课堂目标的: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就在于,把80%的工夫用到了不必教的地方。一些浅显的问题,学生读过课文就能解决,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那么在这20分钟里,就需要教师花心思去研究教材,分析学情,设计优化的教学方案。把40分钟的内容科学地进行取舍,充分用20分钟进行高效完成原来需要40分钟才完成的课题目标。那么,在这20分钟的学习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机之间的交流学习过程中但凡是涉及到教师发言、学生发言、播放多媒体视频及音频的时间都可以称作为是培养学生“听”的良好习惯的时间,换言之,就是在这些时间段里,都可以落实培养学生“听”的语文学习习惯。在这20分钟的学习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话语交流都可以视为是培养学生“说”的良好习惯的时间,都可以落实培养学生“说”的语文学习习惯。在这20分钟的学习中,需要教师范读、学生朗读的时间都是可以落实培养学生“读”的语文学习习惯。换言之,学生的“听、说、读”三中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可以在跨越式教学模式的前20分钟进行落实。低年级学生有大量的写字任务,跨越式教学模式理念是在每课书的第一课时需要安排两到三个生字的书写指导,花时8到10分钟,那么这就是“写”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时间段。
    笔者是这样理解跨越式教学模式中间10分钟阅读训练的:跨越式教学模式的这10分钟重读而弱反馈。那么可以设计8分钟给学生阅读,2分钟反馈。前8分钟中,学生可以自由读,可以同伴读,可以小组读,开一开声朗读,可以默读。不管何种方式读,都是学生在进行“读”的能力培养,那就是学生“读”这项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时间。后2分钟,学生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反馈,不管哪种方式,总有学生要开口说,而不说的学生又总得听,那么这就有是学生“听、说”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时间段。
    笔者是这样理解跨越式教学模式后10分钟写话训练的:低年级学生的写不同于高年级学生,一拿到话题不需任何话语交流就可以独自写起来。低年级的学生受词汇量、写话的方法等限制,一开始“写”的训练是需要先说后写的,等学生的词汇量及写话的方法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可以逐渐过度到写。这10分不能机械地划分几分钟是“说”的习惯培养,几分钟“写”的习惯培养,只能形式上划分为“说”和“写”两段培养学习习惯的时间段。
二、定位听说读写习惯培养的具体内容,合理分布在“211”之中
(一)拟定培养低年级学生听说读写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具体培养内容为:
    1、养成良好的“听”语文学习习惯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养成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并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的习惯。
    (3)养成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的习惯。
    2、养成良好的“说”语文学习习惯
    (1)养成说话有顺序,说话说完整的习惯。
    (2)养成积极参加讨论,有表达的自信心,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习惯。
    3、养成良好的“读”的学习习惯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养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过程中养成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的习惯。在朗读中读出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短文,养成展开想象的习惯。
    (4)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养成勤于背诵的习惯。
    4、养成良好 “写” 的语文学习习惯
    (1)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学习拼音阶段。养成认真观察教师的范写的习惯。书写时,心中有四线格,能逐渐脱离教师的“扶”,独自学会观察拼音字母、声调、音节在四线格规范落格,笔画笔顺正确。字母体形优美。
    (3)学习识字阶段。养成认真观察教师的范写的习惯。书写时心中有田字格,能逐渐脱离教师的“扶”,独自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书写方法,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不写不写假、大、空的话语的习惯。     (5)养成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的习惯。
    (6)养成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的习惯。
(二)如何把“听说读写”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合理分布在“211”中
    如前所述,笔者在前20分钟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机之间的交流学习过程中落实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在中间10分钟的阅读训练中落实培养学生“读、说”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在后面10分钟写话训练中落实培养学生“说、写”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
三、跨越式教学模式更能突破“读、写”语文学习习惯培养难点
    一直以来,“读”与“写”的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中最老大难的问题,这是小语届的共识。换言之,“读”与“写”的习惯就是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难点。如果低年级学生学生“读”与“写”的习惯没有培养好,那么到了高年级,学生的“读”与“写”的能力自然就上不去。“听、说、读、写”语文学习习惯不论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培养还是在跨越式教学模式中培养,归根到底都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绝非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那么两种教学模式在解决“读、写”能力习惯培养方面有什么不同呢?
表1 两种教学模式在对学生“听、说、读、写”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对比

 

传统教学模式

跨越式教学模式

听的习惯

总体训练时间长

总体训练时间短(中间10分钟阅读中有8分钟是学生阅读,没有说的训练)

说的习惯

总体训练时间长

总体训练时间短(中间10分钟阅读中有8分钟是学生阅读,没有说的训练)

读的习惯

总体训练时间短

总体训练时间长(中间10分钟阅读中有8分钟是学生阅读)

写的习惯

总体训练时间短

总体训练时间长(后10分钟写话训练)

    从表分析,可以得出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听、说”的习惯培养上得到的时间要比在“读、写”的习惯培养上得到的时间要长,而跨越式教学模式却恰恰相反。在每节课40分钟里,传统教学模式在“读”的习惯培养上就少了8分钟,在“写”的习惯培养上就少了将近10分钟。虽然不能简单地说某种习惯得到训练的时间长,该种习惯就培养得好。我们可以这样深入分析,课标要求低年级学生课文阅读不少于5万字。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基本不渗透课外阅读,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我们知道,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很大程度是依赖老师或者家长加以监督而日渐养成的,而广大的家长却更为依赖老师的力量。那么,老师只能通过课堂进行落实。这么一来,跨越式教学模式每节课硬性腾出了至少8分钟时间(出去2分钟的弱反馈)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加以时间,学生阅读的习惯在课堂上培养好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会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爱阅读。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这两者结合,才能有效相长。有了大量的阅读为基础,那么学生写就水到渠成了。根据我们自己的成长经验,写的水平要得到不断提高,那就少不了要进行长期的练笔。与“读”一样,家长更依赖教师的指导。跨越式教学模式每堂课都有10分钟时间的写话训练,长期以往,坚持下来,相信学生爱写的习惯是能培养出来的。因此,在跨越式教学模式下,“读、写”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要较之传统教学模式更为有优势。
    任何习惯的培养都不是一撮而就的,需要耐性及时间。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受年龄、认知水平及自主能动性等各因素的影响,更需要时间。跨越式教学模式正是顺应了低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每节课以一种模式的方式为低年级学生“听、说、读、写”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在跨越式教学模式下低年级学生“听说读写”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的几点思考
    笔者接触跨越式教学模式时间不久,在课堂中的实践时间也不长。结合笔者的实践,有几点思考:
    1、跨越式教学模式时间限制非常严格,需要把课堂的40分钟严格地分为“211”,这需要教师有极高的研读教材的能力以及处理课堂生成的能力。参加跨越式教学模式课题组的老师要不断加强自己这两方面的研修。尤其是在前20分钟,教师要把教学重难点吃透,并且要在课堂上做到言简意赅的同时还要使课的内容深入浅出。然而,学生是鲜活的,不是按老师的设计去学习的,很多时候,学生即堂生成的东西非常精彩,那么势必会打乱教师原有的设计,如果教师处理学生即堂生成的能力不强,那么这20分钟的时间就会一晃就过去了。教学目标拖时间,可想而知,后面的“11”自然也就不能得到保证。中间10分钟选用什么课文阅读材料,能否帮助学生在拓展阅读面的同时更有效地掌握该课的重难点,这需要教师花时间去提高研读教材及选用阅读材料的能力。后10分钟的写话内容的设计也不能随意,学生即堂生成的东西也相当考验教师的水平。教师只有把握了课堂上的时间,才能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说”“写”习惯的培养。
    2、要把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放在首要位置,而跨越式教学模式可以看作是实现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工具。要把工具用好,换言之,就是要让跨越式教学模式很好地为低年级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服务,而非是低年级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要谦让跨越式教学模式在形式上 “211” 的完美实现。
    3、现在的学生非常有实力,因为现代的家长都非常懂教育。因此要定期向学生进行在跨越式教学模式下他们在“听、说、读、写”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效果反馈。告诉学生,他们养成的的这些习惯,哪些是在“2”中培养的,哪些是在前“1”中培养的,哪些是在后“1”中培养的。让学生更熟悉“211”教学模式的三个不同环节,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对跨越式教学模式也烂熟于心,那么,学生也会自发地配合老师,共同完成模式教学任务,并能逐渐自觉在模式各环节培养自己良好的语文谢谢习惯,最终达到提高自身“听、说、读、写”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的素质素养。

参考文献:
[1] 寿长华.孩子学习惯的第一本书[M].四川: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2] 刘伟等.儿童习惯养成全书[M].上海:华夏出版社,2012
[3] 徐潇潇 .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4] 史向萍 .浅议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06
[5] 孔静 .让语文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体验[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05
[6] 马艳红.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04

  点击下载文件